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的最后时刻(罗荣桓的最后时刻)

1963年12月,与病魔抗争多年的罗荣桓元帅,病情迅速恶化。罗荣桓病危之际,还坚持“不要搞特殊”的原则性,嘱咐夫人林月琴:“我死以后,分给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对于孩子们,罗荣桓只留下了一句话作为“遗产”:“坚信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永远干革命!”

在罗帅生命的最后几天,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昏迷中度过的。可是,处于昏迷中的罗荣桓还在反复说着:“我革命这么多年,选定一条,就是要跟着毛主席走。”

12月16日下午2时37分,罗荣桓在贺龙、张爱萍等老战友和夫人、孩子们的守护下,走完了自己光辉的一生。消息传来,举国悲恸。

罗荣桓的最后时刻(罗荣桓的最后时刻)(1)

当天夜里,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会议室召集会议,听取聂荣臻等汇报十年科学技术规划。会议开始前,毛泽东等人起立为罗荣桓默哀。之后,毛泽东对罗荣桓作出了十分中肯的评价:

“罗荣桓同志是1902年生的。这个同志有一个优点,很有原则性,对敌人狠,对同志有意见,背后少说,当面多说,不背地议论人,一生始终如一。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不容易,原则性强,对党忠诚,对党的团结起了很大的作用。”

十大开国元帅中,罗荣桓是最早因病去世的,同时也是最早跟随毛泽东干革命的。从秋收起义,再到一起上井冈山,罗荣桓始终坚持“跟着毛主席走”,为革命事业流血流汗,从不叫苦,没有半句牢骚。在长达36年的革命生涯中,罗荣桓从未动摇,因而也被毛泽东称为“一辈子共事的人”。

罗荣桓的最后时刻(罗荣桓的最后时刻)(2)

罗荣桓走上革命道路,与毛泽东的影响有很大关系。1919年,十七岁的罗荣桓进入长沙协均中学学习,接触并受到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等进步刊物的影响,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参加了驱逐军阀张敬尧和抵制日货的运动。

此后,罗荣桓又参加了“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声讨夏斗寅和许克祥叛变运动等,并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将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

1927年9月,罗荣桓率领鄂南暴动的农民武装抵达江西修水,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这是罗荣桓第一次与毛泽东见面,两人由此开启了长达36年的革命友谊。

当起义队伍抵达永新县三湾时,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由此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经过改编,罗荣桓被任命为第一团特务连党代表,成为我军历史上最早的红军党代表之一,也成为毛泽东最信赖的革命同志之一。

罗荣桓的最后时刻(罗荣桓的最后时刻)(3)

众所周知,罗荣桓是个出了名的工作狂,常常为了工作而不顾自己的身体,即便是负伤也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长期以往,罗荣桓的身体渐渐被超强度的工作所拖垮了。

1929年10月,在攻打梅县的战斗中,罗荣桓腰部中弹,右肋被子弹打穿;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罗荣桓患上疟疾,可他依然坚持率部参战;长征时期,罗荣桓已是一身伤病,可他仍凭着超强的毅力坚持走完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抗日战争时期,罗荣桓先后受痔疮和肾病的折磨,严重时连续一个多月尿血不止……

罗荣桓的最后时刻(罗荣桓的最后时刻)(4)

1944年初,罗荣桓的病情日益严重,但他依然坚守岗位,直至1945年5月,罗荣桓的病情再次加重,罗荣桓因为怕影响到战局,才主动提出由中央派人来接替自己的工作。

尽管毛泽东在电报中叮嘱罗荣桓以身体为重,提出让罗荣桓“可于休养中,在病情许可下指导大政方针,工作多交黎玉同志办”,但罗荣桓在未完成工作交接前,依然坚持指挥作战,并且取得了重大胜利。后来,毛泽东评价罗荣桓时指出:“罗荣桓在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地区,做好了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事业。”

罗荣桓的最后时刻(罗荣桓的最后时刻)(5)

抗日战争时期的罗荣桓(左三)

抗日战争胜利后,罗荣桓奉命转战东北。不过,当率部进入东北后,罗荣桓的病情再度恶化。毛泽东得知情况,当即发电报催促罗荣桓到医院检查。经过全面检查,罗荣桓的肾脏出现了严重状况:一侧肾脏内长有肿瘤,另一侧肾功能代偿性增大。

罗荣桓肾脏肿瘤确诊后,东北局马上安排罗荣桓到苏军野战医院治疗。不过,由于此次手术极为复杂,风险太大,而野战医院的设备较为简陋,不具备实施肾脏摘除手术的条件。鉴于此,毛泽东亲自安排罗荣桓赴苏联莫斯科治疗。

罗荣桓到莫斯科后,在克里姆林宫医院接受了四天的详细检查,最终切除了长有肿瘤的左肾。不过,手术完成后,因缝合不好,刀口破裂,引发了大出血,医生又不得不再次给罗荣桓做缝合手术。

再次做缝合手术时,麻药作用已过。在医生处理刀口时,罗荣桓疼得额头上挂满了汗珠,但他始终咬牙坚持,一声不吭。罗荣桓的表现令苏联医生大为赞叹,在完成缝合后,医生不禁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罗荣桓是“真正的英雄”。

罗荣桓的最后时刻(罗荣桓的最后时刻)(6)

经过手术和一段时间的调养,罗荣桓的病情得到了好转。不过,苏联医生经过复查认为,罗荣桓的肾脏功能仍有问题,而且还有高血压和心脏病,因此建议罗荣桓去克里米亚调养。

当时,罗荣桓时刻关心着国内局势,一心想回到战场,决意回国。医生无法劝说执着的罗荣桓,只好同意他出院。但苏联医生一再叮嘱罗荣桓,回国后建议休养三年,同时每天的工作时间绝不能超过三个小时。

罗荣桓的最后时刻(罗荣桓的最后时刻)(7)

然而,罗荣桓一旦投身战场,就再次成为了那个拼命三郎,根本没有时间休息。经过辽沈、平津两大战役后,劳累过度的罗荣桓突然晕倒。毛泽东闻讯,火速派保健医生黄树则为罗荣桓治疗,并托黄医生带去了一封亲笔信。

毛泽东在信中强调,让罗荣桓在天津安心养病,暂时不要随军南下,并且一再宽慰罗荣桓。经过这一番折腾,罗荣桓的身体已大不如前。按照黄树则的诊断,罗荣桓已经不能再过度劳神了,必须要静心养病。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罗荣桓根本就闲不住。毛泽东对罗荣桓的身体状况十分关心,亲笔写下了感人至深的嘱托:

“荣桓同志,你宜少开会,甚至不开会,只和若干干部谈话及批阅文件,对你身体好些,否则难于持久,请考虑。”

罗荣桓见到主席深情的文字,心中无限感激。可是,心系祖国建设的罗荣桓,还是想尽可能地多为国家做一些事、尽一份力。罗荣桓生前常说:“有一分精力,就要为党多做一点工作。”事实上,罗帅为党和国家何止是多做了一点工作?!他分明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浇灌社会主义事业!

罗荣桓的最后时刻(罗荣桓的最后时刻)(8)

1961年,罗荣桓的身体状况再次亮起了红灯。毛泽东为此定下了一条规定:罗荣桓每天接见干部不超过两批,每批不超过一个小时。然而,罗荣桓实在闲不住……

1963年12月,罗荣桓病情加重。除了心脏病和高血压,罗荣桓还因肾功能衰竭而引发尿毒症。由于当时医疗设备有限,只能采取腹膜透析的方法——向腹内注射1000毫升生理盐水,半小时后再抽出来。按照这种治疗方式,当生理盐水注入腹中后,会使人的肚子胀得像鼓一样,让人看了十分心酸。

更为难受的是,由于尿毒刺激肠胃,进食后就会呕吐。大夫后来已经无法使用药物为罗荣桓止吐,而罗荣桓就硬是凭着顽强的毅力,把饭一口口强行咽下去,发生呕吐后,就再重新强行进食。在场护士见到罗帅如此难受,常常偷偷躲在走廊哽咽哭泣。可是,罗荣桓却总是非常乐观,他尽量带着笑容,跟周围人说自己“又打了一个胜仗”。

罗荣桓的最后时刻(罗荣桓的最后时刻)(9)

罗荣桓行动不便后,林月琴请人把家里的一把旧靠椅装上了4个轮子,让丈夫坐在上面,然后自己在后面推着。这对伉俪年轻时将青春奉献给了革命事业,晚年终于能够厮守,可罗荣桓元帅的身体却已每况日下,两人在一起的每一分钟都显得弥足珍贵。

罗荣桓病重后,林月琴就在病房内临时搭了一张小床,日夜守候在丈夫身边。林月琴看着丈夫饱受病痛的折磨,自己心如刀绞。可是,她深知罗帅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因此自己也强忍悲伤,通过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照顾来给亲人以慰藉和力量。同样,罗荣桓也乐观豁达地同疾病斗争,从不给医护人员和亲属、朋友们多添麻烦。

罗荣桓的最后时刻(罗荣桓的最后时刻)(10)

得知罗荣桓病危后,毛泽东亲自指示全力抢救。然而,由于常年累月的透支,罗荣桓的身体已经彻底被拖垮,加上当时医疗条件有限,终究还是未能挽救罗荣桓元帅的生命。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元帅因病逝世。

得知罗荣桓逝世的消息,毛泽东哀痛地数日难以入眠。毛泽东回想到与罗荣桓共同经历的峥嵘岁月,心中感慨无限,提笔写下了一首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毛泽东一生为四个人专门写过诗,罗荣桓便是其中之一。在这首七律中,最后一句“国有疑难可问谁”,足见毛泽东对罗荣桓的评价之高。在罗荣桓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毛泽东等人在罗帅遗体前默哀并三鞠躬,然后绕行遗体一周,表达了无尽的哀思。

罗荣桓的最后时刻(罗荣桓的最后时刻)(11)

在追悼会上,致悼词的是罗荣桓的老战友邓小平。他们两人在长征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是无话不谈的好友。罗荣桓生病后,邓小平经常去探望他。

建国后,北京东交民巷内盖了四幢房子,其中有一套是分给邓小平的。但邓小平知道罗荣桓的住所实在太狭小,就坚持让给罗荣桓住。当时,罗荣桓一再推辞,而邓小平就反复坚持,罗荣桓推辞不过,才搬了进去。

罗荣桓的最后时刻(罗荣桓的最后时刻)(12)

罗荣桓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但他至死都廉洁自律,从不搞特殊。在罗荣桓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坚持“不搞特殊”,他叮嘱夫人林月琴说:“我死以后,分给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即便陷入昏迷,罗荣桓依然不忘“要跟着毛主席走”的信条,着实令人落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