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左心耳封堵术怎么做 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

全身的血液供应离不开心脏持续、有规律的跳动,如果心脏“乱跳”,正常的生理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我国现患人数达1000万以上。虽然是一种心脏疾病,但其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并发症之一,却是脑卒中。

所以,恢复正常心律和预防脑卒中是房颤治疗的两大目标。自2019年1月起,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房颤诊疗中心将“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 一站式介入治疗应用于临床,为房颤治疗加上“双保险”,同时解除了房颤患者终生服用抗凝药物的“魔咒”。

房颤左心耳封堵术怎么做 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1)

病在脑上,根却在心脏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今年62岁的市民李女士就中招了。

不久前,起床为家人准备早饭的她突然摔倒在地,紧急送医后,被医生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好在送医及时,经过有效治疗,李女士的病情得到控制。

没有留下后遗症,李女士十分庆幸,却也万分后怕。医生告诉她,此次脑梗的发生是房颤引发的,而早在三年前,她就因为常感心慌不适而去医院检查过,知道自己患有阵发性房颤,只是因为没重视而没有积极治疗。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房颤诊疗中心学科带头人闫素华告诉记者,人体全身血液供应离不开心脏持续、有规律的跳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心房颤动频率每分钟可达到300—500次。由于频率过快,压力较小,左心房中血液流动迟缓,左心房尤其是左心耳容易产生血栓。

“血栓一旦脱落,会随着血液流到全身各个地方,随血液流动到心脏的冠状动脉会引起心肌梗死,流动到肺部会引起肺栓塞,流动到大脑就会引起脑卒中。”闫素华说,脑卒中是房颤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并发症之一。有数据显示,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 5 倍,20%以上的卒中归因于房颤。相比于一般卒中,房颤卒中致死率要高一倍,复发率高近50%。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房颤现患人数达1000万以上,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预期寿命的延长,房颤发病率和患病率还将进一步增加。

一次手术,除房颤又防卒中

闫素华介绍,临床上治疗房颤有药物抗凝和射频消融两种选择,而房颤的治疗目标,也有两个。

“一是治疗房颤本身,采用药物或手术的方法,使房颤不发作,或者发作时改善患者的症状;二是预防卒中,合理使用抗凝药物或者进行左心耳封堵,预防房颤引起的血栓栓塞并发症。”闫素华说。

早在2006年,闫素华就在山东省内率先开展房颤射频消融治疗, 并带领其团队不断摸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房颤导管消融技术与方法,随着技术经验的积累提及设备的更新换代,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逐步提高,首次消融成功率阵发性房颤能达到85-90%,持续性房颤可达80%。

闫素华坦言,射频消融治疗虽已被广泛接受,但有些慢性、永久性房颤患者即使反复消融,仍无法维持窦性心律。传统的方法主要依赖口服抗凝药物,但口服抗凝药物存在诸多弊端,左心耳封堵术成为近几年新兴出现的房颤患者预防栓塞的技术。

“既往研究显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心房内血栓中90%位于左心耳。”闫素华说,临床试验证实左心耳封堵术,不劣于口服抗凝药华法林,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手术安全性较高。

2019年1月,山一大一附院(省千医)将“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 一站式介入治疗方式应用于临床。一次手术,既消融房颤,又闭合房颤病人血栓发生的根源部位左心耳,为房颤治疗加上“双保险”,也消除了患者长期口服抗凝治疗的弊端。

房颤左心耳封堵术怎么做 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2)

可防可治,注意这些高危因素

“总体来说,房颤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闫素华介绍,房颤的发病除了和人口老化有关外,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

闫素华指出,造成房颤的原因有很多,房颤常合并一些基础性心脏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衰、先心病等。另外,家族中有房颤患者,尽管不会直接遗传,但其子女后代房颤发病风险也会增大。除此之外,生活中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脏造成损害也是导致房颤的危险因素,如缺乏运动、肥胖、不健康的饮食、熬夜、过量饮酒、吸烟等。

“注意控制这些高危因素,改良生活方式,可以预防房颤的发生。”闫素华说,40岁以上是房颤的高发年龄,若出现阵发性心慌、心悸、气短、无力、头晕等症状时要及早就医,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不过,也有近三分之一的房颤发作无症状,使得房颤极具隐匿性,因此要注意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若已经确诊房颤,则要积极配合治疗。闫素华提醒,有些房颤患者因走错门诊而延误治疗,疑似房颤的患者应还是要到正规医院房颤门诊就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秦聪聪)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