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话经常说(经常说这些话的)

什么话经常说(经常说这些话的)(1)

文/木盈公子

什么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贯彻到底的人,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踩着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爬上去,而这些筹码中,也包括最亲近的人。

利己主义作为人类最本能的欲望之一,它是无法被彻底抹杀的,所以我们以道德、法律来约束它们,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信奉个人利益是唯一现实的利益,不考虑动机,也不在意动力道德与否,只在意结果。

我们很难去指责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为在他们眼里,这也是爱自己的一种方式,面对这一类人,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只有自省和远离,那如何区别他们与普通人呢?经常说这些话的,多半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看便知。

什么话经常说(经常说这些话的)(2)

一:利己不利他人的话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是对某些人利己,而是“利己”已经成为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所以在利益面前,他们会下意识地选择更为利己的那条路,至于他人,从来不在他考虑的范畴之中。

而又因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利益没有到手之前,往往会对自己进行全方位的伪装,所以说“利己不利他人”的话时,通常会发生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

“他真的很努力,不过我认为我……”——对同事。

“××第一次做能做到这个份上已经很不错了,不过……”——对领导。

他们会先认同你的成就,然后再用一种隐秘的方式去否定,最后引导第三方将注意力转移到他们身上,继而实现自己的目的,而在整个过程中,“你”并没有在场。

要区分讲闲话和利己不利他人的话的区别,前者是张口就来,没有任何依据的闲话,别人一听就能知道“哦,原来你们关系不好”;而后者则是披上了看似公正、严肃的伪装,让人误以为他只是在提意见,而非故意在贬低你。

之所以要区别这两者,是因为听者的态度,会直接决定你能不能得知此事,以及你会在什么时候得知此事,这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伪装的真正意义。

什么话经常说(经常说这些话的)(3)

二:打着利他行利己之实的话

“利己不利他人”的话与“打着利他行利己之实”的话的区别,就在于当事人在不在场,相对于前者的隐秘,“打着利他行利己之实”的话更容易被察觉,因为它的本质,其实就是建立在道德绑架之上的。

所谓道德绑架,就是慷他人之慨,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们的重点,并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你的道德问题,而是披着道德的外衣,行利己之实,换而言之,道德只是一个约束你的借口,而不是核心。

比如:

“你审美好,这宣传材料还是你做吧……”

“你文笔好,老板的这份材料要加急,帮忙写一下……”

“我不会做PPT诶,你的PPT那么强,能不能顺便帮忙做一下……”

他们会先认同你的能力,打出能者多劳的口号,继而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的目的,迫使你去完成他们希望你完成的事情。虽然能者多劳一定程度上是对“能者”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认可,但这并不是庸者逍遥的正当理由,更何况这个“能”的定义还那么的模糊。

能者的价值和能者的责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在激励能者多劳,后者是外界强加在能者身上的枷锁,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们正是明确了这两者区别,于是他们偷换概念,借着道德之名,行利己之实。

什么话经常说(经常说这些话的)(4)

三:看人下菜碟的话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看人下菜碟,并不是大众所以为的欺软怕硬,他们的看人下菜碟并不会掺杂太多个人情绪,就拿“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出处来举例子。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词最先由北大教授钱理群提出,而提出这个概念的起因,是源于他与一位同学的来往。

钱理群在北大讲现代文学课,众所皆知,文科知识向来是繁琐而又枯燥的,一堂课下来,几乎整个教室的人都陷入了昏昏欲睡的状态,唯独有一个女同学十分认真。每次下课后,这位女同学都会上前去请教钱理群,并提出自己不同的理解,久而久之,钱理群也就记住了这位女同学。

什么话经常说(经常说这些话的)(5)

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女同学找上了钱理群,说自己准备出国,希望钱理群帮她写一份推荐信,出于欣赏,钱理群教授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她。然而自收到推荐信后,这位女同学再也没有来上过钱理群的课,这件事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从这个例子可以见得,相对于普通人来说,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们身上有一个很明显的特质,冷漠。他们会为了某个目标而聚集所有的能力,于是他们放弃娱乐生活、放弃无效社交、放弃无意义的消费,以及在这过程中不被理解的孤独,只做选择,而不是改变。

什么话经常说(经常说这些话的)(6)

夏目漱石曾在《心》中写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平时都是好人,至少是普通人,但到了关键时刻,就摇身变成坏人,所以才可怕。”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也可能是这样,平时把道德正义挂在嘴边,可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时,就什么大义都不管了,而普通人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区别,就是在面对可为和不可为时选择的不同。

人首先爱自己,这没有任何问题,但当这种爱变成了一种设计,甚至是程序化,那就是过度自私,我们不否定,却也无法鼓励。

什么话经常说(经常说这些话的)(7)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