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网咖开张怎么发朋友圈(网生代的朋友圈)
大学生士兵宋亚鑫(右)与战友一起录制“草原夜读”音频节目。汪学潮摄
站在讲台上,沈阳联保中心某仓库四级军士长于海铖一时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但他知道,自己肯定是提问题的那个人。
“如果没有两把刷子,你打赢的底气从哪里来?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难回答另一个问题——要实现改革强军,我们这些小伙伴们该干啥?”一番有理有据的陈述后,于海铖抛出了自己的问题。
大学生战士张振扬站起来,将自己在网络上搜集到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的视频——“那兔”特别版《不能忘却的1950》投影在幕布上,视频中,一只活灵活现的动漫兔奋力吼出:“亲们,我们救下了很多战友,但我们估计出不去了,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有人抱怨说,咱们这地方,天天练保障也不上战场,干不出啥名堂!我却要说‘心远地自偏’。”伴着动漫的音效,张振扬开始自己慷慨激昂的演讲,“未来战场已无前方、后方之分,后勤部队不仅要‘先行’,而且要做好‘先战’的准备。我们一定要练好手中枪,随时做好打起背包上战场的准备!”
一番互动,赢得现场战友掌声如潮。作为此次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该仓库政治工作处干事兰济民却是坐在台下鼓掌的人之一。只在互动关键环节,他才像主持人一般,简短点评几句,将讨论引向下一个话题。
事后评估,这场看似没有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却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当被称为‘网生代’的年轻官兵成为受教育主体,摸准他们的个性爱好、学习习惯就成为搞好当下教育的关键!”兰济民将这场教育活动称为“分众互动学习”,其实就是适应网络“去中心化”的特点——看似没有教育者,却人人都是教育者。
去年,兰济民开始担任仓库政治工作处干事,负责宣传教育和文化工作。在教育实践中,他意识到,当下成长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年轻战友相对于前几茬官兵又具备了某些新特点,传统教育方式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缺乏吸引力。
“俗话说,信息网络时代‘三年一代沟’,我们这些教育骨干与近年新入伍的‘网生代’官兵存在显而易见的‘思想代沟’。”针对“网生代”官兵特点,兰济民和战友们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创新。
对于这些教育创新的成效,兰济民还有些说不准,“因为很难量化”。但他觉得,“大的方向肯定是对的”,要把当下的教育搞好,就必须突破与“网生代”官兵的“思想代沟”。
“把准‘网生代’官兵的偏好,才能找准教育突破口”
回想上任之初第一次组织的那场教育,沈阳联保中心某仓库政治工作处干事张之正至今还在反思。
当时,张之正收到了上级下发的系列宣教材料。仔细翻阅,他感觉这些材料既高屋建瓴,又朴实精练。那堂课,他以宣教材料为基础,登上讲台开讲了……
那是堂中规中矩的授课。课后了解,不少战友反映:内容都挺好,就是没啥感触。
“连触动都没有,更何谈入脑入心?”这堂效果堪忧的教育课,令张之正有种挫败感。
为了摸清当下年轻官兵的思想底数,看看他们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负责教育工作的张之正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有项数据奇高:大多数官兵更喜欢从手机网络上获取信息,刷新网络社交圈、看短视频、在各种学习APP上“冲浪”等,占据了他们大量的业余时间。
“根据用网习惯推测,‘网生代’战友应该对线上学习,以及体验式、沉浸式学习情有独钟。”张之正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其实就是打一场“心脑战”,“把准‘网生代’官兵的偏好,才能找准教育突破口,依此进行教育‘供给侧改革’,才能引发大家‘共鸣’,进而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
去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初起,不少官兵对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认识不足,依然盼望着期待已久的春节休假计划能够成行。
针对这一现实,张之正及时组织了一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教育课。这堂课上,他不再生硬复述上级下发的疫情防控教育材料,而是在教室里组织了一场别样的网络直播——
视频连线中,在武汉抗疫前线采访的记者朋友边拍摄医护人员抢救危重病例的现场,边讲解新冠病毒极强的传染性和极高的危险性;
镜头中,身着防护服的护士吴亚玲快速完成了防疫物资准备,在休息区拨通了家人的视频电话,小声地讲述不能回家过年的原因……
直播中的一幕幕,深深震撼着该仓库官兵的内心。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张之正顺势展开了一场有感而发的授课。课后,他在朋友圈分享了当天的疫情防控实时数据地图。官兵们认真搜寻着家乡的疫情动态,并把信息推送给了家人,送去温情的问候。
“隔空拥抱你们,为武汉加油!”发完这条朋友圈状态,警勤连中士张顺率先撤回了自己的休假申请单,其他战友也紧随其后中止休假,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这堂被张之正称为“逆袭之战”的“山沟部队教育供给侧改革”,带给他巨大的信心和启示。为了进一步突破自己与“网生代”战友的“思想代沟”,他拿出更多休息时间跟大家玩在一起、聊在一起,尽量融入“网生代”官兵的“朋友圈”,尽力寻求与他们思想上的共振共鸣。
随着了解深入,仓库教员团队更加准确地把握了年轻战友对传统教育手段“不太感冒”的原因,还在该仓库党委议教会上提出了创新教育形式的一些具体招法——
设置“士兵小讲坛”,让战士走上“C位”,用他们熟悉的语言讲红色故事、话强军使命;
改善军事职业教育的学习条件,把优质“网课”从网络课室上传到移动“云”端,让官兵们通过网络也能自主学习;
借鉴热门手机游戏晋级模式,依托“一起学党史网上答题”对战平台,开展党史知识战队赛、小竞赛,充分调动官兵的参与热情……
“顺应了官兵们的学习偏好,让官兵深度参与到教育过程之中,更能激发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潜力。”该仓库领导介绍,他们还根据新时代青年官兵的成长特点,融入更多科技因子和时代元素,通过红色资源与网络载体、传统优势与信息科技的有机融合,力求“融”出实效,“融”出战斗力。
“对于‘网生代’官兵的一些特点,一味否定不如因势利导”
一段时间,班长李宝新愁坏了。班里的大学生士兵张皓体能训练成绩“吊车尾”,他三番五次劝说张皓利用休息时间加练。可张皓就是听不进去,一到休息时间就抱着手机,沉浸在游戏世界里。而且这样的情况还不是孤例。
该仓库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年轻官兵花费在手机游戏上的业余时间总量排第一。酷爱手机游戏,成为“网生代”官兵的鲜明特征。
“早些年,我们这些老兵如果训练成绩上不去,着急得晚上都睡不着,一有空就冲到训练场自我加练。现在的年轻战友很少有这样的了。”李宝新跟连队反映,能不能想个办法“寓训于乐”,把年轻战友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这个问题也已引起仓库党委的注意。他们及时问计“网生代”官兵的想法,果然找到一记“妙招”——为所属各分队采购一批“军旅骑行”仿真战斗游戏训练设备。
“不仅不制止手机游戏,怎么还添置了更多游戏装备呢?”一时间,李宝新更着急了。
为了搞清楚这背后的逻辑,李宝新亲自去体验了一把。启动“军旅骑行”仿真战斗游戏训练设备后,他戴上VR眼镜,立即就进入3D游戏的仿真战场。逼真的视听冲击效果令他深感震撼。
由于模拟骑行速度直接关系着“战斗行动”速度,在战斗行军、驾驶战机和坦克等不同游戏场景中,李宝新只能使出浑身解数蹬着仿真自行车踏板,很快就满身大汗。
“要想飞得高、跑得快、打得准,不仅要使劲蹬自行车,还要瞄得准、打得快、避让快!”李宝新参透了这套游戏装备背后的深意。
一个周末,张皓在李宝新的劝说下,开启了VR仿真战斗游戏训练设备初体验。
骑上仿真自行车,戴上VR眼镜,张皓瞬间“穿越”到一架武装直升机的驾驶室里,化身为飞行员。“驾机空战”游戏开始,他奋力蹬起脚踏板,战机缓缓从战舰甲板上起飞。
“航程”中,张皓驾机飞越海面,靠近高山,那山体就扑面而来,要不是紧急加快骑速、拉升战机,空战还没打响就撞山“机毁人亡”了。
发现目标,张皓刚准备瞄准摧毁,敌方防空导弹便呼啸而来。他不得不持续提高骑速,来提升战机的机动速度躲避袭击……
一场“空战”游戏还没打完,张皓就已经汗流浃背、小腿酸胀。然而,这次体验,却让他喜欢上了仿真战斗游戏里的“战斗”。
为了提升在仿真游戏中需要不断晋级的体能和战术技能,张皓专门给自己制订了强化训练计划,一有时间自己就跑进体能训练馆加练。
3个月后,张皓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完成了“逆袭”,体能考核成绩达到了优秀,战斗意识和反应速度也明显提升。
不久,得知上级即将组织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张皓主动报名参加消防技能比武。他经常加班加点练,几乎戒掉了游戏。在参加仓库选拔赛时,战友们见他穿戴消防制服、敷设出水管道、启动水阀等动作干净利索,一气呵成,最终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赢得了代表仓库参加比武的“入场券”。
张皓的转变,一时间成为该仓库带兵人顺势引领“网生代”官兵成长成才、建功军营的成功范例,也进一步强化了干部骨干“要在教育和管理中因人而异、因势利导”的观念。
从那以后,该仓库在引入VR虚拟3D游戏设备的基础上,又采购了一批既能满足官兵娱乐需求,又能满足大家健身、社交等多种需求的设备和器材,使往常冷清的文体中心迅速成为新的热门“打卡地”。
“对于‘网生代’官兵的一些特点,一味否定不如因势利导。”某连连长李继来经常在VR虚拟3D游戏平台与战士们对战,不仅增进了战友情,全连的训练成绩也因此有了可见的变化。他向记者感慨:“真没想到,战斗游戏还真‘玩’出了战斗力!”
“尊重和引导好‘网生代’官兵的习惯爱好,更能激发他们的活力动力”
夜训结束,大学生士兵宋亚鑫抱着一本书,来到图书阅览室的小小录播间。轻缓的音乐响起,他翻开书,开始录音:“人生陌上走,岁月了无痕。品读中国近现代史,方志敏的清贫,焦裕禄的勤廉,刘胡兰的不怕死是一种坚守,他们守住了共产党人的‘初心’,才挺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录音结束,宋亚鑫把这段音频命名为《沉淀初心》,并发送到该仓库创建的“草原夜读”读书群。很快,群里热闹起来——
“小鑫的男中音无敌666”;
“读史以知今,资治而通鉴,点赞”;
“军人生来为胜战,这就是我们参军的初心,不服来战”;
“初心不改,强军有我,请祖国放心”……
官兵们在群里随机分享自己的听读体会,文字或长或短、认识或深或浅、风格或严肃或喜感,都是听读之后的真实感悟。
看着群里热烈的讨论,宋亚鑫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然而,回想起读书活动启动之初,包括宋亚鑫自己在内的仓库官兵们远没有这样的热情。
早前,上级机关发出了“读书铸就联勤梦”群众性读书倡议。该仓库在上级倡导的基础上,为机关和基层分队、哨所采购了不少新书,还定期进行读书体会交流。宋亚鑫作为大学生,成为交流读书体会最多的人。
“那种感觉,就像赶鸭子上架。”宋亚鑫回忆说,那一阵,他每次被连队指导员点名登台,都感觉步伐沉重。面对台下端坐的战友们,他在台上朗诵书本上的经典段落,还拿着自己提前写好的发言稿谈体会。“就每次一千多字的读书体会,就已经把我的脑汁给榨干了。”他苦笑着说。
面对一次又一次领读和体会交流的任务,宋亚鑫和战友们渐渐开始“软抵抗”,能推就推、能躲就躲,推不掉躲不了就应付了事,读书活动的效果越来越差。
“我不是不喜欢读书,我只是不喜欢读书这样美好的活动变成了层层加码的硬性任务。”在该仓库机关组织的一次座谈中,宋亚鑫忍不住说了实话,“我们年轻一代,喜欢在线上读书,喜欢在视频网站、社交平台、音频交流圈里与同龄人自主交流,自由发表真实的读书感悟。”
这一番肺腑之言,使该仓库党委领导意识到,“尊重和引导好‘网生代’官兵的习惯爱好,更能激发他们的活力动力”——
该仓库借鉴驻地新华书店“红色书屋”格局,把图书阅览室的环境升级得更加舒适和时尚,还更新一大批新出版的读物,建立了超过5000本书籍的电子图书馆;官兵们可以通过触屏终端,分类查看书目和简介,遇到感兴趣的书,扫描一下二维码,就把电子书拷贝进了平板电脑或手机里,可以随时随地阅读;他们还在文体中心设置了小型录播间,贴上了“草原夜读”的标签,并建立了供交流分享的“读书群”。
因为声音条件好,宋亚鑫受兰济民干事邀请,录制了第一期“草原夜读”栏目音频。
“读书,让人有一种与时间对话、与历史握手的感受;读书,还是拓宽灵魂的广度和宽度的最佳途径。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惊涛骇浪时,可以从阅读中获取平静的力量……”这篇充满哲理的读书感悟,配上有质感的声音,收获了战友们大量的好评和点赞。
“夜读”体验,不仅使宋亚鑫感受到读书的乐趣,还收获了信心和成就感。不再有了字数要求和其他各种限制,战友们发表听读体会的积极性高涨。
就这样,“草原夜读”读书群持续火热到现在,成为该仓库官兵交流思想、增长知识、融洽感情的大平台,也成为该仓库开展教育的新抓手。
“如今,干部骨干不再对‘网生代’官兵感到头疼,而是更多地去尝试听取他们的心声和建议。”兰济民干事说,“正是对他们的因势利导,使我们这座驻守在偏远之地的仓库,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李彬 石飞虎 本报记者 段江山 特约记者 汪学潮)
来源: 解放军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