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传统的老建筑(温州这些年代久远的建筑)

东瓯古国,永嘉旧郡。

温州,一座有着5000年渔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发展史的悠悠古城。

在这座古老的小城里,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厚重的历史人文,丰富的文化遗产书就了绚烂的瓯文化诗篇,传承千年,生机盎然。

温州传统的老建筑(温州这些年代久远的建筑)(1)

温州是一座拥有大量历史建筑的城市,包括城垣城楼、亭台楼阁、坛庙祠堂、民居宅第、桥涵码头等,既有集中成片的历史街区,又有散布城乡的零星建筑。

这些建筑历经岁月沧桑,折射时代变迁,深蕴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海上丝绸之路印迹甚多

温州传统的老建筑(温州这些年代久远的建筑)(2)

江心屿东西双塔——当年海上丝绸之路航标

温州传统的老建筑(温州这些年代久远的建筑)(3)

安澜亭码头和老街巷

早在战国时期,温州已经成为中国海上交通线9个重要港口之一。

三国时期,温州是中国沿海主要造船地区。

至唐代,温州的造船技术已能建造远洋海船,成为中国主要造船基地之一。

唐会昌三年(843)温州开辟了日本直达航线,对外贸易和交通更加频繁。

五代时,温州是吴越国主要港口之一,并设有博易务。

宋元时期,温州的海外贸易达到鼎盛 , 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

北宋哲宗年间,温州造船局居全国各船场之首。

南宋绍兴元年(1131),温州设立市舶务 , 并建有待贤驿、来远驿和容成驿招待来温的各国客商。到了元代,温州成为全国七大港口之一,设市舶转运司。

温州传统的老建筑(温州这些年代久远的建筑)(4)

宵梵祥寺阿育王石塔柱遗存

元代出使真腊(今柬埔寨)、撰有《真腊风土记》的周达观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近代,温州在《烟台条约》后开埠,西风东渐,出现了大量中西合璧式建筑,深刻地改变了城市的面貌。

古民居文化价值独特

温州传统的老建筑(温州这些年代久远的建筑)(5)

杨柳巷戚宅

温州传统的老建筑(温州这些年代久远的建筑)(6)

谷宅

在温州历史建筑中,民居宅第的数量最多。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温州历史民居共有4061处。

温州古民居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一是年代跨度集中,基本为明晚期到近代。二是造型多、艺术手法丰富。

既延续了宋代江南建筑的特色,也吸收了同期福建民居的部分风格。近现代民居不乏中西合璧的建筑,带有西式风格的占了很大的比例。

温州民居独特的文化价值较早受到学界重视。

温州传统的老建筑(温州这些年代久远的建筑)(7)

平山村程氏民居

温州传统的老建筑(温州这些年代久远的建筑)(8)

温州传统的老建筑(温州这些年代久远的建筑)(9)

水碓坑村民居

20世纪80年代,国内一批研究乡土、民俗与文化的专家学者,陆续深入楠溪江流域、温瑞平原,开展乡土建筑调查研究;

以陈志华、谢凝高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掀起一波研究保护楠溪江民居的热潮,相继出版了《楠溪江中游古村落》、《楠溪江上游古村落》等著作和论文,公布了一批古民居、古村落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保护区,编制了一批保护规划。

近几年来,各级人民政府加大了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力度,温州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登录21处历史街区、古村落。

芙蓉村古建筑群、顺溪古建筑群、楠溪江宗祠建筑群、玉岩包氏宗祠、雪溪胡氏大院、泰顺土楼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坦古建筑群、谢林大宅院、青街李氏、池氏大屋等11处民居、村落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温州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公布了40多处民居为县级文保单位。

岩头、碗窑、南阁等5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另有15处省级历史街区、村镇,11处市县级历史街区村落。

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懈努力,温州已形成了以文物保护为核心,历史保护区(村落)为主体,覆盖面大、体系完整的古民居、村镇保护体系,共保护温州民居700余处,约35万平方米。

古祠堂古墓数量众多

温州传统的老建筑(温州这些年代久远的建筑)(10)

东瓯圣王殿

温州在各个历史时期,尤其在明清时期,修建了不少祠堂和家庙,具有建筑源起久远,流传继承有序,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受重视程度高等特点。

温州传统的老建筑(温州这些年代久远的建筑)(11)

温州传统的老建筑(温州这些年代久远的建筑)(12)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温州普查登录古代宗祠类建筑达1244处,为民居建筑外数量最多的建筑物,可分为传统宗祠和纪念性祠堂两大类。

纪念性祠堂以文天祥祠、东瓯王庙、汤和庙、刘基庙等为代表;

传统宗祠以蒲州诸葛大宗祠、普门张璁祖祠、永昌堡王氏大派宗祠、永昌堡布政使祠等为代表。

温州传统的老建筑(温州这些年代久远的建筑)(13)

叶文定公祠

温州传统的老建筑(温州这些年代久远的建筑)(14)

鹿城蒲州街诸葛大宗祠

如今,不少祠堂已经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文保单位。

温州古墓亦多,名人墓以东瓯王墓、刘基墓、叶适墓、王十朋墓、孙诒让墓、章纶墓、高友玑墓、陈傅良墓等为代表,历史悠久,文物价值高,不少也已经成为各级文保单位。

古戏台建筑堪称之最

温州传统的老建筑(温州这些年代久远的建筑)(15)

沈岙仁济寺戏台全景

温州传统的老建筑(温州这些年代久远的建筑)(16)

温州传统的老建筑(温州这些年代久远的建筑)(17)

鹿城玄坛殿戏台

温州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南戏的发祥地。温州人对戏曲的喜爱已经融入血液,进入基因。古戏台作为传统戏曲演出不可或缺的物质载体,是温州戏曲繁华的历史见证。

温州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的古戏台现存约541处,主要为明清以后各个时期所建,部分戏台始建于宋元。

其中既有独立的戏台,但更多的则是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存在,尤以宗祠戏台和神庙戏台为最多。

不少古戏台历史相当悠久,如鹿城区玄坛庙戏台始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清早期重建;

永嘉廊下孝思祠戏台始建于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迄今都已经有六七百年的历史。

温州传统的老建筑(温州这些年代久远的建筑)(18)

为了保护好这些历史建筑,温州市人民政府颁布了《温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使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走上了法制的轨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