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刷题需要每一题都看吗(行测就是多刷题)

并不是,提高正确率的前提是带着正确的方法刷题。

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机构,都不会否认,行测就是需要大量刷题的学科,但试想一下,没有掌握一系列好的方法,仅仅是做题,那就是低水平劳动。

本人去年国考上岸,上岸以后表现不错还给我颁发了奖励证书嘻嘻。前段时间一直和同事互相交流当初自己是怎么复习的,做了一个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哦!

行测刷题需要每一题都看吗(行测就是多刷题)(1)

一、认清行测的本质

1、其实公务员考察的东西不难,公务员考试总体也不难,主要考查的是个人所拥有的能力与公务员所需要能力的一种匹配度,我考下来感觉公务员能力包括正常的智商、智商、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日常积累、政府思维等等。要想考上就应该侧重练习这些能力,让自己去变成一个公务员的思维和理解方式,盲目沉浸于刷题其实效果不大(很多人即使做很多题行测还是上不了70)。

2、努力和方向都非常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坚持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完全把考公务员当成备考这段时间的唯一重点,把公务员考试融入到生活点点滴滴,变成疯子也差不多了(做梦都在做题答题,还有出去吃酒空闲时间都在刷题,分秒必争),斩断一切杂念,就是投入极其认真的态度去面对这个考试,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大佬,不要相信啥都是运气,只能说运气成分有的,但是前提得有实力。

3、行测最难的地方在于时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测试。120分钟,125-135道题,加上涂卡的时间,每道题平均下来只有40秒左右的时间,其实出题人根本就没打算让你做完,他考察的是你怎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得更多的分数。那么有人就要问了,这样的考察跟做公务员有什么关系,其实我是这么理解的:行测的全称是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就是一种行政职业能力的体现,

4、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对更多的题是需要掌握一定知识和方法技巧的。比如资料分析这个板块,计算时你可以选择尾数法、代入法、赋值法、直除法、首数法等方法技巧快速计算,节约时间,但是如何快速的选择某一个方法去运用,这就需要你通过技巧培养对数字的敏感性了。行测每个板块都有它的规则,有它的规律,而这些规则或规律是可以通过技巧掌握的,行测不是多刷题,是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方法技巧。

二、盲目的题海战术不可取

行测不刷题肯定是不行的,刷题必须以提高速度和正确率为目标。刷题建议用纸质版,不要省那些小钱,网上好多都有卖纸质书籍的,也便宜。刷题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必须保证刷题量找感觉,考试的时候才能不慌,但是一定要做好错题回顾!解题技巧的重要性是真的很!重!要!。行测虐我千百遍,我待行测如初恋。

1、莫贪多,重质量而数量

都知道刷题,做题越多越好。很多小伙伴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买了一堆题,质量参差不齐,就开始盲目的刷起题来,这样的刷题效果可想而知。

建议:不要贪多,先不说试题的质量,埋身题海很容易使人疲倦,因此要适量,不要大面积地乱做题,最好选择相对权威的题库来钻研,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勿贪新,重模拟而非预测

不少人都会犯一个毛病,模拟题做过一遍,看过答案后就扔在一边,然后专门找预测题来做。模拟题上的那些题你真的会了吗?相信很多题目你只是表面会了而已。

建议:刷题一定要刷透模拟题。模拟题的重要性绝非是了解题型这么简单,它具备预测题不可比拟的优势,它是公考命题的指南针,所有的复习都要围绕每年试题上考查的知识点展开。研究模拟题,会使你对公务员考试的考查重点、出题方式有更系统的认知。预测题当然也要做,但前提是你先把模拟题“吃透”。

行测刷题需要每一题都看吗(行测就是多刷题)(2)

3、别贪快,重技巧而非速度

刷题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提升做题速度,但不能只盯着速度,只想着快,“刷刷刷”一题接着一题做,速度是上去了,正确率呢?做完了,对对答案,错的题看一眼正确解法,好了,过,下一套开刷。这样子,刷再多的题你会做的还是会,不会做的还是不会。刷题能带给你安全感,但不给你正确率。

建议:跟着江鸣百技斩学习解题技巧,这门专攻解题技巧的课程大家不用实在是太亏了(绝对错过一个亿),江神整理了很多必考的实用性很强的方法,都可以完美解决对应的考点和题型。用江神的解题思路去提取关键信息,套口诀和公式,对突破行测瓶颈期作用非常大,结合练习把技巧熟练的运用到做题中才能使收益最大化,跟着江神学习的同时做好总结,找到自己的弱点,查缺补漏。如果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没有总结和技巧。那做再多的题都是没有用的。

行测刷题需要每一题都看吗(行测就是多刷题)(3)

4、忌贪全,有重点而非全抓

行测知识模块多,知识范围广,每一模块的侧重点不同,大家都不是全才,总有一两个模块“瘸腿”的。就怕有的小伙伴不按常理出牌,囫囵吞枣,每一模块都要紧紧攥在手中,刷题也是,每一个模块都要刷到,希望能齐头并进。

建议:有些东西可能真不是你的强项,你就别勉强自己了。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还有可塑性的模块上,更加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弱势。但不要强求自己一定要抓住所有的东西,这也是不现实的。

三、有舍有得,提高刷题针对性

拿手的模块先做,准确率不高的丢后面,保证该拿的分能拿到。这个看自己的优势在哪,大V的答题顺序可以参考但不要盲从。另外,一定要记得数量和资料分析外任何一道题都不要超过一分钟!如果一道题要花两三分钟你不如放弃直接去蒙!还有看起来就不会的,直接PASS,做一半发现可能做不出来的,别耗,PASS.

复习行测要有取舍,首先我们要选择重点模块进行复习。我认为行测中各模块提分难易程度是:逻辑<资料<言语<数量<常识。因此,我认为应该优先学习行测中的逻辑和资料模块,因为在同等的时间内,逻辑和资料知识点少,题目变化少,学习见效快,所以推荐优先结合江鸣百技斩学习。而对言语、数量模块知识点比较多,可以先简单学习,掌握基本答题技巧后,暂时放一放,待前面模块熟练应用后再复习。对于常识,我们可以直接放弃复习,因为性价比很低,利用晨读或者睡前看看新闻简单积累就好。当然了,模块复习从哪开始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来选择,可以齐头并进也可以从自己最擅长的模块开始,逐渐缩小范围。

行测刷题需要每一题都看吗(行测就是多刷题)(4)

四、五个模块逐一攻破

➤言语理解:之所以把言语放在第一位,有两个原因,首先是数量上,言语有40道题,相当大的题量,需要阅读处理的文字信息非常多。我个人感觉做完这一部分基本上心里就有底了,无关对错,而是那种解决了一个大麻烦的踏实感。

其一有两种题型非常容易混淆:文段中心和文段概括(具体是不是叫这两个名字我也忘了==)反正就是有一种是“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强调\意图是XXX”。另一种是“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XXX”这两个需要区分。凡是带有“意”的,一般都是需要你揣测的,这时候就需要注意文段中的关键词,比如:可是、从这个角度讲、必须、不难看出……根据这些关键词来找作者的想法,但是不要过度揣测。

其二就是单纯归纳中心了,客观点。一!定!要!注!意!中!心!词!比如文段就是围绕某个中心词来讲的,那么选项一定要有这个中心词!警惕偷换中心词!当然具体做题的时候肯定不是我这样说起来这么简单,一定要绷紧这根弦。

其三像语序排列啊、接语选择啊,都要讲究逻辑的。语序排列我就不说了,因为一直做得不好==仿佛跟原作者脑回路不是很吻合==大家还是多做题吧,你会发现有规律可循的,比如逻辑连接词,比如行文结构,比如,语感……

➤资料分析:之前我看别的大神经验,把资料分析放在第一位做,他说那样脑子很清晰,效率高。但是我自己实践后发现并不适合我。因为一开始我根本没有进入做题的状态,思路没有打开,看见一个数据都要反应半天,正确率和速度都像shi一样。于是我就把资料分析放在言语后面,做完言语,预热好了,接着做资料,非常爽。

其一资料分析不同于数量关系。数量关系属于小学奥数,多少带有点技巧,稍微考验智商==上了大学以后我就没有接触数学了,所以小学奥数也对付不了。但是资料分析不一样,根据考完试我在粉笔的估分,我的资料分析最多错了一个,我完全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算出来的。其实一开始做题的时候,资料分析完全是重灾区。

其二百分比和千分比看错、斤和公斤看错、2015年的数据看成2016年的等等,做题完全不带脑子。很多人应该也发现了,资料分析不难,就是太琐碎太麻烦,稍微一走神就完了,小数点百分数又烦的一比。所以必须有耐心,耐着性子做,刚开始不建议过分追求速度,比如25分钟之内做完啥的,没意义,看准数据和单位,先跟着江神把正确率提上去再说。

➤逻辑推理:逻辑推理虽然跟言语一样是40道题,但比言语有意思多了,做完资料分析这时候脑子就稍微有点懵了,没关系,来点图形推理调剂一下。

行测刷题需要每一题都看吗(行测就是多刷题)(5)

图推保持做题的感觉很重要,就是如果你这一段时间感觉正确率不错就松懈的话,下次做题图推一定会报复你==每天都做图推是一定要保持的,直到考前最后一天。也不是说非要刷几千道,你在看错题的时候就要总结规律了,自己的弱点到底在哪里,是平移旋转还是立方体。

类比推理其实特别好玩,挺鸡肋的,据说分值不高==。里面涉及的内容还是挺广的,不止是词性词义,还有其他的历史常识、生活常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造句子组短语,对付绝大部分类比推理足够了。但是不排除有麻烦的题目,比如那种好几个词语一起的,前后对应关系要看好。实在不行就到网上搜一下类比推理的题目大批量练习。

定义判断和逻辑推理放一起吧,定义的话我也觉得挺好玩的==千奇百怪的理论和现象,别看有的定义特别长,其实就是纸老虎,关键的也就几个字词,一定要全部对应。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一定没错。

➤常识判断:不好意思这又是一个我觉得非常好玩的部分==但讲真我没怎么复习,因为范围太广了,天文地理琴棋书画柴米油盐史地生政,真要是复习的话,性价比太低,回报率也低。但还是建议考前多看看这一年的时政,比如开了啥会啊,航天又干啥了。

➤数量关系:真是一点爱都没有==刚开始准备的时候我还天真地记了很多数学笔记,什么集合容斥、追赶相遇追及、排列组合等等,可是到后来我发现,我没有做数量的慧根==你给我时间我都不会做,更别提是在考场上。于是我几乎没有犹豫就放弃数量惹……时间紧迫的话我就全部都蒙上,如果能剩个一二十分钟,我会考虑抢救一下,比如做最简单的年龄问题啊,算个扇形面积啊,牛吃草的问题提前背个公式啊等等。总之也不要完全坐以待毙,有一次模拟的时候我就连蒙带算对了7道题目,巅峰成绩啊==至今记忆犹新并回想起来热泪盈眶……

最后提醒一下一定要进行模拟考试,离考试还有一个月就可以开始了,每天上午做行测套题,下午做申论套题,模拟最重要的就是一点就是时间安排,我们要在模拟中一次一次的模拟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做题顺序。复习重要的是学习效率,而不是长时间的拉锯战。

屏幕前的帅哥美女,对就是你,记得点赞哈!

行测刷题需要每一题都看吗(行测就是多刷题)(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