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抑郁症患者的十个表现(开朗爱笑的她却患了)

开朗爱笑的她 却患了“微笑型抑郁”,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微笑抑郁症患者的十个表现?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微笑抑郁症患者的十个表现(开朗爱笑的她却患了)

微笑抑郁症患者的十个表现

开朗爱笑的她 却患了“微笑型抑郁”

青少年的抑郁症患病率逐年增高,家人平时应及时关注

指导医生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心理门诊主治医师 贺佳

■早报记者 许奕梅

谈到抑郁症,大家往往会觉得既熟悉又陌生。对于青少年,不少家长往往只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却忽视了心理疾病可能也会找上孩子。

日前,教育部对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了答复,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对此,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心理门诊主治医师贺佳指出,在她们医院心理门诊就诊患者中,有抑郁症状的就诊患者一半左右是青少年。对于抑郁症,应早发现、早治疗,否则严重的可能出现自残倾向,危及生命。

别人眼中的她开朗爱笑 自己心中的她情绪低落

小雅(化名)在泉州市区一所小学读6年级。在老师和同学们眼中,小雅性格外向开朗,成绩名列前茅,是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只有小雅自己知道,自从升上5年级后她很不开心,经常情绪低落、莫名流泪,吃不好、睡不着,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但所有的痛苦她都没有告诉父母,而是自己默默承受。

“感觉自己什么也不是,甚至想就这样走了。”小雅内心常这样想。

日前,小雅和自己的好朋友提到她想轻生,好朋友赶紧告诉老师,小雅的父母这才知道孩子的痛苦,忙带着她来心理门诊就诊。经过检查评估,小雅患上了中度抑郁症,并已出现自残行为。

贺医生在和小雅的沟通中了解到,孩子从小学习成绩不错,她对自己也有较高的期待。父母对她的管教并不严厉,平时都忙于工作,很少陪伴小雅。

升上5年级后,小雅在学习上觉得有点力不从心,总感觉对不起父母,还会内疚自责。虽然在学校里她总是表现得很快乐,但心里就是不开心,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很差劲。成绩一下滑她就更加自责,总觉得自己学不好会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

“她来就诊的前两天,曾偷偷和朋友说起每次心情不好时就会划伤自己,已经有6次了。”

贺医生分析,孩子平时表现得外向开朗,是为了不被别人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难过,这属于抑郁症类别。这部分患者尽管内心深处感到极度痛苦、压抑、忧愁和悲哀,外在表现却若无其事面带“微笑”,这些行为具有表演性质。

贺医生对小雅进行心理辅导,建议给予一些药物辅助治疗,并引导家长多陪伴孩子,关心她的内心所需,保证睡眠的同时稳定情绪。

学生发病率有所增高 注意及时察觉抑郁表现

抑郁症是现代社会的心理疾病之一。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统计,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已经达到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4%,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关注。贺医生介绍,从她所在的心理门诊就诊人群来看,患者有抑郁症状的青少年占50%。平均每天新发的青少年就有两三个。

抑郁症的典型症状有心情低落、兴趣下降、精力下降,伴随着睡眠差、胃口差、自责内疚、易疲劳,有的还会出现身体不适、头晕乏力、恶心心慌、胸闷气短等,严重的会有自残行为。

贺医生认为,现在受学业压力大、自我期待高、家庭压力或是人际关系等因素影响,青少年抑郁症发病年龄越来越早,有的在小学2、3年级就会有情绪低落等表现。国家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是对青少年的关怀,也能提升公众对抑郁症的认识,减少偏见与歧视。要注意的是,抑郁是一种情绪,就是常说的情绪低落,是瞬间且普遍存在的。而抑郁症是一种持续的心理障碍,查出抑郁不代表一定是抑郁症。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治疗抑郁症的好方式。”贺医生说,像小雅这样平时父母很少关注孩子内心的,渐渐地便可能患上常人难以发觉的抑郁症。很多家长不理解,有的甚至觉得孩子有这类表现是因为叛逆,甚至忌讳孩子就诊。这都需要家人平时多陪伴和关注孩子,如果发现孩子心理和行为变化明显就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来源: 东南早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