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褚历史(许褚是一代虎将)

读过《出师表》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在为刘禅举荐贤才的时候,仅提到了一员武将,那就是向宠,因为诸葛亮称赞他时,用了“将军向宠,性行淑均”一言,很多人误认为向宠是陆逊一类的儒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三国志》中提到,他曾担任过牙门将一职,而牙门将是需要亲自上阵搏杀的,需要绝对骁勇的人,才能担任,例如蜀汉的赵云、魏延等曾担任过。

许褚历史(许褚是一代虎将)(1)

说到此处,也许有熟悉历史的朋友,都意识到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几个牙门将,都混的不是特别好——赵云一生不受重用;魏延死于内斗,被夷灭三族;向宠则死于,与蛮夷的斗争之中,马革裹尸而还。不过,比起他们,曹魏有一个牙门将,显然更加悲催。他是名将功臣之后,在灭蜀之战时,担任先锋,结果还未到达前线,便死在了主将钟会手中。这个人是谁呢?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许褚历史(许褚是一代虎将)(2)

他不是别人,正是虎痴许褚的儿子许仪。提起许褚,大多数人应该都不会陌生。他是曹操的第二任保镖,对曹操忠心耿耿,为了避嫌,甚至连曹仁等宗室名将的面子都不给,到了曹操去世的时候,他则哭到吐血——“太祖崩,褚号泣欧血。”而且他不仅忠心,武艺也非常高强,潼关之战的时候,仅一个眼神,就让马超不敢妄动,之后两军交战,他也斩杀了不少敌人。正是因为他的忠勇双全,在官渡之战、潼关之战等战争中,他数度救曹操于危难。

许褚历史(许褚是一代虎将)(3)

如此看来,他的忠义、他的勇武、他的功绩都不容抹杀。可是他的儿子,为什么轻易被钟会斩杀了呢?对于这个问题,小编认为主要与以下两个原因有关。

一、办事不利

许褚历史(许褚是一代虎将)(4)

我们都知道,军中一向法不容情,例如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马谡违命导致街亭失守,纵使诸葛亮将马谡当作继承人培养了多年,纵他与他马谡私交还不错,被马谡称为“尊兄”,他还是斩杀了马谡,给了众人一个交待。许仪被斩,也有同样的缘故。《三国志·钟会传》记载:“会统十余万众,分从斜谷、骆谷入。先命牙门将许仪在前治道,会在后行,而桥穿,马足陷,于是斩仪。”

许褚历史(许褚是一代虎将)(5)

意思是说,灭蜀之战的时候,钟会让许仪在前面开路,目的就是侦查和修复路况,可是钟会就跟在他的后面,却在经过一座桥的时候,发现桥面有坑,并出现了马失前蹄的状况,也就是说许仪并没有很好的完成任务。因此钟会斩杀许仪并不为过,只不过许仪是许褚之子这一点,让很多人觉得他此举有些过分。

二、震慑诸军

许褚历史(许褚是一代虎将)(6)

另外,钟会原本一直是一个谋士的身份,在灭蜀之战的时候,突然担任主帅,可能很多人都不服气,再加上他是司马家族的心腹,忠于曹魏的势力,例如许仪,估计更不服气,甚至会偷偷给他找麻烦。而钟会不但想着要立下灭蜀之功,还怀有异志,因此他必须在军中立威。而许仪这样的官二代,是杀鸡儆猴最好的下手目标。因此他并没有看在许褚的面子上,对许仪网开一面,而是直接将其处斩,从而达到了震慑的目的。《三国志》记载:“仪者,许褚之子,有功王室,犹原不贷。诸军闻之,莫不震竦。”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许仪作为许褚的儿子,却在伐蜀的过程中,死于钟会之手,一是因为他的确办事不利,二是因为钟会想杀鸡儆猴,在军中立威,他恰好撞在了钟会手中。当然了,因为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因此桥面上那个坑,到底是许仪没发现,还是钟会有意陷害,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