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公子扶苏(死于一道假诏书)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第一个儿子公子扶苏也诞生了。扶苏名字的由来是因其母郑妃是郑国人,喜欢吟唱当地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苏》,始皇便将两人之子取名“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从这个名字可以看出秦始皇对于这个儿子是喜爱的,并且比较看重的,然而,秦始皇临死之际,却连扶苏的面都没有见到,之后,小儿子胡亥称帝,扶苏被赐死,死于他乡,命运造化弄人,将偌大的秦王朝交到了一个昏庸无能的人手里。

历史上的公子扶苏(死于一道假诏书)(1)

秦始皇

一、政治思想不同,父子关系破裂

国家在建立之后,势必会考虑是否要继承前朝的体制,还是开创新的政治制度,来推动朝代的发展。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在李斯的建议下决定建立郡县制。这个想法一出来后就与朝堂上一些支持西周分封制的大臣们有了很大的争议,尤其是以淳于越为代表的儒生,强烈要求要恢复西周的制度。在这种政治上针锋相对,背后实际上是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秦始皇所采用的是法家思想,跟儒家的观念是完全不同的。

历史上的公子扶苏(死于一道假诏书)(2)

作为万人之上的君王,面对淳于越等儒生对皇权的挑战,秦始皇自然是十分愤怒的,在之后愈演愈烈,出现焚书坑儒的事件。在本次事件中,公子扶苏是站在儒家一边的,甚至还上书请求秦始皇不要杀掉这些儒生,扶苏所接受的是儒家方面的教育,在思想方面也是与秦始皇完全不同的,这自然令秦始皇感到非常不满意。

历史上的公子扶苏(死于一道假诏书)(3)

在这个时候,扶苏作为长子选择站在儒家这一边,很有可能会导致朝中一些支持儒家的大臣拉帮结派,危及秦始皇的统治,秦始皇在一怒之下,命令扶苏到北方修筑长城。去到北方之后,扶苏结识了他一生的挚友蒙恬,大秦柱石蒙恬。因为长城的修筑量是巨大的,蒙恬是带领了30万大军在此地驻扎,扶苏来到这里之后,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可以说,蒙恬作为一个臣子,此时是追随扶苏的,扶苏在这里远离皇家,不用整日勾心斗角,小日子倒也悠然自得。

历史上的公子扶苏(死于一道假诏书)(4)

二、秦二世称帝,下令赐死扶苏

秦始皇在六国巡回的时候已经是抱病之身,眼见身体越来越虚弱,在即将去世的时候,秦始皇已经多年没有见过自己的儿子了,十分渴望能够与他在死前相聚,在赶往北方与扶苏相见的途中,秦始皇去世。在这之后,宦官赵高跟宰相李斯秘密商量拆开始皇帝赐给公子扶苏的那封已封好的信,假装沙丘秦始皇立下遗诏,立皇子胡亥为太子,胡亥也就是后来的秦二世。

历史上的公子扶苏(死于一道假诏书)(5)

胡亥称帝,本身就不得民心,再加上是通过假诏登上的帝位,也担心有一天会被人揭晓。尤其是扶苏作为长子,在古代长幼有序的观念下,应该由扶苏继承皇位,加上扶苏此时跟蒙恬一起,是拥有着三十万大军,对于胡亥来说是个很大的威胁。最终胡亥在赵高等人的怂恿之下,伪造诏书列举了扶苏的罪状,指责扶苏这么在北方多年,却没有立下功绩,在政治上还与秦始皇相对,让其自尽。

历史上的公子扶苏(死于一道假诏书)(6)

在收到诏书的时候,此时的扶苏对不能回京城,以及得不到父亲的理解,内心愤慨难平,最后选择自刎。从根本上来说,扶苏所接受的儒家观念里,一直强调的就是要忠君护主,即使没有办法确认这道诏书的真实性,但是依旧选择不违抗皇命,自刎而死。

扶苏的一生是短暂的,最终结束在一道假圣旨里。原本是继承皇位的热门人选,最终却在边疆结束了寂寥一生,让后人感到十分地惋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