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议隔代带娃(就不要让这几类老人帮忙带娃了)

大家好,我是朵妈~

网络上流行这样一句话:“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观赏。”哈哈~

至于这句话说得有没有道理,我们暂不去讨论,但至少有一点我们不能否认,那就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宝宝在出生后都是由家里的老人帮着带!

但“带娃”可不仅仅是给个吃喝的事,还关系到对孩子的教育和行为影响。所以,可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胜任这份“工作”。如果您家里的老人在带娃时常出现以下几种行为,就可以考虑换个人来带孩子了!

不建议隔代带娃(就不要让这几类老人帮忙带娃了)(1)

1、孩子摔倒后,追究桌子的责任

有时,孩子在家里跑来跑去不小心撞在桌子上摔倒了,老人赶紧将哇哇大哭的孩子抱起来,嘴里不停地念叨"打它,桌子不乖,撞到宝宝,打它…."

这样的方式虽然能一时安抚好宝宝,但长期这样教导,会让孩子是非不分。长大后,遇到问题,也不善于自我总结和纠正,总会将自己的失误和过错推到客观环境或者别人身上,或者养成自欺欺人的性格。

不建议隔代带娃(就不要让这几类老人帮忙带娃了)(2)

2、无意识地欺骗孩子

有时,为了让孩子配合自己,他们会时不时地给孩子一个承诺,比如:你将这碗饭吃了,奶奶等下带你去买糖",“你去睡觉,爷爷明天带你去公园"…………

结果,孩子欢天喜地吃完了、去睡觉了,但是爷爷奶奶故意将承诺忘记了,或者干脆说"下次再给你买",“下次再带你去玩"。

久而久之,孩子也有可能会变成一个爱撒谎的人,或者是言而无信的人。

不建议隔代带娃(就不要让这几类老人帮忙带娃了)(3)

3、老人缺乏活力

现在的年轻人,普遍结婚和生孩子都比较晚。而家里的老人年岁都较大了,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带孩子,难免体力、精力跟不上。别说整天陪着孩子玩了,就是坐着看一天,也累得够呛。

所以,如果陪护人出于这样的状态,就很容易造成孩子没有安全感,这类孩子长大后就有可能出现沟通障碍。

不建议隔代带娃(就不要让这几类老人帮忙带娃了)(4)

4、总喜欢做孩子的“代言人”

出于对孩子的爱,很多老年人都喜欢这样做。并且事事都要赶在孩子面前,就连简单的聊天,也喜欢替孩子回答。

妈妈问:宝贝,你今天去哪里玩了呀。然后奶奶就说我们今天去小公园了。

妈妈没吭声,又问:你今天见到哪个小朋友了啊?

奶奶说:我们见到谁谁。

平日里,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其实,这样做非但不是爱孩子,而是减少了孩子自己学习的机会,因此,孩子语言发育和动作协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的。

不建议隔代带娃(就不要让这几类老人帮忙带娃了)(5)

5、毫无限制地给孩子吃零食

有些老人疼爱孩子简直到了无节制的地步。只要孩子一哭闹,什么糖、汽水、零食统统都满足。在他们眼里,孩子高兴最重要。

这样一来,不仅孩子的健康会受到影响,还会被惯得没样,成为家里的“小霸王”。

6、喜欢帮孩子“代劳”

现在,好多孩子三四岁了,都不知道怎么系鞋带,也不能独立穿衣服。其实这样的孩子背后,总有爱“帮忙”的家长。

很多老人都会认为,穿衣系带有什么难,早晚都要会的,现在孩子小,我帮着干,还能快一点。但实际上,对孩子来说,任何事情的学习都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需要不断的尝试。

无形之中,这会把孩子惯成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虫。

不建议隔代带娃(就不要让这几类老人帮忙带娃了)(6)

7、过度的保护,限制孩子探索

很多老人出于无奈帮着带孩子,生怕自己一个不留神,孩子出现个磕碰,所以,不管孩子干什么,总把”不行“”不可以“挂在嘴上。有的老人甚至干脆要么抱着不松手,要么就是紧紧地拉着。

其实,这样表面上是在保护孩子,实际上是在限制孩子,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变得胆小怯懦,他们总会觉得,前面有危险,还是呆奶奶身边好了。

不建议隔代带娃(就不要让这几类老人帮忙带娃了)(7)

8、老人无意间会带着脏话

我见过一些老人,在带孩子的时候,可能是因为烦躁,会无意间冒出一两句“脏话”,当然存在这种情况的,可能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偏多一些。

如果孩子身边有这样的陪伴人,孩子不也耳濡目染吗?

不建议隔代带娃(就不要让这几类老人帮忙带娃了)(8)

9、老人迷信思想重

听过两个奇葩奶奶:

有一个奶奶,说自己的孙子命里缺金,立马就把自己的金戒指摘下来塞到孩子的嘴里了,三个月的孩子一下子就吞下去了,差点丢了性命;

还有一个奶奶新得了孙子高兴极了。要按照“习俗”用钱给孩子洗澡。结果孩子皮肤严重过敏,浑身起大红疙瘩,哭闹个不止。就这情况下,奶奶还不觉得有何不妥。

不建议隔代带娃(就不要让这几类老人帮忙带娃了)(9)

你还会让这样的老人帮着带娃吗?

我是朵妈,专注分享育儿心理、喂养知识干货,如果你也感兴趣,欢迎点击关注哦~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