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是恋爱脑(恋爱脑只喜欢坏男孩)
前几天,沉寂许久的娱乐圈突然开始热闹了起来。
而打破宁静的却是大家心中的乖乖女马思纯。
她因交通逆行罚款,还被拍往车窗外扔垃圾。
新闻一曝出,网友们唏嘘不已:乖巧,单纯的马思纯变了,叛逆了!
而在这之前,马思纯也因为绯闻男友张哲轩的一条微博登上了热搜:
配文中的摄影师指的就是马思纯,这是网传马思纯和张哲轩恋爱以来,两人在社交媒体的第一次非正式公开恋情。
但这段恋情似乎迎来了所有粉丝们的反对。
原因是张哲轩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摇滚“渣男”,超级自我、出轨、家暴……,每一项都不符合好男人的标准。
然而马思纯却深陷其中,曾经还发文称自己很幸福。
这让马思纯的粉丝们纷纷替她担心,恨不得立马拆散他们。
而喜欢“坏男孩”似乎是马思纯的执念,不止一次为一段并不靠谱的“渣”恋情奋不顾身。
之前她和欧豪谈恋爱也在粉丝中引起不小的震动,甚至她还因为个性张扬的欧豪抑郁症加重,以至于这一次的恋情让网友们特别着急。
很多网友直呼:
马思纯,恋爱脑,真的没救了。
更有许多为人父母的网友,边看边瑟瑟发抖:
好害怕自己的女儿以后也像她这样,爱上坏男孩。
其实,看看马思纯的成长历程,就不难发现,她看似乖巧实则叛逆的性格,以及她喜欢有江湖义气,放荡不羁的男孩,都和她的家庭有很大的关系。
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理论:
我们的亲密关系、婚姻、情感模式往往来自于童年时期与父母之间互动的心理经验。
小时候所缺失的,就是长大后所渴望的。
成年后的叛逆,都源于青春期的压抑。
01 多倾听和关注女儿,让她更自信
马思纯从小不在父母的身边,跟着姥姥姥爷长大,父母的陪伴成为她童年的空缺。
她希望向父母撒娇,获得父母的关注,而这一切好像都很少有。
在她的印象中,母亲很严厉,总是教育她做好自己,很难有机会向父母诉说心底的诉求。
14岁时,从安徽到北京上学,她感觉疏远又陌生,但也不敢向家人诉说,每天只是乖乖地上学。
就算是在学校,马思纯遭遇校园灞陵,可乐里被同学灌抹布水、粉笔灰、拖把水,她都不敢有任何反抗。
她希望有人可以为她出口气,关心她,可她鼓足勇气将自己的遭遇告诉母亲时,换来的依旧是母亲的教训:
不要理会,你要努力去证明你比她过得好就行了,无视它。
久而久之,马思纯学会了压抑情绪,走入自己的情感深渊。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
凡是被压抑的都会以更加“丑陋”的形式被展现,比如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马思纯似乎将这一切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曾说:
“我的前20年都是不自信的。”
在恋爱中她是卑微的,总是去迎合对方。
和欧豪恋爱时,在社交媒体上为他的新电影吆喝,却换来对方的冷淡,微博对她的回复也惜字如金。
和小乐张哲轩恋爱时,同样如此。
就连没有任何名字的恋爱官宣,马思纯在他的微博下留言:“谢谢你哦。”
小乐回复了所有人,唯独跳过了马思纯。
连网友看了都对马思纯产生了心疼。
甚至有人问她:你确定是真的爱他吗?
马思纯的自卑正是源于父母对她内心声音的忽视:不倾听,不回应。
而马思纯父母犯的错,我们很多父母其实都正在践行,执着于把自己思想强加于孩子,而忘记了先听听孩子最真实的想法。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孩子在一篇文章下面的留言:
我只是和同学聊个天而已,可是在我妈眼里,就像是犯罪一样不可原谅。
原来,因为疫情在家网课,很久没有和同学见面了,特别想念他们,所以在评论区和同学聊聊天。
可是根本还没等她解释,母亲就对她大骂一顿,说她不认真听讲,不好好学习,以至于只要她在评论区打字,不管是回答老师的问题,还是其他什么,母亲都会对她斥责一番。
母亲的强势在她心里产生的负面情绪没有出口,只有在网络上寻找些许的释放。
其实,倾听,才是最好的沟通。
只有被倾听,才会让孩子感觉被关注,被尊重,也才会更自信。
就如卢梭在《爱弥儿》里曾提到,跟孩子讲道理是最无效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用心倾听,并产生共情。
02 多尊重女儿,别让她太乖太听话
听话、懂事,这似乎是自古以来我们评价一个孩子的主要标准。特别是女儿,更希望她乖巧、循规蹈矩,安分守已。
同样,在所有人的眼里,马思纯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乖乖女。
长相甜美,笑容可爱,演技虽不是一流,但也拿过金马影后。
可就是这样一个星途无量的女孩却偏偏有种青春期的执拗。
有人说,马思纯是在恋爱里找自己,童年时期的乖巧、顺从都将会成为成年后的抗争,以此来满足曾经所缺失的自由。
马思纯的家教特别严格,从小就在家庭树立的各项规矩中谨慎长大:
吃零食要定量;
吃饭大人没有动筷子,她就不许先吃;
十点前必须回家。
在她的成长历程中,父母总是告诉她:要听话,要懂事,这样才会可爱。她从小便是一个好孩子,对于父母的话言听计从,不敢有任何反抗。
以至于长大后的马思纯成为讨好型人格,对任何人都习惯于顺从。
在高速上,她担心给司机添麻烦,一直憋着不上厕所。
她不敢麻烦别人,就算是自己很生气,也从来不表达出来。
在她的恋爱经历中,也处处透露着她讨好对方的性格,对男朋友总是照料有加。
总之,马思纯为了让别人开心,总是在不断地迎合。
而骨子里的马思纯却并不安分。
她喜欢江湖义气很重的人,羡慕好友周冬雨的放荡不羁。
她也曾在节目中透露,希望自己是《七月与安生》里面的安生,追逐内心,放荡不羁。而导演却说:你一看就是个乖乖女。
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有两层自我;一个是真实的,一个是伪装的。
为了让自己受到周围人的欢迎,融入到人际关系中,那个真实的自我就不得不隐藏起来,这时就会出现一个伪装的自己。
比如,变得乖巧、懂事,来迎合父母的期待。
再来看马思纯,她从小被家庭裹挟起来的自我,在成年后开始一点点地释放出来,成为今天这个看起来不太乖巧,甚至有些“疯狂”的马思纯。
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只是很爱这个爱情的感觉。”
因为她从未体验过让她全身心燃烧的自由。
马思纯的“叛逆”也让为人父母的我们反思:
教育,绝不能仅仅是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
就像瑞典儿童文学家林格伦说的那样:
“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不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
所以,父母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引导他们,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
让女儿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不是我们需要的样子。
03 别把女儿保护得太好,给她试错的机会
常言道:世上没有白走的路。
现在所走的弯路,犯下的错,都是未来的指明灯。
马思纯出生于影视世家,母亲是经纪人,小姨是大名鼎鼎的演员蒋雯丽,小姨夫是导演顾长卫。
家庭条件优越,社会资源丰厚,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她比其他人少走了弯路。
从小,在家人的规划中长大,父母替她安排好所有的路,做什么事都有人托底。
7岁蒋雯丽就带她入行,出演第一部电影《三个人的冬天》,饰演蒋雯丽的女儿。
2015年,她凭借电影《左耳》提名金马奖最佳女配角。
2016年,在《七月与安生》中饰演七月。剧中的七月和马思纯一样,活在一个相对安逸的成长环境,小时候受到家庭的束缚,长大后她想要爆发,经历不一样的人生。
对角色的共鸣让马思纯的表演获得观众的认可,一举拿到金马影后。
一路走来,可谓是顺风顺水。
名利双收的马思纯,从未体会过失败的滋味。
但马思纯似乎并不想成为一个完美的艺人,她曾坦言:
我想做一个大家都讨厌的人。
或许,爱上“坏男孩”就是人生给她上的第一课。
一个人,只有在不断地试错中去鉴别好坏,什么是自己需要的,应该交往什么样的人。
有女儿的父母,都不希望女儿成为下一个马思纯。
而我们能做的也绝不是仅仅为女儿提供一切,帮她排除万难,让她远离伤害,而是要给她历练的机会,打开她的视野,充实她的内心。
正如托.富勒所说:行路多者见识多。
那些她见过的人,踩过的坑,吃过的亏,都将成为日后生活的宝贵财富。
马思纯,有着明星的光环,她离我们很远,却离我们又很近,因为我们从她的故事中能看见家庭对于女儿的成长有着多么大的影响。
它能塑造孩子的性格,决定孩子的命运。
父母的言行,和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都将影响她去往何方。
《养育女儿》里有这样一句话:
“当你的女儿长大,你能看到你给她的教育,与她如今拥有的力量和品质之间的关联。”
愿每一个父母都能学会倾听,尊重孩子,给孩子更多的成长空间,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