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去世的感悟(一个人去世就带走一种语言)

刚刚过去的2月21日,是世界第二十个“国际母语日”。对于母语,人们总是有一种天然的情感。大家都熟悉都德那著名的篇章《最后一课》,其中提到“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传递出的便是面临亡国的悲哀,母语是一个人精神世界最后的支柱。

一个人去世的感悟(一个人去世就带走一种语言)(1)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全世界现存的语言共有7000多种。尽管看似数量庞大,但令人忧心的是,有95%的语言目前只由占全球总数4%的人在使用。平均每个月,就会有两种语言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而成为历史。

一个人去世的感悟(一个人去世就带走一种语言)(2)

语言学家们不得不带着焦虑和悲哀感叹:濒危语言消失的速度,甚至超过了濒危的动植物!语言学成为了一门看着自己逐渐消亡的学科!

正因为这种紧迫的局面,2019年被定为“国际本土语言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发布了以“保护语言多样性”为主题的文件——《岳麓宣言》,呼吁国际社会保护和促进世界语言的多样性。

一个人去世的感悟(一个人去世就带走一种语言)(3)

想要避免“一个人去世就带走一种语言”的不幸,就需要像拯救濒危物种一样对语言进行保护,但问题在于若是“无人懂、没人用”,语言又该怎么保护呢?

一个可能的答案是——人工智能!

一个人去世的感悟(一个人去世就带走一种语言)(4)

随着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的最新应用,濒危语言的抢救速度在不断加快,范围也在不断加大。以往语言学家需要人工录制和整理濒危语言相关的音像资料,如今这项工作可以交给机器,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还提高了记录的准确率。

举个例子,澳大利亚的语言学家和谷歌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出了一套人工智能平台。用这种模型可以记录原住民的语言,现在已经存储了超过4万小时的录音。

于是就有人提出了建立“全球语言档案馆”的设想,希望把不同的语言通过视频、音频和书面文件加以存档。这或许可以称作人类语言界的“四库全书”吧。如今,这一宏大的工程已经收集了超过3400种语言的数据,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濒危语言。

一个人去世的感悟(一个人去世就带走一种语言)(5)

除了建立数据博物馆,保护一种语言更重要的是让它能被用起来,这就需要在孩子身上下功夫,让更多的儿童从小就掌握濒临消亡的母语。同样是在澳大利亚,有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低成本的机器人,它可以记录儿童的语言技能,帮助老师追踪孩子们的学习进度,这有助于原住民的孩子学习他们的母语。在新西兰,有人开发出了适用于毛利语的人工智能程序,不仅能用英语和毛利语回复信息,而且还能过滤语法错误。

一个人去世的感悟(一个人去世就带走一种语言)(6)

当把一种濒危的语言和流行的应用程序结合起来,可以使濒危语言的活跃度大大提升。人工智能和社交媒体或许可以帮助濒危语言焕发又一春。

诚然,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对保护濒危语言有一定益处,但它真的是救命稻草吗?恐怕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一种语言是否消亡,关键还在于它能否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要以人类的需求为归宿。否则,就如同动物园中被圈养的动物一般,濒危的语言失去了魅力,在庇护所中逐渐被尘封。

一个人去世的感悟(一个人去世就带走一种语言)(7)

最后要问各位一句,或许大家都认为中文的消亡是天方夜谭,那么,您已经多久没有动笔写过汉字了?

一个人去世的感悟(一个人去世就带走一种语言)(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