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新田乡村振兴成功经验(县区永州冷水滩)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25日讯(通讯员 王庚娣 王一如)眼下正值农业生产的大好时节,永州市冷水滩区牛角坝镇田间地头处处涌动着春耕的热潮,一幅“人勤春早”的农业生产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放眼望去,在新沙洲大洞“早专晚优”双季稻万亩示范片生机勃勃,农户们正在田间地头劳作,播种希望,多名农机手认真操作无人机“作业”,忙得不亦乐乎……透视美丽乡村的生动缩影,探索小镇从贫困走向振兴的成功路径。

永州新田乡村振兴成功经验(县区永州冷水滩)(1)

产业振兴跃入眼帘

走进牛角坝镇湘山街扶贫车间,上百名妇女正忙着给橘子剥皮、分瓣、包装,每一道工序都有条不紊的进行。“以前在外面打工,不能照顾家里,现在在家里做事一天也有七八十块,在家门口就业很开心。”村民伍丽云高兴地说道。

牛角坝镇湘山街扶贫车间到现在已经快“4岁”了,俨然成为了助力乡亲们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在这里,村民们提高劳动技能、兼顾家庭,更重要的是钱袋子更鼓了,幸福感更强了。

该镇麦子园村的泡菜扶贫车间也是风生水起。产出的泡菜不仅品质好、味道佳,而且不愁没有销路,2021年9月,在“味道湖南”美食季上,泡菜作为“重磅嘉宾”在万达广场展出亮相,这些都是各村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以及人力资源实际,积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表现。

人才振兴尽收眼底

把引导人才向农村流动作为农村农业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拓宽乡村人才事业发展空间。牛角坝镇石溪坪村乡贤唐道善“功成不忘桑梓地”,心系家乡困难群众。几年前,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唐道善主动承包村里880亩田地,土地流转、基地务工,吸引不少村民加入其中。现如今,村民们不愁吃、不愁穿,钱包鼓了,脸上也神采奕奕。

三个月前,乡贤集中供水工程捐赠会在村乡贤馆举行,20多名乡贤代表齐心协力捐赠近9万余元,解决全村36个组,3千多人喝水问题。这一桩桩都是家乡人才反哺故土,为实现振兴美丽乡村夙愿的呈现。

永州新田乡村振兴成功经验(县区永州冷水滩)(2)

文化振兴一览无余

“感谢政府的认可,我们全家会再接再厉,明年再争取领个奖。”刚拿到“五好家庭”奖牌的村民张海燕笑容满面,激动地在颁奖仪式上发言。

乡村文化振兴要以传承优秀文化基因提升农民乡土自信,以乡村振兴主体——农民的内在涵养来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近年来,杨泗庙村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积极参与“最美家庭示范户”“平安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评比活动,将老年活动中心、广场等设施,增添健身娱乐等器材,这些是村集体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文化服务质量,助力乡风文明的展现。

生态振兴一目了然

田间地头,村民们正在忙碌;休闲广场,孩子们嬉戏、大妈们跳舞;农家小院,涌动着温馨和美气息……“想想以前,村里垃圾乱扔的现象还屡见不鲜,现在草绿了、花开了、道路干净了、环境美丽了、生态好起来了。”走进牛角圩村,整洁漂亮的村容村貌让人心旷神怡。为了进一步培养村民文明习惯,村里将保护环境卫生的要求写进村规民约,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牛角圩村支书熊宏贵介绍道。牛角圩村凭借天然优势,秉持“旅游 ”发展理念,积极发展云霄岩文旅产业,打造乡土文化名片,建设生态文明村庄的体现。

永州新田乡村振兴成功经验(县区永州冷水滩)(3)

组织振兴比比皆是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组织振兴是关键。近年来,牛角坝镇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组织“引擎”。2015年6月,有志青年周长友响应号召,顺势而为,成功当选为麦子园村村支书后,通过党建引领,团结村支两委,兴建活动场所,修建水库山塘,安装照明路灯,建设饮水工程,流转土地1810亩,成立永州市麦子园村种养专业合作社,以“公司 基地 农户”的先进生产方式发展农业。近3年,土地流转分红达58万元,农民实收工资463万元,全村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从贫困闭塞、民风彪悍的软弱涣散村到现在的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明星村,这些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夯实乡村治理基础,有序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显现。

[责编:周淑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