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指短线目标(3100点险守事关市场走向)

9月以来全球股市的表现整体较为低迷,主要股指大都呈现下跌走势。

最新沪指短线目标(3100点险守事关市场走向)(1)

(来源:Wind,截至2022-9-20)

今日市场的走势继续纠结,早盘低开下探后,午后行情有所好转,沪指守住了3100点,多数个股在连续杀跌后已出现卖盘衰竭反弹。但今日成交额续创17个月低点,说明场外资金依旧处于观望状态,部分投资者仍在等待美联储9月加息落地。

(来源:Wind通讯社,2022-9-21)

备受关注的美联储9月的货币政策会议已于20日拉开了帷幕,而会议结果将在北京时间22日凌晨2点出炉,这应该算是今晚资本市场关注的头号大事了。

美联储加息具体意味着什么?为何能令全球市场整天“担忧”?9月的加息结果又会对A股带来哪些影响?

接着看,小夏带你好好捋一捋。

1

美联储加息具体意味着什么?

美联储的定位就是美国的“央行”,主要任务是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

而美联储加息就是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即美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主要是隔夜拆借利率。

通俗的说,就是美国的银行为了满足存款准备金等要求,在需要用钱时互相借贷时收取的短期利率。

当然,这个联邦基金利率并不是在货币政策会议开完后立即按加息点数上调的,可能还需要美联储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引导,因此美联储给出的联邦基金利率向来是一个目标区间。

比如7月的议息会议之后,美联储就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到2.25%至2.5%之间。

如果同业拆借市场对于利率上调的反映不够及时,美联储还有多种途径引导预期。

比如说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即美联储借钱给商业银行的利率),又或者向公开市场出售高息国债,使得银行间流动的钱变少,商业银行获得资金的成本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也会同步上调其面向市场的存贷款利息,进而将美联储的加息动作传导至市场

2

美联储为何选择激进加息?

今年年内,美联储已经在连续的会议上加息四次,幅度分别为25个基点、50个基点、75个基点和75个基点,累计升息幅度达到了225个基点,是1980年以来最为激进的一轮加息周期。(来源:财联社)

美联储加息的核心诉求在于控制通胀,因为美国通胀数据刷新40年来最高纪录,严重影响了美联储“物价稳定”的目标,而美联储对通胀的长期目标是2%。

所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说,“美联储需要在通胀问题上采取直截了当的、强有力的行动,需要继续前进,直到抗击通胀大功告成”。态度之坚决,甚至不惜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也要将通胀压下来。

为什么加息可以抑制通胀呢?

简单来说,通货膨胀可以理解为市场上流通的钱太多了,货币的供给大于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钱不值钱,从而使得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

一旦加息,虽然不能直接减少货币的供给,但由于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提高,会使得市场上流通的钱变少。

其一,银行存款利率增加,居民储蓄的意愿便会增强。同时,房贷和消费贷的利息变高会使得个人推迟买房或消费,进一步转为储蓄。

其二,对企业而言,贷款利率提高意味着更高的融资成本,投资的净收益下降,从而促使企业减少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进行的投资,市场上的钱进一步减少。

此外,通货膨胀还有一个成因是整个社会的需求过度,但是供给却不足,最终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利率提升引发的消费和投资的减少,也有助于降低整个社会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有助于减缓通货膨胀的压力。

除了加息,美联储也采用了“缩表”这一对策。所谓缩表就是指央行减少资产负债表规模。具体而言,就是指美联储卖出持有的国债、MBS等资产,从市场收回美元,通过减少市场货币流通数量,来调整经济的冷热。

3

美联储加息周期,

全球资本市场表现如何?

如下图所示,美联储历史上共经历了6次主要的加息周期。(注:加息幅度用基点/BP来表示, 1个基点/BP就是0.01%)

最新沪指短线目标(3100点险守事关市场走向)(2)

历史久远的先不讨论了,我们来看看21世纪以来这三轮加息周期的情况。

①1999年6月-2000年5月:持续11个月,加息6次,加息幅度175BP,基准利率从4.75%上调至6.5%,目的是抑制美国历史上著名的“互联网泡沫”。

②2004年6月-2006年6月:持续24个月,加息17次,加息幅度425BP,基准利率从1%上调至5.25%,目的是抑制 “楼市泡沫”。

③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持续36个月,加息9次,加息幅度225BP,基准利率从0.25%上调至2.5%,加息的原因是金融危机大放水之后的货币政策正常化。

在美联储加息期间,全球市场的表现如何呢?

从直觉上来看,由于美元的“霸权地位”,美联储激进加息对于全球的风险资产都不算一个好消息。

一方面,在美联储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放水”阶段,会有大量资金流向新兴市场国家,而后续的加息类似于从全球金融市场的“蓄水池”中“抽水”,使得资金大量撤回美国,引发汇率和资本市场动荡。

另一方面,美债收益率作为全球风险资产定价的锚,如果抬升则会拔高全球无风险收益率水平,也会使得权益市场在估值方面承受一定的压力。

统计美国近三轮加息周期前后全球主要股指的涨跌幅变化可知,对股市冲击最大的阶段是开启加息一个月内,全球主要股市普跌。

最新沪指短线目标(3100点险守事关市场走向)(3)

但值得留意的是,在整个加息周期内,全球主要指数其实上涨概率较高,99年、04年、15年这三轮涨幅的平均值分别为14.77%、42.84%、16.98%。

由此可见,加息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一段时间释放,并不会改变权益资产原本运行的趋势

与此同时,上证指数则有涨有跌

①04-06年:A股先涨后跌,上证指数上涨18.7%,主要是由于股权分置改革对于股市生态的积极影响,A股于2005年7月开启了新一轮大牛市。

②15-18年:A股先涨后跌,经历了16年的“熔断”风暴和18年贸易战和内部去杠杆之下的熊市,期间上证指数下跌27.5%。但是,美联储货币政策边际转松实际上发生于2019年下半年,A股却在2019年初就开启了新一轮牛市。

由此可见,美联储加息对A 股的影响至多是月度级别或周度级别,A股的走势更多是由国内的货币政策以及自身的趋势状态决定的

(来源:长江证券、信达证券)

4

9月加息即将靴子落地,

如何影响市场?

自从9月14日晚美国公布不理想的8月通胀数据之后,全球股市都经历了一轮共振下跌。核心的原因是,市场担忧超预期通胀之后会是超预期加息

在通胀数据发布之前,市场对于9月加息的预期主要集中在50个基点和75个基点。

发布之后,市场完全排除了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截至目前,CME期货隐含的9月加息情况是,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82%,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为18%

最新沪指短线目标(3100点险守事关市场走向)(4)

目前市场预期未来加息幅度逐步放缓但不会停止加息,美联储鸽派转折点或需要关注后续通胀预期与经济数据,以及就业市场能否给出持续的劳动力供需缓解的信号。

对于本轮加息的终点,市场预期联邦基金利率的最高点为2023年4月的4.43%

(来源:兴业证券)

明天凌晨的加息结果目前来看主要有两种可能:加息75个基点和加息100个基点。

当然,如果能温和加息50个基点,对全球股市而言都是皆大欢喜的一件事,但目前来看几乎没有可能性。

1)如果加息75个基点:

需要重点关注美联储发布的经济前景及利率方面的预测,以及对于政策路径的表态,如果没有过于鹰派的表达,大概率会呈现出利空落地的效果。

事实上,目前A股市场对9月加息75个基点已经充分消化,所以“靴子落地”后,美债利率及人民币汇率有望平稳,A股和外围市场有望迎来共振反弹。从今天的盘面来看,部分资金已经开始博弈相关预期。

2)如果加息100个基点:

那么这一结果是超出市场预期的。考虑到部分美国通胀预期指标已经有所回落,而且自鲍威尔的意外鹰派发言以来,市场已经重新定价加息预期,市场利率出现了相应的反应,所以这一可能性很低。

但如果真的发生,或将对市场造成一定的短期冲击。考虑到这一情况:

美股方面

由于激进加息会加速经济衰退预期,美股可能出现一定的恐慌情绪,以纳指为代表的美股科技成长方向或将明显承压。

A股方面

美联储紧缩对A股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短期的情绪传导,但近期市场明显超跌,显然已经反应出了过度悲观的情绪,反而有望跟今天一样展现出韧性。毕竟“美股大跌、A股不跟”的独立行情也演绎了多次。

从这个角度来看,具备“以我为主”特质的,高端制造(高端数控机床、军工)、能源安全等“自主可控”方向可以考虑适当逢低关注。

汇率方面

超预期加息可能会导致美元指数大涨,并加深中美利差倒挂,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可能承压。

但从工具箱的状态看来看,目前央行和外管局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后招”充足,而且中国内需企稳,趋势好于美国,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调整压力有限。

金价方面

一般来说,黄金的走势和美国的实际利率负相关,所以美联储超预期加息可能会使得金价短期受到扰动。

当然,由于7月加息75个基点符合预期,美元指数反而下跌,国际油价、黄金价格反而上涨。而且黄金的价格还受到避险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短期留意金价波动走阔的风险,对于黄金个股逢低或可左侧布局配置。

(来源:兴业证券)

说了这么多,近期市场波动大,市场风险偏好的修复也非一蹴而就,预计A股短期内仍将以“反复磨底”为主,无论是轻易割肉还是重仓抄底可能都不是特别明智,不妨静观其变、 “以守待攻”,耐心等待情绪冰点之后的修复。

风险提示

本资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以上内容不构成个股推荐。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