丰阳水灵子(丰阳玢子吹响声儿)
昨天,我看见朋友圈里文友发的一组照片里边有吹喇叭表演。我就想起山阳方言把吹喇叭叫吹响声儿,儿化音听起来像是吹享受儿。也许本来就叫“吹享受儿”吧。
山阳人把吹喇叭叫做吹享受儿是很诗意的一个说法。山阳人大部分是湖北湖南移民过来的,受楚文化影响对丧礼非常重视,人死为大,死了就要隆重的送他最后一程。
山阳葬礼上吹享受儿必不可少的曲目是《开锅炉》,就是从人死的那一刻一直把他送到阴间安家,然后又转世投胎的过程,就像电视连续剧一样很长,一吹就是五六个小时,唱孝歌的人能唱多长时间,吹响声儿的人就能吹多长时间。而且在葬礼上,吹唱孝歌的人和吹响声的人像是一对冤家,唱孝歌的人的孝歌像是红薯绾翻过来倒过去的唱,吹响声的人也就要一直配合着不停的吹。似乎是黄泉路上不能停下来一样。亡人也要赶路呀,一般是在鸡叫头遍前必须赶到阴曹地府报道。这样的话还阳转世就快。所以响声儿就要一刻不停的吹。我真是佩服山阳的民间艺人,他们一旦对垒起来,丝毫不亚于国家大剧院那些专业戏曲演员。孝歌唱的如诉如泣,喇叭响声儿吹的让人肝肠寸断。我是心软的人,过事的时候听开锅炉,我的心情也跟着迂回曲折着,有时把人的眼泪都能唱的流下来。如果有人好好编排演练,山阳吹享受完全可以搬上国家大剧院。据说关中的古老剧种“老腔”都在国家的大舞台上表演了。特别是那个“高桌子低板凳”都上了大舞台,商洛的“吹享受儿”也应该上一会国家大剧院。
剧作家陈彦,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都对山阳的“吹响声儿”都是了如指掌的,贾平凹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还写他听过山阳漫川人唱孝歌,吹响声儿。如果有他们二位推荐,又有山阳民间艺人的精湛表演,估计山阳响声儿是能走出商洛大山的。
吹响声儿是古代楚国人留给后人的一笔丰富文化遗产,我看到一个调查说现在山阳老一辈吹响声儿的民间老艺人不断减少,新一代人不会唱,只好请民间剧团来唱,民间剧团里也是青黄不接,要么唱商洛花鼓要么干脆唱流行歌曲《今天是个好日子》,我每次在这个场合听到《今天是个好日子》浑身起鸡皮疙瘩。家里人老了今天还是好日子?这不是开玩笑不要成本么?所以在丧事上唱山阳孝歌是最应景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个时候是悲伤成河的时候,是月亮缺了的时候,是生人与亡人道别的时候,响声儿和孝歌是送亡人最后一程的最高宣泄方式。
山阳人吹响声儿吹得好的能把树上的鸟吹哭,能把树上的叶子吹得流泪。吹响声的时候整个院子悲凉的气氛,心再硬的子女都会鼻子发酸,都会痛哭一场。
有的地方不会吹响声的就改成放哀乐。也就是国家领导人去世时那种音乐,我总觉得没有山阳人孝歌和响声儿能钻进人心里,发动人心坎。
当然现代人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把丧事当做喜事办,也符合庄子老先生说的鼓盆而歌。如果人米寿而死,不再受病疼折磨何尝不是一件喜事呢,农村人把他叫做红白喜事也是有道理的,但是丧事还是吹响声儿唱孝歌好,唱《今天是个好日子》总感觉不伦不类的。
作者简介:
笔名丰阳玢子,原名陈斌,陕西山阳人,商洛市某政法机关工作,业余爱好写作。在《延河》《陕西日报》《商洛日报》等报刊媒体发表文章30余万字。由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题写书名的文集《大墙红尘》正拟出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