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hool的教学理念(家长观察〡iSchool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我的两个孩子来iSchool微城未来学校上学一年半了,经常有人问我:

iSchool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是私立学校吗?

学费确实比普通民办学校高很多,但建设方是央企背景,定位是一所非盈利学校,学费全部用在师资运营,并承诺不盈利(收费且不盈利这件事情,需要配戴望远镜,多寻找一下诗和远方)。同时又是海南首家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学校,跟公立教育好像又挂着点关系。

那是国际学校吗?

说国际学校不如说是国际化学校。老师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经历、专业、背景给孩子们提供多元而真实的文化学习体验。课程也是具有国际化特征的小学综合课程、中学领域课程、高中分层分类课程,从小学开始每周就满配英语戏剧、综合英语、英语口语课程。高中以前的课程也是以中文为主,高中阶段支持出国也支持参加高考。

那就是精英教育、贵族教育学校?

学校各方面硬件条件看着也挺高大上的,一轴两院、四馆九场的学校颇有点又精又贵的架势。只是也没见孩子精英、贵族到哪里去,该土的还是比较土(比如我家),该洋的还是一如既往的洋。

我也请教了孩子的几位在校老师。

他们好像对iSchool是一所什么学校不太关心,只关心自己在学校作为教师,能为孩子的教育做什么,如何做的更好,让孩子愿意且满意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还是秦校长说的通俗易懂:

你选择iSchool,选择的不是一所学校,是一种教育

(听起来还是有点懵,但根据几十年被教育经验,一定要装作懂的样子)。

关于iSchool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说说我自己作为家长的理解和体会吧。

ischool的教学理念(家长观察〡iSchool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1)

iSchool从来不是一所精英学校

不是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精英教育回避了教育的多样性。

个体成长的多样性、可能性和差异性使得大多数孩子不一定非要成为精英,这种定位无论对学校还是家庭都是高风险、高代价的。

二是,精英教育的参考和执行只能依照当前社会价值的局部共识。

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当前全世界都正在经历一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用当前精英理念培养未来精英,会存在价值偏差。

三是,精英教育为教育目标人群划分了阶层。

这种趋同性和一致性的追求,会强化和固化社会阶层分化,会在未来导致社会结构撕裂和不均衡,阻碍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当前中国社会已经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已经上升为全党、全社会实实在在的施政纲领和发展共识,整个国家全体系的结构化设计、调整和治理已经全面铺开。

实现只是时间的问题(2035年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已经有了明确时间表)。

我们家长和教育界也都要有这样一个认识:

这是中国教育的努力方向和终极视野。

你可能说,我花了这么多钱来这个学校,不就为了实现阶层跨越,成就精英梦想吗?

抛开花钱多少的问题(收费和不盈利都是为了可持续发展,性价比问题可以自行测算,与纯私立或国际学校相比,两三倍的溢价差是有的),好的教育从来不会便宜。客观的说,这个目标适用于当前和过去几十年的经验,而面对我们国家、社会和孩子自己的未来,这个目标的视野和格局有些局限了

当然,iSchool的结构、师资、课程设置也能很好的支持孩子未来在不同方向、不同趋势和不同领域取得精英成果。

但不会以追求精英作为教育目标,更多的精力和关注点,是放在孩子个体自我实现上。

自我实现≠实现精英

自我实现的目标人群基数远远大于精英阶层数量,普世价值和未来适用度更广泛。

个体价值实现了,社会价值就实现一部分了。

个体的创造和创新价值实现的多了,我们社会整体的创造、创新也就实现了。

用秦校的话说:

未来将不再是追求阶层跨越的时代。

俗话说的特别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每隔三十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叠加进步,人类社会的价值观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和升级,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在未来的中国:

生存和经济上的窘迫将不再成为中国下一代人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限制,物质上高人一等的生活也不再是社会普世的价值追求,阶层跨越也就不再具有现实意义上的刚性需求。

物质可以丰富,也可以不用那么丰富。

这句话的依据,来自一位100年前的美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基于技术改进和资本复利的预测:人类的“经济问题”,将在100年内获得解决。经济上的衣食无忧,住房、医疗、养老、教育上的畅通无阻,使得跨越不同阶层显得不那么必须和必要(标题是《我们后代的经济前景》,预测的正是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些已经实现,有些反差巨大,但今日读来,仍然可见凯恩斯闪闪发光的智慧与对人类终极的爱。)

我们的下一代,将跟我们这一代不一样,不会为了追求更好的物质条件挣扎和焦虑;

而会为了自己个人的幸福和社会共同福祉努力拼搏奋斗。

ischool的教学理念(家长观察〡iSchool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2)

正如“iSchool微城未来学校”官方名称所传递出的教育理念:

iSchool是一所关于未来教育的学校。

未来教育,依托人性不变,来应对未来多变;

以针对个体独有的能力发掘及锻炼(能力是不能塑造的,塑造即固化、陈旧)来应对未来的瞬息万变。

未来教育的特征是:

1、本质会走向个别化。

2、形式会走向丰富化.

3、时间会走向弹性化.

4、内容会走向定制化。

5、方式会走向混合化。

6、教师会走向多元化.

7、课程会走向跨学科化。

8、评价会走向过程化.

9、机构会走向开放化.

10、目标会走向幸福化。

iSchool是如何进行未来教育的呢?

创造和模拟真实教育场景

秦校长说:

学校是孩子进入社会之前的社会,不能因为学校自身管理上的麻烦,老师教育教学上的额外困难,而去通过纪律捆住孩子的自然行为,回避孩子的错误,隐藏孩子的真实问题,从而失去了对症教育的机会。

在学校需要尽可能的允许孩子犯错。

从他暴露出来的真实错误中,孩子习得真实经验,获得真实改善,从来练就解决问题的底层能力。

人生学会面对失败是很重要的,学会跌倒爬起来不受伤,这是人生最重要的本领。

真实的社会不是一片和谐没有纷争的。

真实的社会也不是没有伤害和痛苦的

真实的成长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风平浪静的。

孩子在学校犯错的代价是最低也是最安全的。

在iSchool,最大程度的让孩子真实生活,体现了教育者的智慧和担当。

iSchool是一所生活自主的学校

学校刚开学一周,有好几位新晋家长找我问:

iSchool是不是因为新建校,管理不太到位啊,老师有点不负责,孩子衣服、水壶丢了没人提醒,作业没带、没做,老师也不跟家长说,学校太大孩子找不到食堂,都好几天没吃晚饭了。

更有一年级的家长说:

孩子在学校吃的是啥也不知道(校信是有公布菜谱的),吃了多少也不知道,学校就没个老师能拍拍照片给我们家长看看的。

我想说的是,这些看似管理、服务不到位的疏漏措施,其实都是基于iSchool 的教育思想精心安排的。

不知道我们家长什么时候把这件事情忘了:

真实社会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自己担。这是社会要求一个人具备的最基本的独立能力,也是教育价值的基本体现。

管好自己的东西不是应该的吗,找到吃饭的地方自己去吃饭不是应该的吗,自己的作业自己操心不也是应该的吗,什么时候都变成老师和家长的事情了。。。

作业的问题,先解决孩子记得带作业的事情,再解决做不做、做多少、好不好的问题,是不是更自然、更顺畅、更合理一些?

这些表现出来的问题,不是在学校突然形成,也不是马上能全部解决的,需要分阶段、分批次、分主次的逐步解决,我们家长或者老师的任务是帮助孩子意识到存在问题,进而找到解决的办法,而不是替代孩子解决。

老师也是有事情的,在食堂、每个班、学生成长中心,都在固定位置设置了失物招领处。

捡到东西了送过去,丢东西了自己去找。

现在只是丢几件衣服丢个水壶,比起将来丢人而不自知,损失小太多了。

这种通过丢东西找东西形成长久的无需提醒的自觉,不给自己和别人添麻烦,是多么宝贵的修养和素质。

也有不少家长都有类似我孩子妈一样的想法:

我孩子小啊,他还不行啊,他跟别的独立性强的孩子不一样啊。

但是,不让孩子犯错,不让他丢了东西伤心难过,不让他饿两回肚子知道需要自己想办法找食堂吃饭,不让他明白不做作业会有什么样的惩戒和损失。

他什么时候才能行?

犯罪心理和青少年问题专家、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说:

人生最基本的痛苦就是饥饿,孩子以后走向社会走向人生他的痛苦会更多,需要让他自己尽早去接触和体会一些痛苦,只有在自己痛苦之后才能体会别人的痛苦,要让他在这种小小的挫折面前知道,别人跟他一样,需要担当和忍耐。

在iSchool,三年级以上孩子需要通过校信自己提前订餐,或者在食堂现场排队随意点餐。

于是开学没几天,有热心家长分享出了各种管理不到位的事件:

孩子点一杯果汁配两个馒头就当一顿饭了,或者点三杯酸奶配一份米饭,或者猛吃三个鸡排什么都没配。

这样吃饭怎么能行,生活老师、包班老师为啥不管管?

有家长说,学校这是偷懒,为啥不统一配餐呢,配餐营养搭配合理,份量合理适度。

是的,为啥不呢?

统一配餐在操作上其实最简单,都是一样的种类,相同的份量,不需要考虑个体差异性,做好营养搭配和组合就好。

但在真实社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呢?

人只能靠自己,且必须靠自己进行选择的。没有人能替代自己。

选择的学问就是解决问题的学问。

每个孩子不一样,喜欢什么、能吃什么,吃多少,根据自己的意愿调配。

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乱、肯定错,肯定不完善不协调不合理。

但是一定要给他们时间,孩子自己一定很快会找到自己适合方式和内容。

替孩子做决定,在成年人的世界很简单也立即见效,但会持续延缓孩子自我意识成长的速度,降低独立自主的水准。

有家长会担心,问:孩子这么小他懂吗?从小挑食行吗?他能学会分辨和选择吗?

真实的问题是:为什么不能呢?

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孩子只是小一点,会犯些错,会走些弯路,他又不是傻。

但作为高智商的人类一定会在试错和社会化习得中,学会明辨是非,平衡得失。(一二年级是统一配餐,孩子年龄太小,自己取饭存在烫伤危险。)

第三个是关于学校小卖部的设计思路。

小卖部是十一教育体系的“匠心之作”。

李希贵校长专门谈过学校小卖部的重要意义:

你给孩子这样一个自我掌控、自由决策的地方,他一定充满了各种希望和愿望。刚开始他一定控制不住自己,一定会瞎买胡买乱买。这不要紧,小的时候尝试着自主决定花钱,长大了更容易精打细算。

一是要体验,体会,自由控制自己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二是要试错,自己选择的东西,自己学会承担代价。三是每日刷卡消费总金额和商品类型受控制(商品是精选的知名品牌)

所以一听说学校开了小卖部,孩子可以刷卡消费,我第一时间给两个孩子一卡通都冲了值,跟他们说:

有喜欢或需要的东西,有想要跟同学分享的东西,想清楚了自己就去买。

不用问我的意见。

校信上家长能看到消费时间和消费金额,都是在可了解、可控制的合理范围内。

这种环境太难得了。

小卖部设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去一趟不太容易,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这样就给了孩子路上可以思考和犹豫的时间。

从刚开始见啥买啥,到后面有选择的买真正想要的,到最后基本没见过买啥东西了。

仅仅几百元,差不多一个学期的时间。孩子就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购买欲望,进而进行有取舍的理性消费,合理消费。

是不是很超值呢?

iSchool是一所学习自主的学校

好奇心是人类包括孩子天生就具有的探索能力,如何将“你教我学”的固有教学模式转化成孩子自动自发主动求知的探索模式,也一直是iSchool在优化和努力的方向。

要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先要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意愿;要培养自主学习意愿,就需要与孩子的好奇心建立真实链接:

iSchool的校本课程,将理论上的知识点与现实生活中可接触到、熟悉到的场景进行结合和转化,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同时兼顾到高考和国际教育知识掌握要求;

ISchool的校本课程,涵盖了高考、中考所有涉及到的知识点。用秦校的话说,满足高考知识点的需求:只是校本课程最基础的要求。

ISchool小初高的校本课程分别为综合课程、融合课程、学科课程。无论哪种课程类型,校本课程都会尽量将原先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转化成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探究式学习。不知道为什么,学校并不宣称自己的课程体系符合或者满足PBL(Project-Based Learning也就是项目制学习)教学模式,实际上采用了任务单式的主题式教学。

因为课本内容理论与现实结合的转化,课堂学习的主次关系也发生了转化:

以前是以老师教为主,现在是以学生学为主。

事实依据也比较简单:

谁也替代不了孩子的自主学习。老师只是个助手和辅助。所以iSchool才会有把学习还给孩子的教育思想。

随着孩子年级升高,与现实联系的能力增强、抽象理解能力的提升,老师会越来越退到引导者、指导者、评价者的辅助位置。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孩子就自主选择艺体技课程,家长可以给出参考意见,但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如果选择的不理想也没关系,每学期都可以调整。在开学初期,每一个课程都会给孩子们体验一次的机会,帮助孩子作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

学校的社团课则基本都是由学生自发建团、组织日常活动、拉新,老师予以专业上的指导辅助。

到了初中阶段,每个学期都会有一周的自习周,一周的学习完全由孩子自主安排内容、方向、强度、目标和评价。

这种学习模式下的孩子,就算什么都没教给他,也会比什么都教给他的实际效果来的好。

一个是自觉自愿,一个是被迫接受。

每次想到模式的问题,我都会想到李希贵总校长的话:

能用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用制度;能用制度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去开会解决。

好的机制模式,会自行优化教师、学生的行为模式,进而产生实质上符合目标的效果。

iSchool是一所关系自主的学校

为了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很多学校(包括私立校、国际学校)是不允许孩子课间自由活动的。

我对这个表示很难理解:

不让孩子自由活动,等于人为限制孩子喜欢动的生物本能,这个不真实;

不让孩子自由活动,等于人为限制了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自然交往、孩子与老师之间的正常互动,这个也不符合真实社会场景。

后来听到秦校长的讲座才明白。

这是办学校和办教育的不同理念造成的区别:

办学校就是首先要考虑学校的安全,怎么为学校方便,怎么为老师合适,制度和管理的出发点在学校,不是不在孩子身上。

办教育是首先会考虑对孩子好还是不好,怎样做才能让孩子真实、自由的成长,如何创造出真实的社会场景让孩子得到真正的锻炼和学习机会,出发点在教育本身,而不是在学校。

出发点不同,落脚点不同,目标自然不一样。

办学校的学校,学校会比较安全、省事,看起来整洁有序、师生同心,一派祥和欣欣向荣之景象;

办教育的学校,学校会特别麻烦、问题多,看起来有点乱七八糟。

如果真是为了孩子,为了教育,学校就不能怕麻烦、怕问题,真实社会的发展就是通过麻烦和问题一步步解决过来的,学校需要担当真实带来的风险和责任。

所以,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学生的成长,教学效益,都是从师生关系里得来的。如果不能建立真实平等的师生关系,自由互动的同学关系,教育双方的关系发生的不牢靠,不真实,教育的效果会打很多折扣。

所以在iSchool,学生课间是自由的,课堂也是自由的(任务式、分组式、互动讨论式的课堂,很多时候孩子根据需要活动),这就给学校带来两个比较大的麻烦:

一是课堂上很多时候显得热闹非凡。

这对老师的课堂呈现是一个挑战,迫使老师门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让孩子们喜欢上课,让学本内容的教研更加贴近孩子实际生活,课堂表现的更加精彩有吸引力。

在不受纪律和他律严格约束的情况下,课堂上的孩子实现自律,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能多的耐心和理解力,去理解不同孩子的不同表现。

二是课间自由活动时,孩子与孩子之间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互动,有合作也有冲突。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把一群猴子放出来那种盛况空前的景象。

在iSchool,为了维护孩子之间的真实关系,老师们不太会干涉孩子们之间的纷争,他们会密切关注过程进展,主张孩子自己商量解决办法,自己面对和担当责任,为未来世界真正的纷争,充分做好力量和能力的准备。

成长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随时随地的发生。

同样,教育也需要我们进入到看不到的地方,随时随地的教育。

中国近代教育革新的引领者,陶行知先生在100年前就说: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

iSchool是对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的百年践行。

教育无非是为了更好的控制生活、享受生活、理解生活,所有学科的设置都应该围绕着这些目标,而不是脱离生活。如果我们的教育措施偏离了这些目标,那就是教育除了问题,伤害的还是人的生活,通过接受教育,本来就是要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不是让我们被教育所困,变得焦虑不安。

艾玛老师说,

在真实世界里,学生不会因为害怕家长或老师,而真正改变自己的行为,他们会因为家长或老师了解他们,给予他们需要的回应而改变自己。

iSchool给我带来的启发是:

通过环境建立关系,通过错误解决问题。

学会担当,担当时间,担当代价,担当误解。

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孩子,才能掌握教育孩子的有效办法(对症);

了解孩子的前提是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

信任关系需要通过真实环境来建立;

通过真实环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实现孩子的真实教育和成长。

iSchool是一所尊重孩子成长规律的学校

iSchool的作业量不多,小学阶段作业很少,大部分在校就能做完。偶尔带回家的作业也是一个小时左右就能做完。孩子大量的课外时间是闲着的。

孩子一闲,家长就慌。

刚开始我与所有新家长的心情是一样的:

大好少年时光,怎么可以闲着呢。

用秦校的话说,很多家长因为不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怕孩子闲着出事儿,只好疯狂的报班折磨他。

有用没用不重要,重要的是图个心里踏实。

刚开始我也给孩子报班,在澄迈线下机构不好找(现在有了),但线上培训机构很好找啊,到处都是,这几年是线上教育(培训)的大风口。

后来发现培训机构教的,跟我们学校老师教的方法不一样。

补课很可能与孩子在校学习起到相反的结果,干脆就停掉了。

有一次在我们家长开的奶茶馆“偶遇”到同班近一半儿的家长(现在已经固定每周五聚会了),我开玩笑就问:怎么这么清闲啊,都不给孩子补课吗?

他们反过来问我,你不也没给孩子补吗?

那不补课,没事干都干嘛啊?

来这里玩儿呀,孩子玩孩子的,大人玩儿大人的。

我们家长经过一段时间的情绪紧张和内心纠结,后来取得一个共识:

在iSchool当家长真幸福,学习上的事情基本不用家长操心。

其实按理来说也应该是这样:

学习本来就是孩子的事情,谁也替代不了他自己的学习。

教学本来就是学校的事情,谁也没有老师更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和问题;

家长不擅长、也不应该干涉孩子的学习问题。

我们习惯了干涉,当突然不干涉的时候,反而觉得不正常,有点不习惯。

适当的控制一下自己的担心,过一阵儿习惯就好了。

通过iSchool作业量的安排,给我的启发是:

要给孩子玩儿的时间,让孩子通过玩儿与真实世界建立连接,获得自身的定位、认识,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认同。

玩儿与学习一样重要。

我相信这是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做法。

大量布置作业,有好处的同时,也带来很多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1、大量的反复练习,会让孩子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艾玛老师说,让孩子乐于学习,这比学习的结果重要。

2、辅导作业通常会破坏家庭关系

我们要认识到,小龄段孩子成长的特点,就是做事慢,就是拖拉,就是接受起来有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抛开作业是否辅导的准确到位不说,家长的情绪是非常难控制的。

微信朋友圈经常能看到有家长因为辅导作业而奔溃、气急败坏、声嘶力竭的段子,确实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也反映出让不擅长教学的家长当老师,是一件多么费力不讨好(伤天害理)的事情。

ischool的教学理念(家长观察〡iSchool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3)

iSchool教英语的艾玛老师说:

不要为了让孩子学好英语而教孩子英语,家庭中,首要的是亲子关系,不是学习成绩。

孩子是敏锐的情绪感受者,孩子会以情绪感受为线索,洞察身边的人,选择应对的方式。

李希贵总校长说:

教育的最大特征是人对人的影响,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学生的成长,教学效益,都是从师生关系里得来的。孩子的成长,教育效果,也是从亲子关系里得来的。

心理学家贺岭峰说:

ischool的教学理念(家长观察〡iSchool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4)

做父母最重要是,保持好跟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

ischool的教学理念(家长观察〡iSchool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5)

跟孩子保持好亲子关系,不要因为任何原因破坏亲子关系。

ischool的教学理念(家长观察〡iSchool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6)

家长能跟自己的孩子保持正常的亲子关系,孩子就会有良好的亲情体验,TA的生活你是可以进入的,你对TA就有影响力。如果你不能跟TA保持正常的关系,你的话孩子不会听,你对TA就不再有影响力了。

所以秦校长说:

家长当好家长就好,做好家庭夫妻良好关系的示范,父母不缺位,孩子就会体会到家庭的意义,获得自身之外外部世界的定位,家长不能做老师;

老师做好教学就好,了解孩子特点,针对性帮助、启发、引导孩子学习,老师不能替代父母;

这是教育中最重要的认知:

关于边界感的认知。

有家长问过我,没作业或很少的作业的话,孩子的知识点掌握的牢靠吗?

这里面存在几种边界的认知:

一是知识点的边界是在理解还是记忆

理解是需要场景和过程的,可以作为过程存在,记忆则需要当前有复现的结果。人工智能的兴起,知识点的记忆越来越变成次要的位置,原因很简单,人类干不过机器的长效、大量记忆,用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抵御机器擅长的领域,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课堂学习主要是让孩子形成理解力为主要目标,记忆在使用过程中会反复得到后续加强(比如生字和乘法口诀),用不上高强度的作业练习;

二是作业的边界是老师的还是家长的

现在很多学校布置的大量作业,本质上是老师把未完成的教学任务传递到家长身上,课堂上的有限时间只能一扫而过,孩子学习成绩的差异很大程度上转移到了课后家庭和机构辅导身上。

作业变成筹码,谁做的多,谁优胜。

孩子自己一遍遍写,一遍遍背,满足记忆规律,但不符合孩子建立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规律的。对忍耐力的锻炼确实有帮助,但代价有可能是损伤孩子对待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得不偿失。

我们家长都不希望将来我们的孩子成为流水线上日复一日的操作工人,但在十多年里一直做的却是不希望让孩子做的事儿,让他日复一日没黑没夜的做作业。

这并没有尊重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成长的规律。

三是孩子的学习能力与作业的关系边界

iSchool的教学方式是在一个大主题下分解成若干任务,用做任务单的形式进行学习和理解。任务单的教研主旨就是将学习的内容尽量与现实结合,进行探究式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本身就是将不熟悉的理论与熟悉的现实进行结合,将熟悉的内容与不熟悉的内容进行融合,相对枯燥无趣的死记硬背,记忆机制运作的更加到位和深刻,比较有趣且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学习的效率和扎实度也高。

所以,多做作业≠增强学习能力。

我们不用太担心作业量的问题,学习问题交给学校最简单也最合理。

中学阶段的作业量会大一些,相对小学阶段科目比较多,通常需要一两个小时(速度因人而异)。

学校建议中学阶段的孩子住校,主要为了遵循以下几个孩子成长规律:

1、中学阶段的孩子自理能力已经可以实现独立生活;

2、中学段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增强,需要相对独立空间独处;

3、孩子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同伴、友情的依赖度越来越强,需要多给予中学段孩子在校相处的时间和空间;

4、青春期的孩子情感丰富,波动也大,不容易控制情绪,大多数家长缺乏与叛逆期孩子相处的经验和方法,在学校有专业老师指导,胜过在家里与我们家长冲突,更有利于平安顺利度过叛逆阶段。

5、住校有利于在班集体环境下互助互动,完成作业,合理作息,有更多时间参加校队、社团及体育活动。

每个年龄阶段留多少作业教育部是有明确规定的(具体参见2018年12月28日九部委联合下发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iSchool只是恰巧执行到位了而已: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坚决控制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学校可组织1次统一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不得在小学组织选拔性或与升学挂钩的统一考试。

iSchool是一所关注个体成长的有着多维评价系统的学校

我们身处世界的多样性,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可爱且值得。在教育的过程中,针对每个孩子不一样的个体情况,需要采取不一样的培养措施和评价手段,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意义:

让孩子成为最擅长的那个自己(这不是一句口号)

在iSchool,老师不会对任何学生有标签化的评价:

好生、差生,学习不好,学习好等等。

孩子的行为都只是不同成长阶段临时性的表现,有待于更好。

多维评价体系会让孩子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上,始终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建立自己与他人不一样的信心。

在iSchool的多维评价系统针对孩子来说有三类:

第一类,包括成绩在内的综合行为评价

除了学习的结果,孩子每个学期的进步、劳动、友善(团结互助)等过程评价也进入到师生共评的系统中,不分主次优劣等级,都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推举、评语。

这种评价方式让孩子在老师和同学不同角度的评价中,获得自己社会属性及定位的认可,或者寻找差距。

第二类,同一学科的不同层级评价

ISchool同样一门人文、科学课程,有五个级别可选,一二级满足高考要求,建议艺术方向学生选修,五级是面向未来,有志于从事这个专业的学生,他们可以上不封顶地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阶段兴趣点去探索。

这五级分为两层。

第一层是被动“教”层,分为第一级“回忆与再现”,第二级“技能与概念”。

第二层是主动“学”层,分为第三个层级“问题解决与应用”和第四个层级“思维迁移与创造”。

每个孩子适用的层级不一样,评价的方向也不一样。

同一个学科从第一级到第四级,都会设计每个星期、每个单元、每堂课的学习任务。以第三级为例,学习任务可以是使用逻辑图展示三个主题的异同;设计一份问卷并收集信息进行分析;制作流程图展示关键步骤;对书中人物的行为进行分类;准备一份用于评价的标准清单;做一本你认为最重要的5条规则小册子来说服别人;在真实的环境中当面临大量不关联信息时,必须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开展信息识别任务。

把课程做成从易到难的分级产品,以便适合不同基础的学生;同时,分级产品有明确要求和标准,孩子很容易找到自己匹配的层级,也容易随时升级转换。

第三类,不同学科的多种课程方向选择。

李校长说,教育是一种服务,它服务于人的成长,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所以,学校真正的产品应该是课程。

我们学校有300门课程供选择,帮助孩子寻找自己“长板”,并鼓励学生无限度的发展这个长板。我们都在习惯性地为孩子补成绩差的短板,但这种要求全面的补课,违背了个体差异的正常规律,往往会让孩子力不从心,逐渐丧失自信。

实际上,教育的目标不是补齐所有短板,而是发现学生最长的长板是什么。这是挖掘孩子们的潜能,这也是他们未来最适合从事的职业方向。

所以,iSchool不仅鼓励学生试错,也帮他们寻找自己的长板。

通常意义上所谓的“差生”,在iSchool看来是还没有找到自己长板的“好生”。

所以,iSchool规定,每个孩子必修艺术课,艺术潜能是观察不出来的,它埋得很深,只有让学生什么都试试。找到之后,就可以长期专注地投入了。

iSchool是一所“国际化”学校

国际学校与国际化学校的区别

目前在全球基础教育阶段,世界顶级大学,包括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剑桥、牛津等视为最具含金量的高中文凭,会优先录取IB课程体系的国际生,作为公认的国际课程标准。

这是人家外国人的标准。

确实具备全球代表性的优势竞争力。

从现实角度我们也需要承认不足:

人强我弱。

需要虚心、踏实的向这些先进教学系统学习。

但这种教育标准,总是要求我们要向别人看齐,做的再极致再极端点,也就是成为别人一样的教育。

这种追求造成的最好的结果是:

我跟你一样,我是你的追随者。

同时,我们需要看到另外一个现实是:

中国经济在全世界范围内崛起,中国文化从本土开始复兴,我们国家正在势不可挡的从大国变成强国。作为世界强国,我们中华民族需要走一条跟别人不一样的路,起码不是一条追随者的路。

中国的国际化教育,先不谈超越欧美(客观讲,需要时间),但需要具备与欧美并驾齐驱的国际教育格局,而不是追随欧美搞相同的国际教育。

短期看,拿来主义的国际教育很简单很容易也没啥执行风险。

但中远期看,中国大国崛起必然会被别的世界强国围追堵截,如果没有自己的教育产品在国际格局中必将临渊羡鱼、腹背受敌。

这两年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战就是一个经济界的现实表现,文化界、教育界也很快了。特朗普从国家安全角度禁止了微信美国版TikTok的交易,是美国开始从文化层面打压和霸凌中国的标志。

我们需要俺们中国自己的国际教育版本,需要“培养立足中国,拥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教育, iSchool立足中国海南,不是单纯从课程内容出发,而是从中国未来教育全面普及和发展的高度(课程形式、班级形式、课程层级、个别化),做了系统化、结构化的中国国际化教育策略。

以国际最为认可和受欢迎IB课程为例,把IB课程的“学习能力要求”拆分来看:

1、学科基础扎实是必备条件。

高考、中考考纲知识点全覆盖,是iSchool校本教材的学科基础能力要求,处于课程分级二级水平,学校还有三四五级不同深度的同步课程,供不同方向、不同优势的孩子选择和适应。

2、具备一定的输出能力。

从学、知、行三个立体层面全方位锻炼孩子的各种输出能力:

iSchool从小学一年级英语戏剧课必修,辩论课三年级开始每学期必修,朗读节、戏剧节、字词联想绘画展示、开学、节假日庆典活动学生自发组织,学生自发报名体验课引导员,自发报名每周升国旗主持人等等,都是学生为主体的输出能力练习。

3、英语能力是必须的(除了母语外,IBDP全是英文教学)。

iSchool从小学一年级英语综合课、外教课、戏剧课必修,三年级以上综合课的数学课程就开始加入英语版本,英语的习得能力通过同主题的其它课程一起同步深入学习,初中以上各种课程已具备英文授课的师资准备和教学设计。

这么看的话,无缝衔接国际课程,iSchool实际上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准备了(类似IB课程的形式)。到时候学习方向变不变都不受影响,可以自然而然的随需而变。

4、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不断的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弱项,想办法解决。

通过建立和模拟真实社会场景--暴露孩子问题—获得教育机会—去行政化—建立师生平等信任关系—获得教育手段—因材施教—多维评价—寻找长板这条成长路径,使得学生不害怕问题和错误,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锻炼出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

5、良好的心态。

ISchool去行政化的管理结构,配合全员德育体系的系统支撑,使得学校允许孩子犯错,孩子不怕犯错,能够通过错误产生正确的认知和判断,形成良好的心态。

iSchool认为,国际课程和国际化课程有着重大区别:

国际课程是国外制订学科标准的课程

国际化课程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国家课程与英文语言结合的课程。培养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的人,才叫国际视野。一定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所以iSchool的课程是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改善,加上英文国际语言的学习方式,那孩子无论未来是在国外还是国内的大学,都能切换自如。这就是iSchool的教育自信,也是关于国际化架构的思考和探索。

国际学校与国际化学校

国内的国际学校通常分两类:

一类是中国人办的国际学校,把一套国际课程(IB\AP\牛津)引进进来,招一系列老外,办成个国际班。

国际学校的范儿就成了。

另外一类是外国人办的国际学校,全套引进国外原装课程,外国人管理,外国人授课。极端点的只招外国人的孩子(比如德威)。中庸型的国际学校(比如哈罗),也会考虑本地化,建个“礼德学校”之类的中国化国际学校。

这些国际学校,无论整体教学水准如何,英语能力通常会比非国际学校要强,毕竟师资侧重点放在国际这个金光闪闪的招牌上,收费必须高人一等才配得上国际身份。

同时必须要承认,国际学校对公立学校和培训机构英语水准的提升,起到过重要的历史作用。

但这些都不是我心目中适合中国人的国际教育。

无论哪种教育,教育都应该是一种‘化’的过程,它需要教会你许多准则,也需要教给你多元化、不单一的价值判断,但是很多国际学校没有做到。

国际化学校

iSchool面向的主要教学对象是中国孩子(外籍也行,中文也能给补好了,但孩子不一定能忙过来,可能更适合他本国语言的国际课程),这些中国孩子要在未来承担国家建设重任,接受全世界格局下各种艰难挑战,必须具备中国心,把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放在所有行为的出发点上,放眼全球视野,才是中国国际化教育的初心。

只有不脱离国情的教育方式,对中国学生才是有真实价值的。

跟植物不能脱离土壤,鱼不能离开大海一样,教育是环境是关系更是文化。

国际教育和国际化教育的核心区别主要还是文化差异、民族差异。

英语这个语言相对好补,但代表学业能力的中国文化水平,12年义务教育都不一定给补好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上下5000年的东西太多要学了。

国际化教育≠IB课程 英语

语言的熟练,跟文化的运用和民族(种族)情感认同,还是有本质的区别。

中国人自己都没怎么把中国人教明白,一直教改教改很多年了。

把外国人那一套拿过来揉一揉搓一搓就国际了,或者外国人把中国的这一套拿来结合一下也是国际了。

这是自以为是的国际教育。

也不好分主次,忽略谁好像都不太国际,干脆5:5拆分(礼德学校小学段为代表),看似公平了,实质上忽略了语言和文化环境的不公平,中教干中教的,外交做外教的,两种课程很难融合,语言倒还好办,行为、思维习惯怎么融合,让一个小孩子同时接受两套不同的思维系统的教育,还是挺撕裂的。

引用一段别人的思考:

中国现在有两大国际教育的流派:

一类是AP\a-level流,说IB课程虚,学半天也搞不定实打实的升学成绩,是花拳绣腿;

一类是IB流,说AP\a-level还是刷题考试,而且在中国已经做烂了,根本不能帮助学生的个体成长…...

他们都觉得自己的课程好,运行多年且经历了无数考验。但还是存在一个问题,适合不适合中国学生?

有个曾经在公立学校做国际班的校长跟我说,来中国教书的外教,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压根不懂中国孩子。他们不知道中国孩子从小到大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想当然的用自己本国那套东西套在孩子身上。教育是为谁而教?是为了孩子。可并没多少人真正关注这一点。所以他说自己招外教,先拉到顶尖的公立校旁听,先让外教理解中国的学习方式。

价值观这种东西,不是说这样可以,那样也可以;

而是要么这样,要么那样。

教育需要在一套真实环境中孕育,教育也根植于一种关系中产生、作用和发展。教育作为文化的底层符号,要么是中华民族的,要么是英联邦、美帝国的,不能即是中国的教育又是英美的教育。

文化不能错乱,正如民族和信仰不能错乱一样。

不是英语说的多么好多么流利(当然这也很重要,但没那么基于母语的学业能力那么重要)国际化程度就有多高:

一个特别像农民的企业家曹德旺把玻璃工厂开到美国,他的思维和眼界、格局特别国际化。

一个特别像精英的前央视主持人把朋友交往到全球领袖,他的思维和眼界、格局特别土鳖。

国际化是思维能力 本土文化能力 国际融合的价值体现。

教育必然要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结合、融合,才有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中国占据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领先地位,中文变成国际主要语言,英语还可能是国际教育的基本语言吗?

500年前咱们中国一直是全球领先的,近几百年可能落后的太久,我们有点不自信了。

近几十年我们家长的认知也一边倒的认为欧美基础教育好,欧美高等教育好。

好归好,确实有很多好或者看似好的地方,问题是不是咱这种环境能接受的好,咱的文化适应不适应,咱啥时候也能有适合自己特点的好。

你不做我也不做,到底谁来做呢?

我经常听到有教育界人士说,他们有能力把英语教的跟汉语一样棒,达到双母语,甚至超过母语的水平。

这时候我总是冒出一个天大的疑问:

一个人到底能有几个好母亲呢?

文化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国际化教育需要以母语来作为文化基础,中国的国际化教育也只能以中文作为母语的基础上学习英文,把中文的学业能力(及思考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和运用到英文环境中。

具备了这样的底层学业能力,无论国内大学还是国外大学,就能切换自如了。

教育如此复杂, iSchool 只是起了个头

说了这么多,依然只是蜻蜓点水。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教育如此复杂,iSchool 只是起了个头,对于我这个业余家长来说,能了解的永远只是

小荷才露尖尖角。

姑且先这么理解吧,来日方长,任重道远,一切可期。

那么,iSchool究竟是一所什么学校呢?

iSchool是一所做教育的学校。

iSchool是一所做未来教育的学校。

iSchool是一所做未来教育的国际化的学校。

iSchool通过以下每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交织串联出了我们普通人能理解到的关于这种教育的局部:

通过建立和模拟真实社会场景--暴露孩子问题—获得教育机会—去行政化—建立师生平等信任关系—获得教育手段—因材施教—多维评价—寻找长板,这条成长路径,使得学生不害怕问题和错误,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锻炼出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

每一个教育举措都是通过一点一滴的智慧汇聚出来,每个点滴智慧都是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痛苦转化出来的。

要珍惜他们,爱护好他们。

同时也要珍惜好我们自己,爱护好我们自己。

我们都是这一片难得的教育格局中的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我佩服的热爱教育如青春的艾玛老师说:

iSchool是一所面向未来的学校,但未来不会自己来,需要你我努力张开双臂,共同去拥抱这不确定的未来。。。

世界总是会不期而遇的,

譬如朝露,譬如你我。

岁月也总有一天不翼而飞,成为别人的岁月。

我们需要学会的,

就是相信,就是等待。

这才是不屈的力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