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三百讲笔记(论语三百讲新书上架)

《论语》这本书是我们目前所能找到的、最集中展示孔子思想的一部作品,如果想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思想的精华,我们首先要读的一本书就是《论语》。

孔子被后世推为“至圣先师”,如果只仰望他的“圣”,只能让他的思想束之高阁,离我们越来越远。唯有了解他“超凡入圣”的过程,才能使他成为自己真正的老师,也是对他真正的尊重。

可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学孔子呢?因为他的思想有几个特色,历久弥新。

第一,温和的理性主义。他非常强调人的理性,人可以学习,可以通过学习不断增长见识,知道人生应该何去何从。

第二,深刻的人道情怀。我在年轻的时候念《论语》,受到感动是为什么,因为在《论语·乡党》里面有一段话: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那时候孔子在鲁国做官,有一天下朝回家,家人跑来报告说马厩失火烧了,孔子的第一反应是,有人受伤吗?他完全没有问有没有马受伤。

要知道,马在古代很贵重啊,有时候看一个人有多少家产就看他有几匹马,而对孔子而言,财产是不能跟人相提并论的。古代社会是有阶级的,是封建社会,如果马厩失火,受伤的是谁?马车夫、工人、佣人,这些人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地位,不受重视,人权也没有保障,往往被草菅人命。但是,在孔子心中,人与人是平等的,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君子,再往上成为贤者、成为圣人。

第三,乐观的人生理想。学习孔子,最好是在年轻的时候。这样,你就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充满希望。所谓的乐观,是说一个人只要愿意,他就可以通过真诚使人由内而外地产生力量,要求自己行善避恶,在德行上日益精进,止于至善。这是非常乐观的态度,而且我们可以从中可以得到快乐。

所以,我们了学习儒家的思想就会发现,人的价值在内不在外;而当人的内在价值展现出来,就一定会对社会产生正面的影响。了解孔子,不但是认识传统的开始,同时也能让人学会把握人生的方向,进而迈出正确实现人生理想的第一步。

《论语》总共有二十篇,每一篇有若干章,总共有五百多章。每一篇的篇名来源于每章文本最开始的两个字,或者是这一篇核心内容的概括。《论语》的材料凌乱简短,往往容易背诵,但是却并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说。

在这本《论语三百讲》中,我们回归文本,选择其中最能传达孔子核心思想的三百多章来学习,有些内容相近的章会在合在一起来讲解,共300讲。

我在介绍的时候会先请大家看一下这每一章的原文,再把它的意思用白话文说清楚,然后再来解释里面的重点,看它跟我们现在的人生有什么关系,可以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这样的行文非常适合父母与小朋友共读,也适合青少年朋友和初学者入门。

论语三百讲笔记(论语三百讲新书上架)(1)

论语三百讲笔记(论语三百讲新书上架)(2)

扫码关注一下

傅佩荣国学馆

论语三百讲笔记(论语三百讲新书上架)(3)

戳“阅读原文”,立即购买《论语三百讲》(全三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