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十年峥嵘岁月(峥嵘十年记者手记)

我们的十年峥嵘岁月(峥嵘十年记者手记)(1)

东莞松山湖。创新松山湖微信公号 图

敏捷机变,有人曾这样形容东莞制造的气质。但直到真正“走近”东莞制造业的发展历史,我才真正明白这四个字的含义。

说起东莞制造业的起点,离不开改革开放。1978年,东莞在一无生产设备、二无材料产地、三无产品销路的条件下,毅然抓住“三来一补”试点的政策机遇,在几乎没有制造业的背景下,利用闲置的祠堂、会堂、食堂作为临时厂房,实现原始积累。不仅带动了东莞百万农民“洗脚上田”,也奠定了东莞制造业的基石。

短短十数年后,“东莞制造”行销全球,但敏捷机变的东莞人从未停止过进化的脚步。在20世纪80年代,东莞外向型经济就开始第一轮结构性调整,此后近40年,东莞制造业几经调整、转型,由最初的“世界代工厂”,发展为“世界工厂”。

近十年间,东莞大力推行自主研发、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优势得到显著性巩固。目前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达到万亿级规模,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饮料、纺织服装鞋帽4个千亿规模产业集群形成,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全面启动。东莞已经走出了一条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以先进制造体系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大道。

但东莞人并没有满足。2001年,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成立,为制造业预备了一双科技的翅膀,20年后,带动东莞经济腾飞。

2012年至2022年,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落地松山湖,华为终端研发总部迁入松山湖,十年高速发展里,松山湖不仅支撑了东莞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也成为了东莞接下来经济发展的引擎和龙头。2020年,松山湖科学城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迈上新起点。

在创新驱动下,十年间,东莞地区生产总值连跨7000亿、8000亿、9000亿三大台阶,并在2021年正式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广东省第三个“GDP过万亿”“常住人口过千万”的“双万”城市。

如今,面对“双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东莞主动谋划、乘势而上,积极对接国家和省的重大战略,曾经的“世界工厂”,已经走入了“智造 科创”的新路径。

回顾东莞发展的历史,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陈立平曾说过,“东莞虽然不是经济特区,却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先走了一步,而东莞要发展,也必须先走一步。”无论是制造业还是科技创新领域,在这些“先走一步”里,我们既能看到东莞的“敏捷机变”,又能看到东莞人在每个时期的“敢为人先”,这八个字,我想是根植于东莞骨子里的气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