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是怎么从二王突破出来的(难怪米芾嘲笑有些人写大字榜书如)

人们常说,初学书法,要先写大字。卫夫人也是这么说的,“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似乎大字比小字更好写!其实不然,卫夫人所说的大字,则不过一寸见方,与我们当今所说的大字来说,可是小得多了。

那么说,多大的字叫大字呢?卫恒的《四体书势》记载:“时多能者,而师宜官为最,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两晋那时,一丈等于十尺,也就是说这字大到三米多!

米芾是怎么从二王突破出来的(难怪米芾嘲笑有些人写大字榜书如)(1)

有传说大字写法跟小字不同,大字在古代就不少见,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大字榜书的用笔方法呢?

说到作大字与小字不同,其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有一次张旭在刘璟家喝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张旭喝得有点多了。刘璟便引他到一有窗子的小书斋中歇息。到了书斋,张旭借着醉意对刘璟说:“这间书斋太雅致了,我要给你写‘东山清致’四个字挂上。环顾四周,纸墨都是现成的,可惜没有写大字的笔。于是张旭乘兴把衣襟揪起来,饱蘸墨汁,快意挥洒,完成了作品,写完就酣然入睡了。

米芾是怎么从二王突破出来的(难怪米芾嘲笑有些人写大字榜书如)(2)

酒醒后发现,用袍襟写得这四个字,竟然很有苍劲古雅之趣。从此后便被传扬出去,很多人争相效仿,便有了“捽襟把布法”这一野狐禅的榜书书写法。之所以说它是野狐禅,是因为这本不是合乎笔性的用笔方法,何况也只是个故事,跟王羲之背后拔笔是一样的性质,可信度很低。

由于抹布没有毛笔的弹性,所以众人所写都圆扁无缝,被米芾嘲笑说这种方法本想写成圆笔的,无奈却成了圆趴趴的蒸饼。这种字失去了笔锋和笔势,就已经成了卫夫人所说的“墨猪”了。

米芾是怎么从二王突破出来的(难怪米芾嘲笑有些人写大字榜书如)(3)

那么说大字榜书要怎样书写呢?米芾在《海岳名言》里给出了答案:“须如小字,锋势备全。”意思就是说,大字榜书跟写小字一样,都要有笔锋来往的痕迹,也要有点画、结字的气势。大字榜书也是书法,那就要符合书写的法则,符合毛笔的性质。没有骨力,在人也是肥腴;在点画则是墨猪。

米芾是怎么从二王突破出来的(难怪米芾嘲笑有些人写大字榜书如)(4)

明朝人费瀛编撰了一部专门论大字的书论,这篇书论叫做《大书长语》。书中记载:“必须名师指授,八法、运笔捽襟等法,逐一读究,意中了了,然后落笔,则一点一画都从规矩中来,渐觉有趣,欲罢不能矣!”

这中间提到了八法,便是永字八法,可见,大书使用的笔法和小字是一样的。不单有八法,还有运笔,也就是笔的运动方法,这也是永字八法中的运笔方法。至于捽襟法,它同虫书、鸟书一样,算作美术字吧,这些小技从来都是被书家所不齿的。偶尔拿来游戏,便不可以当真了。

米芾是怎么从二王突破出来的(难怪米芾嘲笑有些人写大字榜书如)(5)

如今见一些人写榜书,多用秃锋废笔。笔不够大时,甚至会把笔侧着用,形成偏锋,《大笔长语》也说了不该用偏锋。原文是这样的:“正德中,江右李士实以大书名,然用偏锋法,予眼已知其脉理不正,后以宁庶人败,所书扁署刊落殆尽。”那个用偏锋的江右李士实不安笔法来写,最后还是逐渐没落了。

米芾是怎么从二王突破出来的(难怪米芾嘲笑有些人写大字榜书如)(6)

至于飞白,只是在墨不够用的时候才会出现。写大字,当然用墨多,毛笔的储墨能力,并不是跟笔的大小成正比的。小的毛笔,蘸一笔墨可以写数个字,但是大笔就不行了,有时候一个字都没写完,墨就不够用了。

把布法和飞白发,真的不能当做笔法的,但是不影响在一些特殊场合卖弄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