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拜之交具体内容及故事(什么是八拜之交)

中国人是一个感情极其丰富的种族,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着与生俱来的亲情和友情。

除了亲情和友情,还有爱情和兄弟情谊。 这两种感情自古以来对人们来说都是神秘的,而中国人的八拜之交基本上都是在兄弟情的基础之上产生的。所以八拜之交到底值指的是哪一部分。

管仲和鲍叔牙的管鲍之交

八拜之交具体内容及故事(什么是八拜之交)(1)

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是齐桓公。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很少有人知道是谁帮助他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很多人就算是知道了有管仲,也不知道有鲍叔牙,更不知道管仲、鲍叔牙和春秋第一个霸主姜小白的故事。 管仲和鲍叔牙一开始是最好的朋友,但到了中期,因为各自投靠不同的主人,所以他们只能为了自己的主人而战,到后期的时候又因为同一位君主而化解了中间的恩怨,重新回到了最初的时候。

他们的故事发生在齐国动荡不安的时期。 管仲和鲍叔牙是十几岁时最好的朋友。有一句话叫做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被很多人引用来形容两个人那种亲密无间、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友情。

八拜之交具体内容及故事(什么是八拜之交)(2)

两人年轻时为了发家致富,走上了经商之路。 当时管仲很穷,鲍叔牙基本拿下了生意的本钱。 后来他们赚到钱的时候,是管仲拿的比较多。 鲍叔牙完全没有怨言。 反而向朋友解释,管仲家很穷,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养父母,多拿点又有什么关系?

后两者交战时,管仲每次冲锋都躲在后面,别人都嘲笑管仲,说他是个贪生怕死的人,而此时鲍叔牙又站了起来,说: 管仲的家人还有年迈的父母需要赡养他,所以他很珍惜自己的生命。 管仲听了这话,感动得热泪盈眶。

八拜之交具体内容及故事(什么是八拜之交)(3)

在后面,齐国公子小白和其他皇子争夺皇位。 因为立场不同,两人成了仇人。 姜小白成为齐国君主之后,为了报答自己叔父鲍叔牙的恩情,任命他为宰相,但鲍叔牙并没有忘记管仲。 他认为管仲的才能比自己高出十倍,于是说服齐桓公收管仲。 回来协助他治理齐国。

在鲍叔牙的劝说下,齐桓公收回了管仲,任命他为丞相,鲍叔牙下台成为管仲的副手。 正是因为两个人的精诚合作才成就了齐国霸业所以到后面大家为了形容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便称为管鲍之交。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之交

八拜之交具体内容及故事(什么是八拜之交)(4)

俞伯牙和钟子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两个人, 一个是高级音乐家,另一个是砍柴为生的樵夫。 俞伯牙的音乐演奏非常优雅,在那个社会里很少有人能理解其中的内涵,但有一天钟子期作为一名樵夫,无意中领悟到了这首美妙的音乐,并形容这是高山和流水的一个美妙合奏。

我们都知道优秀的人从来都是孤独的。 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很冷酷,但内心深处却希望有人能够理解他们。 在已知的世界里,只有他能理解。 俞伯牙认为钟子期就是自己人生之中的知音,因为已知的世界之中只有他一个人可以听懂,。后来钟子期因病去世,俞伯牙再也找不到可以听懂他音乐的人了,所以气愤之下就将自己价值千金的古琴给摔了,从这以后,中国人形容遇到了十分懂得自己内心活动的朋友都叫作“知音”。

八拜之交具体内容及故事(什么是八拜之交)(5)

廉颇和蔺相如的刎颈之交

刎颈之交从字面意思来看指的是能够以某种物体横擦对方的颈部和脖子,引申到更深一层的意思则是说能够为了朋友去抹脖子。 这个成语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 事情发生在蔺相如完璧归赵之后,又与赵国将领廉颇发生了一些冲突,而后面的负荆请罪都是大家在义务教育中学到的。 也就不需要我再去重复的叙述。

八拜之交具体内容及故事(什么是八拜之交)(6)

负荆请罪之后的廉颇和蔺相如成为了生死与共的好朋友。 在他们二人的帮助下,没有一个国家敢对赵国进攻。 可惜蔺相如英年早逝,廉颇伤心欲绝。 很多次都想要抹脖子追随自己的好友蔺相如共赴黄泉,可惜大赵国根本离不开廉颇的保护,所以廉颇多次被阻止自杀,只能忍痛活着。 世间,可是他们两人甘愿为对方而死的精神,在后人的口中一代代传承,历久弥新。

角哀和伯桃的舍命之交

八拜之交具体内容及故事(什么是八拜之交)(7)

舍命之交的典故来自春秋战国时期,讲述了羊角哀和左伯桃这两人的故事。 为了实现梦想,他们赶赴楚国会见当时的楚国霸主楚庄王。 两个穷小子遇到了大雪, 因为准备不充分,两人都掉进了冰冻之中,带来的食物已经被吃掉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两人继续坚持下去,那么最终谁也活不下来。

最终,左伯韬把衣服、裤子和食物都留给了羊角哀,他把自己藏在一棵空心树里自杀,只是为了让他的朋友继续活下去,实现两人共同的梦想。 这种深厚的友谊叫做“知心”,如果你有幸遇到这样的朋友,那就叫羊左,所以在这里我希望你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一定要珍惜这样一个知心朋友,因为他们 可能会在你生命中最关键的时刻救你一命。

胶膝之交的陈重和雷义

八拜之交具体内容及故事(什么是八拜之交)(8)

东汉时期,豫章郡的陈重和雷义是从小到大的好朋友,但长大后,由于陈重更受上级重视,郡守多次招收他为官。

不过考虑到好友雷义的家境不如自己,他多次将这个机会给了好友。 十多年后,终于让雷义成为了郡中的官员。到后面郡中再次征辟秀才的时候选中了雷义,他便将功名拱手让给了好友陈重。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自己披头散发地去街头小巷做宣传,当时的人评价他们两个人就像胶和漆一样粘在一起,他们的种友情在东汉史书之中都有记载,并留下言论为: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

鸡黍之交的张元伯和范巨卿

八拜之交具体内容及故事(什么是八拜之交)(9)

张元伯和范巨卿是读书人之中的典范。 熟悉历史的人应该都听说过这两个人。 其中,范巨卿为了更大的前途和前途赶赴京城参加考试。并且和自己的好友张元伯约定一定会在两年之后黍子成熟的时候来家中和范巨卿相会。很快便到了相会的日子,张元伯让自己的母亲用黍子准备好黍子酒和相应的食物。

可张元伯的妈妈却疑惑的问他,这么久了,范巨卿真的还会在高中之后记得这件事情吗? 张元伯没有说什么,只是让他妈妈准备一下,范巨卿后来真的赶回去了。 两个人高兴地饮酒到傍晚在依依不舍的离开,后人为了纪念他们便发明出来了这个词语。

生死之交的刘备关羽和张飞

八拜之交具体内容及故事(什么是八拜之交)(10)

三国时期的桃园三结义应该是八拜之交之中流传的最广的一个故事,故事之中的刘备和关羽张飞三人到涿郡的张飞家中后山桃园结拜,许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并且约定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三个人一起走上了复兴大汉的道路,到后面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刘备和张飞是悲痛欲绝,后面在讨伐东吴的过程之中,张飞和刘备相继死去,也算是应了当年结义那句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诺言,而关羽的那种冲天义气至今仍在中国以及东亚的民间流传。

孔融和祢衡的忘年之交

八拜之交具体内容及故事(什么是八拜之交)(11)

忘年之交的典故来自东汉的孔融和祢衡。

那时孔融已经四十岁,而祢衡只有二十岁。 两者相差二十年, 即使到了现代,这种差距也堪比父子差距,但孔融和祢衡却并不在意这些世俗的眼光。 他们依旧是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好的朋友。后世的中国人为了纪念这种不分年纪交朋友的洒脱作风,特地将此称为“忘年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