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完了为什么还记不住(读完一本书什么都记不住怎么办)

经历过读完一本书感慨颇多醍醐灌顶却在隔两天后全部忘掉的情况,也曾在死磕完大部头却找不到其与自己的关系遂只能当作聊天时的谈资还找过好几本类似《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样的方法论来试图系统学习“阅读”这件事,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书读完了为什么还记不住?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书读完了为什么还记不住(读完一本书什么都记不住怎么办)

书读完了为什么还记不住

经历过读完一本书感慨颇多醍醐灌顶却在隔两天后全部忘掉的情况,也曾在死磕完大部头却找不到其与自己的关系遂只能当作聊天时的谈资。还找过好几本类似《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样的方法论来试图系统学习“阅读”这件事。

都只能短暂记住。无法长久停留在脑海对生命产生作用,不能让阅读产生更多价值。

但没有停止。是尽管囫囵吞枣的但依然不停的看很多书之后,是即使含糊也要持续和别人分享读完某本书的收获后,是虽然不知道对人生有什么用但仍异常珍惜看完每一本书的私人感受后。我发现,阅读产生了质变。

我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在某一篇读书笔记后写,“到此,我好像掌握了一种更有意思的阅读方式,不是用头脑和思维看书,而是用人生来对照。”

读书前

1. 选那些要踮起脚尖才能够到的书

读书应像登高,不断往上走。虽说阅读不分高低贵贱,但作品思想内核确有深浅之分。通俗小说和严肃文学的层次并不一样,不同哲学家的思想深度不一。

刚接触某门学科时,为培养兴趣,也为能够理解,我们当然可以选择那些较为基础的入门作品。但慢慢地,如果某一层级的作品你都能理解后,就应刻意选择一些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又尚且能摸得头脑的作品。就像运动时每次突破一点点极限才能进步,思维的训练上也要每次克服一些难度才能提升境界。如果通俗小说理解起来已毫无难度,就去攀登严肃文学的高峰吧。

不要一直在某一层级内打转。虽然快乐,但上面风景更佳。

2. 涉足新的领域,从框架入手先了解脉络

爱哲学也不用一开始就看黑格尔维特根斯坦,爱文学也不用一开始就读陀氏。很多学科需要放到一个基础框架下去了解脉络,否则就是盲人摸象。因此涉足新领域时,首先要建立一个框架,一是时空逻辑,知道什么时间和地点大约发生什么事情。二是学派立场,看不同流派的基础观点和传承演变。在这框架之下,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家或细分领域。

读书时

3. 从生活遇到的问题出发,去书中偶遇答案

问题应先于阅读。不是拿到一本书后再去思考我要从书中得到什么答案,这还是偏被动。主动阅读是,我最近遇到了什么问题,所以我要看什么什么书。

前段时间我工作遇到严重冲突,于是去读维摩诘经,试图寻出世与入世的平衡之法。果然问题被照破得到解决。不止如此。带着问题去生活时,因为大脑的持续思考,你会发现哪怕在阅读之外的其他时刻,如和人沟通、浏览信息、听新闻等的时候,你都能抓取到关于问题的零碎想法。

遵循这个方法,不仅想读的书单源源不断产生,阅读的增长和人生的前进也都步伐一致。

4. 从兴趣和知识结构出发,精读略读相结合

对过去已有过印象的内容,要好好读认真读,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但对那些完全在知识结构外的内容,第一次读就可以像看故事一样快速浏览,打个照面“脸熟”一下就好。因为记忆需要重复,若第一次遇到陌生内容时就强迫自己死磕,不仅难以记住,还会影响你阅读此书的兴趣。

就好像与陌生人会面,第一次见面时彼此一无所知仅仅混个脸熟,但第二次见面就会记起,哦这个人我曾见过。第一次读日本简史时,我对江户幕府和明治天皇最感兴趣,因为以前曾学过。但通过这本书了解到其他幕府执政时期也有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后,下次我再读日本史,能深入读的地方就增加了。

这不仅提升效率,也是一个不断拓宽知识结点培养兴趣的过程。

5. 不求甚解,且看作者的框架和关键结论

我们读一本书,总好像书中的每一个字都得理解。但还有另一种阅读方法可以一试,那就是“不求甚解”,通过作者的框架去看TA的思维结构,以及书中关键结论。这个方法尤其适用于那些讲述原理的工具书、心理学书或学科简史类。

对于讲究实用的人来说,我们看文学理论简史时记住各个流派的大概时间和主要观点,就能在下次阅读时有方向可循,看心理学时记住一些被验证过的结论,就能在某次交往中使用。特别是,如果这本书是权威,是大浪淘沙下的经典,而我们又暂时不能跟上作者的每一个论证过程,那就看结论,听话,照做。行动会反过来影响你的思想。

读书后

6. 每本书只围绕一个主题来总结和发散

这个主题甚至可以和书本的原主题无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看你从什么角度在看书。《故事》,原是一本讲述故事创作核心原理的经典之作,我却看成了讲述最深刻人性的最佳之作。乍看和原主题毫无关系,却对我帮助甚大。

因为阅读时,投入进去,其实是一个调动过往人生经验和书本互动、博弈的过程,你能看到什么不完全取决于书,更多取决于你。因此,让子弹飞一会,让自己被带着走一会,看这本书会引发你哪些方面的思考。

不用贪多。能有一个印象深刻的点产生,就赶紧抓住深入思考,才能产生实质性影响。否则又是走马观花,不过逛了一遍夜市。

7. 做一个实用主义者

想要阅读产生作用,那就一定要做一个实用主义者。凡事再进一步,多想一层。多问几个“然后呢”?我始终认为,再“无用之用”的读书,再虚无缥缈的感受,都一定能对人生产生作用。

比如我爱读现代诗,是因为读诗的时候可以把我所有多余的情绪和感受都发挥出来,让我保持理性的同时又不完全丢失浪漫的部分。读完文学作品感觉到慈悲的力量,那这种力量真的可以在你低谷时拉你一把,让你不至于完全坠下去。读哲学,是可以看到不同哲学家面对世界的方式,慢慢就构架起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只要不把“实用”局限在事业、成功等方面,而是丰富到整个人生。那保持多想一步,让书本和自己产生关系,所有书,都一定有它的用处。

8. 没有读书的时候,更重要

人的心念是相续的。读书只占人生的很小一部分,而那些没有读书的时候你做了什么,就尤为重要。读完某一本书大呼过瘾时,且不要着急。3个月后再回头看,在一时的情绪过去后,再回想这本书。你才能相对理性地看待,它究竟有没有在你人生中发挥作用,又是哪一方面真的在潜移默化影响你?

留些时间给潜意识去思考、感受书中内容,并将其对照到人生、社会来看,才能挖掘出更多思考点。

阅读一本书,是点亮一盏灯火。让这一盏灯点亮那一盏灯,让灯火和灯火汇聚一起,交相呼应,就能形成闪闪发光的漫漫银河,陪伴走过人生孤独长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