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的千古名句(贺知章86岁写了三首流传千古的诗)
《长安十二时辰》何监写了一首《咏柳》,被指影射朝政而导致丢官被赶回了老家。按照剧中所说的“碧玉”隐指太子,“春风”隐指皇上,诗的意思是皇帝似暖还寒的态度导致太子羽翼已丰,具备了逼宫的能力。以莫须有的罪名让何监告老还乡,这个和清朝时期的“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点异曲同工之意,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天宝三年(744),贺知章因病一度昏迷不醒,朦胧中得高人指点,上疏请求出世为道告老还乡。唐玄宗写了两首诗为他饯行,太子亲率百官送行,文人获此殊荣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次。衣锦还乡的贺知章,在老家随兴写下了三首流传千古的诗。而这三首诗既是贺知章人生性格的总结,也侧面反映出了他作为帝师的缺陷所在。
86岁老人随手写的三首诗人生七十古来稀,贺知章已经过了耄耋之年精神却依然矍铄。辞职归家的路上,犹如放飞的风筝轻松自在,想着多年未回的家乡,心情更是奔放自如。在路上,在家中,看着孩童们相迎却不相识,看着乡村们登门拜访,欣慰感慨中带点唏嘘。而在这段时间偶然心得的三首诗,更是将他的心态和状态描述的有声有色。
- 道法自然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的结构很简单,远看整体,近看枝叶,以拟人的手法把柳树迎春的气息写的清新气爽。自然的魅力就是在于“垂”和“裁”两个字,春风量体裁出了鲜嫩的细叶,下垂的柳叶随风摇曳多姿,春天的气息迎面扑来。
自然天成的景和浑然天成的诗,在写大自然魅力的时候,也体现了贺知章“道法自然”的心。唐朝是以道为尊的,而贺知章本人对道也是非常痴迷的,这个在贺知章的辞呈里面以及他的一些典故里面都能够找到相应的证据。而《咏柳》通篇都是在写风景自然而成,不加做作只是客观描述,而“道”已经融入到贺知章的血液里面,其当官的理念也是无为而争。
- 主客颠倒的《回乡偶书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开家乡已经五十年了,年轻的时候出去老迈的时候回来,本来是土生土长的“屯”里人,现在却被孩童追着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词同样的精华在于“回”和“客”两个字,衣锦还乡似乎到了“异乡为异客“。
作为客人恪守本分是最基本的要求,贺知章已经“客”居长安五十载了,在他乡恪守本分,为人臣恪守本分,为人师恪守本分,贺知章的一生都是在“客 守”里面度过的。到了故乡本来以为是主人了,结果还是像一个客人。主客颠倒的人生也让贺知章一直都是安守本分尽职尽责的过完自己这一生。
- 不谙世故的《回乡偶书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毕竟是离职高官衣锦还乡,回到家乡后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都喜欢过来串个门聊个天什么的,人情世故变得多了,本来就是老骨头被消磨得也是够苦的。阔别五十年了,物是人非只有门前这个镜湖水没有变化。
贺知章的名号有很多,“饮中八仙”、“仙宗十友”,晚年还自号“四明狂客”,这些仙啊道啊狂啊之类的字词,才是他性格最大的写照,浪漫无忧仙道无争自我狂傲不谙世故,诗和酒呈现出来的狂放与为人处世呈现出来的简单,两极分化差异非常大。37岁中进士,67岁才开始升迁,30年的光景硬生生的在磨砺当中错过,如果不是后期有两个宰相帮忙,可能就这样暗淡下去了。而回家之后,依然不喜人情世故的,对于人来人往消磨时间和精力已经非常厌倦了。
80岁开始第二次任太子老师公元738年,80岁的贺知章再次升迁,这次是去当太子老师兼国家图书馆馆长(秘书监)。而在这之前,他已经做过前太子的陪读老师了。作为两任太子的老师,按道理说贺老师应该是一位非常厉害的老师了,可现实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从他的教学内容来看,并从他学生的表现来看他是否是一位合格的老师。
从80岁开始任教到86岁离职,贺知章教了太子6年左右的书。然而在这六年的任教里面,除了四书五经等日常的教学工作以外,贺知章也教会了太子平稳的心态和隐忍的性格。作为实诚人,贺老师关键的知识没有教,那就是诡计和权谋。
- 道法自然的无为课程
37岁中进士67岁才开始上轨道正式进入核心层,贺知章用平稳的心态和隐忍的性格终于“拨开云雾见天日”。而这个也是贺知章教给他的学生最重要的知识。在前后两位宰相的迫害下,太子隐忍不发,先后两次离婚休妻来赢得皇上的信任,并最终娶了为唐玄宗母亲昭成皇后的妹妹女儿来做保护伞。这个和无为而治自然而成的道家理念是一致的。
- 主客颠倒的人生课程
贺知章本身就是交友高手(并非处世高手),和当朝的几位宰相比如陆象先、张说关系都不错,进而顺利地认识到当时的天才儿童李泌,并把李泌介绍给了太子,后来成为了唐肃宗的左膀右臂。从侧面看出了他的学生太子不主动不作为,作为储君,适当的主动是一定要有的,而不是一味的被动忍让。然而,李亨在太子任期内,也是表现的和贺知章一样,以“客”为居,恪守本分不敢作为。
- 不谙世故的处世课程
唐肃宗在政时期,最大的政绩就是平乱了安史之乱(没有完全平定),让唐朝没有灭亡。而其遗留的问题主要是后宫和太监干政太过厉害,为唐朝中后期的发展留下了隐患。贺知章以自身的简单人情方式教给了太子,导致太子在其人生关系上处理的也是一塌糊涂。
太子在皇帝和宰相之间并不能游刃有余只能迁就忍让,而在后期也没有平衡好朝廷、后宫和宦官之间的关系。这个就是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不去平衡各方关系,不去拉拢相应势力,不谙世故人情的处世法则。
结语如果说有一部电视剧可以借鉴一下这对师生以及父子关系的话,那就是《鹤唳华亭》了。父子关系不好互相猜疑,师生关系很好只是教学问和做人,太子命运多牟只能隐忍不发。和电视剧一样,太子也是深受当初宰相的极力打压和迫害,其中的两个老师也是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贺知章在酒量和写诗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在仕途的稳定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太子的教学上,却没有太大的成效。没有教会的东西比教会的东西多得多了,最简单的就是文采和酒量,这两个太子都没有学到,更不用说权谋和诡计了。
教学生也要看对象,因人而异是老师最基本的能力。李亨显然不是普通的学生,所以按照普通的教法是教不出好学生的,这或许也是唐玄宗有意而为之的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