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糖和红糖区别有什么功效(黑糖红糖赤砂糖)

黑糖和红糖区别有什么功效(黑糖红糖赤砂糖)(1)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多吃糖不好,但有一些糖被赋予了神奇的“养生”功效后,民众对于其的态度就不一样了,比如黑糖、红糖、赤砂糖……这些糖与普通白砂糖的营养成分有什么差别?它们真的能补血、治痛经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养生糖”的真面目。

黑糖和红糖区别有什么功效(黑糖红糖赤砂糖)(2)

黑糖、红糖、赤砂糖更有营养吗?

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糖工业术语》(GB/T 9289—2010)、《红糖》(QB/T 4561-2013)、《赤砂糖》(QB/T 2343.1-1997)、《黑糖》(QB/T 4567-2013)中的相关定义:

  • 红糖(brown sugar):甘蔗汁用石灰法清净处理后,直接煮成不经分蜜的棕红色或黄褐色的糖。

  • 赤砂糖(brown granulated sugar):棕红色或黄褐色的带蜜砂糖。

  • 黑糖(muscovado sugar):以甘蔗、甜菜及其制品为原料加工而得的深褐色食糖。

可以看得出,红糖与赤砂糖非常明显的区别在于,是否经过“分蜜”处理。“分蜜”是指将糖膏中的糖蜜与晶体分离,从而获得结晶糖的过程。白砂糖就属于蔗糖的结晶体,纯度非常高。红糖则没有经过分蜜处理,保留比较多的甘蔗天然成分。

红糖能补血吗?

传说这些糖之所以能补血,主要是因为他们富含铁。以红糖为例,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检测数据,红糖的含铁量为2.2毫克/100克。这个含铁量,相对经过精炼提纯的白砂糖(含铁量为0.6毫克/100克)来说,的确比较高。

但如果跟动物肝脏、动物血、红肉(如猪牛羊)这类食物相比,就显得相当低了。例如,猪肝的含铁量高达22.6毫克/100克,猪血的含铁量也有8.7毫克/100克了。

而且,红糖中的这种铁属于吸收率比较低的“非血红素铁”,比不上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

另外,红糖高糖、高热量,靠吃红糖补铁肯定对健康不利。以普通成人每天铁的推荐摄入量为12毫克(18-49岁女性较为特殊,为20毫克/天)来计算,如果想通过吃红糖来摄取这些铁,起码要吃够1斤!

因此,完全没有必要为了摄取这点铁,而刻意选择红糖来补血。如果真想补血,选择牛肉、猪肝、鸭血这类食物还更靠谱一些。

红糖、黑糖能治痛经吗?

至于黑糖或是红糖能治痛经的说法也很流行。不得不承认的是,由于热饮有舒张血管的作用,对于某些女性来说,喝点热的红糖水,好像就不那么痛了。但这并不是因为这些糖本身含有什么特殊的功效成分,而是因为它是热的。喝点热水效果也是一样的。

另外,如果真的发生了比较严重的痛经,别指望热水,建议及早就医治疗。

“养生糖”并不养生,别多吃!

这些所谓的“养生”糖真的不能多吃。

因为无论是黑糖、红糖,还是赤砂糖,或是其它糖,他们都属于添加糖,如果吃太多,都会增加龋齿的风险。

而且,就算他们再“养生”,依然改变不了每克糖产生4千卡热量的事实,如果摄取过多,就会造成能量过剩,增加肥胖的发病风险,而肥胖的人更容易有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脏病等慢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游离糖摄入量应少于能量总摄入量的10%,他们还进一步建议将其减至5%以下。以每日摄入2000千卡能量的人为例,游离糖的每日摄入量应少于50克(约10粒方糖),甚至25克(约5粒方糖)。

既然糖不能多吃,那我们平时就要学会如何正确地吃,基本原则是,能少吃则少吃,如果吃则限量。具体建议如下:

  1. 烹调有甜味的菜肴时,可以尽量用水果及其果干,或有甜味的蔬菜(如菠萝、甜椒)来代替添加糖。

  2. 如果确实需要用糖来调味,那么,就可以用这些“养生糖”来代替精制糖。例如,吃八宝粥的时候,可以选择加入黑糖/红糖来代替白糖。

  3. 不建议多吃含“养生糖”的食品,如黑糖棒棒糖、黑糖年糕、黑糖麻花等。

  4. 建议每天吃糖的量,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具体可以借助量匙(如茶匙)等,来帮助控制糖的用量。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制糖工业术语》(GB/T 9289—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红糖》(QB/T 4561-20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赤砂糖》(QB/T 2343.1-1997)

4.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黑糖》(QB/T 4567-2013)

5.杨月欣,王光亚,潘兴昌.中国食物成分表 第2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6.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人民卫生出版社

7.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糖:事实与迷思.http://www.cfs.gov.hk/sc_chi/programme/programme_rdss/Sugars_Facts_and_Myths_for_Consumers.html

8.罗成飞,鲁兆新,史淑芝.红糖、赤砂糖和黑糖的区别.《中国甜菜糖业》 , 2016 (3) :32-32

9.徐灵均,袁义明,冯爱国等.传统红糖与精制赤砂糖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食品科学》.2017

图片来源:123RF.com.cn图库

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reading@chunyu.me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