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变成了古代人(我在古代不是我)

我”在古代是一种兵器,不是现在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现在的“我”与“伐”、“战”、“戟”、“戣”这些打打杀杀的字长得很像,说明“我”在古代与它们是近亲,与现在“我”的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

我变成了古代人(我在古代不是我)(1)

我变成了古代人(我在古代不是我)(2)

《说文解字》上说:“我,古杀字。”“我”这种武器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根据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西周时期的青铜“我”和现藏于陕西扶风博物馆西周时期的青铜“我”来看,“我”的形状有点像《西游记》里猪八戒扛的铁筢子,只不过“我”是三根齿罢了。“我”是一种短兵器,装上长柄后才能用于战场上砍杀。

我变成了古代人(我在古代不是我)(3)

在古代“我”是兵器的时候,人们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是“朕”、“寡人”、“不才”、“不佞”、“小人”、“贱民”以及“余”、“吾”等等,当然使用最多的还是“余”“吾”二字。那时候“朕”、“寡人”都不是皇帝的专用词,《尔雅·释诂》中解释说:“朕,身也。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规定“朕”只能是天子自称。至于“寡人”更是大众用词,《诗经·邶风》中就有“先君之恩,以勖寡人”等等,“寡人”到了唐代。才成了皇帝的专称。

“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用,最早见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当时的“我”作为代词用,指的是“我们”。“我”是怎样由兵器转为人称代词的呢?原来“我”是会意字,它从戈,戈是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武器,很容易激起大家的斗志,所谓枕戈待旦,大丈夫当“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因此武士们常取戈自持,凡持戈之人,皆归属我方,“我”便引申出表示自我的意思,从那时沿用至今,再也没有变动过“我”的意思。

我施身自謂也。不但云自謂而云施身自謂者、取施與我古爲㬪韵。施讀施捨之施。謂用己廁於衆中、而自稱則爲我也。施者、旗貌也。引申爲施捨者、取義於旗流下也。釋詁曰。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又曰。朕子躬身也。又曰。台朕賚畀⺊陽予也。或以賚畀卜予不同義。愚謂有我則必及人。故賚畀卜亦在施身自謂之內也。口部曰。吾、我自稱也。女部曰。姎、女人自稱姎我也。毛詩傳曰。言、我也。卬、我也。論語二句而我吾互用。毛詩一句而卬我襍稱。葢同一我義而語音輕重緩急不同。施之於文若自其口出。或說我、逗。頃頓也。謂順側也。頃、頭不正也。頓、下首也。故引申爲頃側之意。賓筵。側弁之俄。箋云。俄、傾貌。人部曰。俄、頃也。然則古文以我爲俄也。古文叚借如此。从戈手。合二成字不能定其會意形聲者、以手字不定爲何字也。五可切。十七部。手、古文?也。?當作。?在十七部。然則我以爲形聲也。一曰古文殺字。我从殺、則非形聲。會意亦難說也。殺篆下載古文三。有一略相似者。凡我之屬皆从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