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致良知(心学-如何致良知)

良知就是判断力

王阳明说:“良知”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这是儒家圣人们的传家宝,是人世间最贵重的宝贝。谁如果能完全拥有它,那就如坐在船上得到了舵一样,你掌握了舵,凭澜浅濑无不如意,就是遇到大风大浪,只要船柄在手,也可以免于被淹。所以,王阳明赞叹道:“良知啊,你就是个试金石,你就是个指南针”。

分清善恶是良知作为品德方面的能力,而分清是非就是良知作为智慧方面的能力。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这就是智慧。所以,提到良知时,不要认为它仅仅就是良心,它应该是品德和智慧齐飞的良知。

怎样致良知(心学-如何致良知)(1)

如何光复良知

王阳明说:佛家和道家讲物我两忘,不但把心外的物忘了,连心内的也都忘了,甚至连心都没了,这不是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你在安定思绪不要胡思乱想后,要一心一意地省察克治。所谓省察克治,就是通过反省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坏的念头、毛病和习惯,然后克掉它。

怎样致良知(心学-如何致良知)(2)

致良知:听从第一感觉

致良知,有两个内容。第一是向外的:用你的良知施加于万事万物,也就是用良知去做事。第二是向内的: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光复良知。实际上,这两个内容在王阳明看来就是一个内容,因为王阳明说心外无物,你去做事时,事就在你心里,还是在心中光复良知。

王阳明说:“你那点良知,正是你自己的行为准则。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知道正确,错误的就知道错误,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只要你不去欺骗良知,真真切切地依循着良知去做,如此就能存善,如此就能去恶。此时是何等的稳当快乐!若不仰仗这些真机,如何去正念头?关于这点,我也是近年才领悟得如此清楚明白的。一开始,我还怀疑仅凭良知肯定会有不足,但经过仔细体会,自然会感觉到没有一丝缺陷。”

王阳明说的很简单,只要良知判定是非善恶,你照着去做就是了。上机上,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递进句,人类历史上真正做到的人却屈指可数。

怎样致良知(心学-如何致良知)(3)

致良知:听从内心的声音

所谓四句教,是王阳明晚年向众弟子提出的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怎样致良知(心学-如何致良知)(4)

这是致良知的步骤,简单易行。但正如世上很多人知行合一,人人都能知,却很少有人行。

那么,我们探讨的问题就是:善恶是外界的评判还是内心的评判?

毋庸置疑,是我们内心的良知的评判。

所以当你在开始致良知的步骤时,一定要注意,听良知的,不要理会外界的评判尺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