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班主任微创意有感(班主任微创意劳动最光荣)

◆点击右上角【关注】,我是”马老师陪你一起学语文“。

◆本文字数3925字,读完全文大约8分钟。

读班主任微创意有感(班主任微创意劳动最光荣)(1)

师生栽种青菜

2019年11月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当前,小学生的劳动现状是怎样的呢?
  • 在校以知识学习为主,涉及到劳动的主要是打扫教室、包干区卫生,时常会曝出家长进校代劳的新闻;出个黑板报,妈妈代劳,更不敢说安排去打扫厕所、拔草除虫子的脏活、累活了。
  • 在家以完成作业为主,涉及到劳动的主要是穿衣吃饭,高年级学生能弯腰打地、起床叠被。如果想要系上围裙、拎起铲刀、倒油下锅,那是要吓坏爷爷奶奶的“惊天大事”,更不敢说安排给花卉换盆、洗衣洁厕,再帮换个灯泡之类的了。
  • 在社会,热心公益的父母要是能带上孩子一道走出家门、走进社区、走向急需关爱的场所,那是少之又少的,其中多少还会有些好话说尽、心不甘情不愿的成分,更不用说能主动去关心身边的弱势人群,做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服务了。

读班主任微创意有感(班主任微创意劳动最光荣)(2)

从上到下,尽人皆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无人不反对“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现象,但是如何将这一重要的劳育理念落实到行动中,不被“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所侵占,又能将“立德树人”化为“实践育人、劳动育人”呢?作为班主任,不妨将劳动任务项目化设计、驱动小学生“做中学、学中做”,让劳动最光荣。

一、以项目为载体:任务驱动粗泛分工却精细管理

作为班主任,或是科任老师、家长,首先要明晰“劳动教育”的内容不止于上述简单的体力劳动,还有很多基于简单技能的学习与体验,如金工、木工、车工等。劳动教育是要强调“做中学、学中做”理念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基本技能与态度的习得是以学生的个体经验和亲身实践为基础的。但,本文仅是从班主任的角度出发,探索在班主任工作范筹内的班级劳动方面的教育。

对班主任来说,好的劳动教育就是要扫好地、抹净桌、护地面,就是要出好黑板报、养好室内绿植,就是要钻进菜园子躬身耕作、吃苦流汗,就是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别人的事情帮着干,班级的事情积极干。

要达到这样的劳动教育目标,需要班主任基于项目、细化设计,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导向,引导、促动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体验劳动的艰辛、收获劳动的快乐。

所谓劳动任务项目化,是指小学生在班主任的初步分工下,围绕单一具体劳动任务进行自主、合作完成,并呈现技能掌握、情感体验、价值升华等。

读班主任微创意有感(班主任微创意劳动最光荣)(3)

二、开发劳动岗位:人尽其能广泛开发却懂得放手

其实,班主任可供开发的劳动岗位有很多,卫生打扫保洁、绿植养护、基地种植……但在开发这些劳动岗位时,要人尽其能,做到有岗有人因人设岗

1.室内卫生

这是最为常规的劳动项目,班主任在安排打扫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将任务仅分到小组长,提出打扫验收标准,由小组长召集组员,制定本小组的劳动分工安排表。如桌椅排列,要求:横竖对齐、间隔匀称、桌面洁净,座位无人时凳子要摆放整齐等。给定组员名额数,在招募后小组长进行组内讨论,既锻炼了该学生的组织能力,也强化了责任心。

2.植物角

如果教室的窗台上摆放着学生们带来的几盆花,还养得绿意盎然、花儿鲜艳,那不仅养眼,还显出班级的活力。班主任可以项目招募管理员,并请应聘的学生陈述一下理由,或者是接受大家关于绿植养护的基本知识提问,既普及了养花伺草的知识,也培养了这个孩子的自信心。班主任还可以化整为零,一人认领一盆花,阶段总结评比谁养护的花更惹眼、令人羡慕。

读班主任微创意有感(班主任微创意劳动最光荣)(4)

3.擦黑板

如果就是把黑板上书写的字擦干净,那是高个子学生就能干的活,可班主任要是提出思考怎么样把粉笔灰降低到最少,怎样让擦黑板的人减少吸入,怎么样让粉笔减少损耗,那就是值得一个学生或整个小组忙活好长时间的任务了。也许,班主任加以适度点拨,孩子们的脑瓜里就会制作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作品,不管结果如何,那就是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的趋形呀。

三、拓展劳动任务:服务他人锦上添花又学会奉献

教室内的任务可大可小,可细化分工为个人应承担的劳动任务、服务他人的公共任务等。班主任要充分拓展劳动的内涵,设计一些服务类的劳动任务。

1.图书管理

管理图书是需要细心与耐心的任务,班主任可以招募图书管理员,并帮助、指导管理员整理、编排、登记、管理的方法与流程,辅导开展图书借阅工作,阶段总结、改进管理细节,让学生劳有所得,在锻炼中收获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誉。

读班主任微创意有感(班主任微创意劳动最光荣)(5)

2.外派小老师

学校经常会组织中高年级的学生作为少先队老队员去一年级,给小朋友讲解少先队的知识,手把手地教小朋友基本的技能,或是以身示范,这对学生们来说,就是一种志愿体验。班主任要抓住这些机会,合理地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精心准备,让“小老师”的成功体验盈满心间。

3.就餐管理

如果学生在校就餐,班主任就会有午餐管理工作,繁杂、琐碎、辛苦,但如果用心思考、设计,让学生参与管理就餐,将就餐礼仪、餐具摆放、桌面打扫、队伍安排等全过程,省心的就是班主任,锻炼的却是学生自己,更为可贵的是,学生在这些岗位体验中更能体会到后勤的辛苦,感受得到就餐的文明、纪律要求。让反对懒惰、反对浪费,提倡勤劳、提倡节俭不再是纸上谈兵。附学生习作片段一则:

读班主任微创意有感(班主任微创意劳动最光荣)(6)

元宵节制作汤圆

吃 饭 风 波

□侯婧妍

“你不吃完饭总得把菜吃掉吧,你要不吃,饿出病来怎么办?”嘿,这家伙,中午总是不好好吃饭,每天都要被桌长训上几句。这不,他又被训上了。

“不吃,不吃。”挑食的辉儿顶了一句,“就是不吃,我饿死了最好,省得听你的唠叨。”

“辉儿,你别不识好歹,我们这也是为你好,你看人家刘煜,早吃饱走了。你瞧你,菜弄得满桌都是,饭才扒了几口,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简直比‘狗窝’还乱。”坐在旁边的我冷不丁地把这句话“吐”到了孙昊辉的脸上。

“你!”辉儿耐不住性子,涨红了脸,“就算我吃得再糟,也不用你管,告诉你……”

“你说什么?”不等他说完,我就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

“你们别逼我,再逼,我就要‘疯’了!”调皮的辉儿使出“苦肉计”,硬是从眼角挤出了几颗“金豆豆”。

“哎哟哟,真是男子汉‘大豆腐’,乖,不用哭,把菜吃完就行了。”我气得两眼直冒金星,冷嘲热讽道。

“呜,桌长、副桌长,两位大姐,姑奶奶,我求您们了,我不想吃嘛。”呵,辉儿居然一脸可怜相儿,向我们求饶了。

“辉儿,我们也求求你快点吃,要不然,我可就要喂你了。”桌长有些等不及了,着急地说。

“干嘛要你喂,我吃还不行嘛!”这家伙的火性子上来了,很不情愿地拿起了筷子。

“不用让孙昊辉吃了,让他去喝一碗汤算了吧。”这时,陈成来当“和事佬”。

“不用、不用,我饱得很。” 辉儿拍拍故意挺起的大肚皮,向大家竭力证明他的话。然后,乘大家不注意,一溜烟去把饭菜倒了。门外,传来了辉儿一阵得意的笑声。“辉儿!!!”我们三个小女生气得咬牙切齿,真拿他没办法,回教室的路上,我们又讨论起明天辉儿吃饭的事儿……唉,真烦人哪!

读班主任微创意有感(班主任微创意劳动最光荣)(7)

义务美化校园窨井盖

四、深化劳动体验:深入田间躬身劳作会活力倍增

体力劳动是能磨练到学生的意志,这也是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劳动教育要切切实实地贯彻到实处,至少在学校、在教室,不是件容易事。如果学校有一块农田,可以主动申请获得一小块,每隔一段时间带着学生们去耕种、收获,那是学生们向往、渴望的“圣地”。

但对有心的班主任来说,有一块菜田绝不是种点菜的事儿,那是要做很多工作的。

1.规划种植

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专门组织学生们讨论,有了一块菜地种些什么,怎么种,用到哪些工具……可以请来有经验的爷爷奶奶进课堂,来一次老少课堂;可以请来综合实践活动老师,设计、规划劳动种植课程。

读班主任微创意有感(班主任微创意劳动最光荣)(8)

包干区打扫

2.准备工作

以种植青菜为例,事前准备好秧苗,按分好的小组准备工具,对工具统一收用,做到安全记心头。对各小组进行细化分工,将任务分解到位,并由计划先行到位的小组优先入场,表扬先进的同时,也是在激励其他的小组,更是确保万无一失。

3.入场耕作

劳动者最光荣。邀请懂农事的家长或老师到场指导,学生分小组开始栽种青菜,大人挖沟、排垄、整田不条不紊;学生挖土、放苗、盖土、浇水,一样可少。不要计较日后的青菜长成什么样,学生们收获的将是比满园的青菜更多的汗水,而难能可贵的劳动意识悄然间萌芽。

4.田间收获

很多学生平时习惯了城市生活,很少参与田地耕作,甚至分不清麦叶和大蒜的样子,如果有田间收获,青菜能长成的话,班主任可以带各小组的组长前往收获,并将收获到的成果带回教室,还可以分给学生带回家。

读班主任微创意有感(班主任微创意劳动最光荣)(9)

学生采收花生

劳动教育是实实在在的。小马老师所在的学校就有这样一块菜田,我曾经带着学生们前去收获过一垄田的花生,那分发在每人桌上的几粒花生白白嫩嫩,可以想象得出孩子们兴奋的眼神。

劳动教育就是要回归本色,“顺其天性而育之”,给予儿童“一般化”的、日常的“人间烟火”,就是要让孩子们学会生活,成为“生活人”,品尝成功的喜悦。如果你是一名语文老师,或是关心孩子语文生活的班主任,定会知晓孩子生动的生活体验带来的鲜活素材有多么重要。附学生习作《采撷乐趣》片段:

读班主任微创意有感(班主任微创意劳动最光荣)(10)

习作片段

记得爱因斯坦对教育有这样的理解,他说教育就是若干年后将学校所学知识遗忘之后剩下的东西。那么,我们的学生,离开学校之后,能剩下点什么呢?也许,他们不会记得课堂上讲的一节数学课,不会记得教过他的老师姓名,但却会记得曾经钻过的菜园子、动手挖起的一串落花生、合力栽下的一块青菜……如果是这样,孩子们的小学生活就是长大以后仍旧值得回味、值得留恋的精神家园。

读班主任微创意有感(班主任微创意劳动最光荣)(11)

我是“马老师陪你一起学语文”,点击“关注”,交流更多教育的话题!

班主任微创意目录:(持续更新中

6.班主任微创意:有了“云书屋”,图书角再小,上千本藏书常借常新

7.班主任微创意:“每周家书”,让家校无缝对接,让学生成长看得见

8.班主任微创意:“课前三分钟”,打造能让学习真正发生的“秀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