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很丧是什么心情(一个人越来越丧)

最近在后台,我们收到了一条留言。

读者筱玥从小成绩平平,不算很好,也远算不上差。

但却总是会在一些事情上感到非常的自卑。

最近,筱月所在的部门进行了业绩排名,一共10个人,她排在第7。

自那以后,筱月感觉整个人变得瘪瘪的。

和业绩优秀的同事一起,总是会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憋屈感。

开会时,也会忍不住觉得,自己压根没有资格提出自己的看法。

即使清楚知道这样不好,筱玥也很难从心底消除那种自怨自艾的感觉。

她打心底里觉得,自己如影随形的自卑与父母的比较式教育脱不了干系.

小时候比成绩、长大了比业绩比对象,一刻都没停歇过。

“我就像一件等待估值的商品,价值全在于他们口中的评判,难过的是,他们从来都是挑剔和打压,我也随之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值钱......”

一个人很丧是什么心情(一个人越来越丧)(1)

来源:Pexels

其实,筱玥的感觉并不算特殊,自卑感几乎是我们与生俱来的。

很难有不自卑的人,被批判、打压的经历则会放大这种自卑。

自卑本身并不算一件坏事,正如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说的:

“每一个看似高人一等的表现背后,都藏着自卑感。”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它,摆脱自卑带来的“自我妨碍”。

从自卑的阴翳中走出来,成为更成熟的自己。

自卑背后是警觉的匮乏感

提到自卑之前,让我们先在脑海中想象一个情景:

假如你参加了一场真人秀,节目组给你口袋里放了100元钱,然后把你放在一个陌生的镇子里,你的目标是用100元钱活下去。

此时你脑海中会想什么?我想一定有两个念头此时十分活跃:

一个人很丧是什么心情(一个人越来越丧)(2)

来源:Pexels

第一个是“生存念头”:

中午去哪里吃饭?晚上去哪里睡觉?我该如何活下去?

第二个念头是“警觉念头”:

这100元钱是我活命钱,我可不能弄丢了它。

在这两个念头作用下,人一定会十分谨慎,每一步都要思索再三。

会怕这些钱用在不该用的地方、会怕它被人骗走。

自己也不敢去探索这个陌生的世界,生怕失去了刚找到勉强生活的地方。

如果我们将这100元钱,看做是一个人的个人价值,或者说是一种“人生能量”。

一个人很丧是什么心情(一个人越来越丧)(3)

来源:Pexels

我们上面说的场景,像不像一个自卑者的表现?

害怕别人的伤害、在人群中感觉自己价值感低、无法和别人敞开心扉、被人们所孤立、蜷缩在舒适圈之中...

然而,这并不是自卑者的错:

因为这100元钱太宝贵了,宝贵到让人举步不前。

可以想象,在这一情况下,他自然会怕轻举妄动,因为这可能损失掉这救命钱;

更不敢结交别人,不敢吐露心扉,不敢忤逆别人,怕别人一生气,让自己遭受损失。

一个人很丧是什么心情(一个人越来越丧)(4)

来源:Pexels

在生活中,上面说的这些“怕”,其实是我们说的社恐、讨好型人格、做事畏首畏尾的表现。

而社恐、讨好这些我们看似是问题的事情。

本质都是我们选择了一种不舒服的方式,来保护我们的“个体价值”。

当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想想,如果你带着一个亿到了那个陌生的地方,你会不会很大方,直接“投资房地产”。

两方面思考,会让我们更加理解自卑的成因:

正是“个体价值不足”,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

一个人很丧是什么心情(一个人越来越丧)(5)

来源:Pexels

越没有资源,越会封闭自己以求保护,但越封闭自己,越没有资源。

最终,这个积攒了多年的循环,会像一个“厚厚的壳”把里面的自己包裹住,难以出来。

啄壳法啄开如影随形的自卑感

而这也是要介绍的“啄壳”方法的来源。

让我们像啄木鸟一样,用坚实锋利的嘴,打破这个困扰我们的壳。

在咨询经验中,我发现要完成“啄壳”,我们需要四个“工具”:

  • 对“出壳”的渴望。
  • 一段小“斜坡”。
  • 一个要验证的“预言”。
  • 一点点“破壳而出”的勇气。

出壳的渴望是指的是:对于打破现状的憧憬。

并非所有人都想要出来,你不妨问问自己:

一个人很丧是什么心情(一个人越来越丧)(6)

来源:Pexels

假如我做到了“出壳”,我能获得什么?

这个获得的东西,是否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是否足够让自己激动?

如果你发现没有,或许是你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或许还不适合现在“出来”。

接着,你需要为自己设置一段“斜坡”,这其实指的是为自己构建一个达成目标的“阶段规划”。

就像是登山,我们不可能一步到顶峰。

那么我们需要找一段小山坡,让我们容易登上去,而非一步登天。

就像文章开头的筱玥,如果总是将自己和业绩第一的同事比较,难免压力山大。

不妨试试一次进步一点点,将目标拆分成更细小的模块。

再而,你需要制定一个要验证的“预言”。

这指的是,在进行尝试之前,你必须要有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

一个人很丧是什么心情(一个人越来越丧)(7)

来源:Pexels

在出壳的时候,如果这个“预言”真的实现了,你就知道自己出壳成功了。

最后,一点点“破壳而出”的勇气就很好解释,破壳而出是一个很难的事情,而勇气正是我们的动力。

或许上面说的你很难看明白,我以之前的案例为大家举个例子。

案例主叫做小A,当初来咨询的原因是自卑导致的社交焦虑,由于工作需要经常公众讲话,迫切需要改变“演讲焦虑”。

我们以“啄壳”工作法进行工作。

首先我们探讨了当这个问题解决后,他所面对的生活。

小A告诉我,其实他一直有一个心愿,是成为一名培训师,能够运作自己的工作坊。

说到这里,他双眼冒光,看来这个未来对他真的很有吸引力。

在具备了出壳的渴望后,我们就要构建一个上山的“斜坡”。

因为没有任何方法让他真正一下子就能面对几十名工作坊陌生参与者侃侃而谈。

一个人很丧是什么心情(一个人越来越丧)(8)

来源:Pexels

于是我们用“量尺法”构建了一个“斜坡”:

“如果顺利召开工作坊是十分,现在我们在几分?”

“四分”他回答到,“我其实能讲,但是主要是我心态不大好,面对不了太多人。”

“那我们前进一步到五分,你感觉是什么样子的状态?”

“可能是能和朋友们、或者他们再带一些朋友来,我在其中演讲一些东西吧。”

就这样,我们规划了五分、六分、七分一直到十分的状态。

先达成“五分”,就是他走上斜坡的第一步。

然后我们探讨了“要验证的预言”。

一个人很丧是什么心情(一个人越来越丧)(9)

来源:Pexels

我告诉他,这个预言必须要以你自己为中心。

而且达成五分后,这个预言要能够验证。

我们交流一段时间后,定下的“预言”为:

“如果我能讲完,那么我是能够应付在人群中有陌生人的情况下讲话的。”

这个被验证的预言,一旦生效,将会给自己强大的认知力量。

因此我们必须要在事情发生前制定,而且必须要以自我为中心,否则无法给自己力量感。

最后一步是勇气。

我和小A探讨了一个个障碍,让可能的问题具象化,他自己找到了解决方案。

一个人很丧是什么心情(一个人越来越丧)(10)

来源:Pexels

一个礼拜后,他告诉我成功的消息,一个月后,他达到了自己要的“六分”。

随后,他说,他发现了一件神奇的现象。

自己以前犹豫不决、容易忧虑的问题,也伴随着啄壳计划的成功,都有所缓解。

人生中很难得的几次,尝试到了自信的快乐。

写在文章最后

像阿德勒先生所述:

自卑并不是问题,它本质是一个信号。

如同饿了,就是告诉一个人去吃饭,渴了去喝水一样。

“自卑”是提醒一个人该去努力了。

一个人如果不好好吃饭,就会营养不良,不好好睡觉,就会萎靡不振。

自卑本来不是问题,但如果不好好对待它,就会发展为一种“自卑情结”。

而打破自卑的方法,来自于改变对自己的经验,而改变经验的方法,就是去行动。

原来觉得自己不好,去试试,发现自己没那么差。

原来感觉身边人都对自己不好,去试试,发现对方没那么坏。

原来感觉自己不善于社交,去试试,发现只是因为紧张而让自己不会社交。

一个人很丧是什么心情(一个人越来越丧)(11)

来源:Pexels

很喜欢山本耀司先生的一句话:

自我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需要不断撞上一些别的什么。

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人做的每一件事,获得的反馈,才能让自己更好的认识自己,这就是“啄壳方法”的来源。

让自己做一件不太难、且想突破的事情。

去获得对于自己的正向反馈,慢慢的让自己找到“价值”。

或许,自卑并非我们的限制,而是为我们指引了方向。

一个人很丧是什么心情(一个人越来越丧)(12)

来源:Pexels

作者:贾宁 编辑:清筠

图源:Pexels

首发:壹点灵心理(yidianling0)

专注心理成长,温暖而有力地爱着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