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

01,初长成

1981年,天王刘德华完成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彩云曲》,正式进军演艺圈。他不知道的是,多年之后他喊话要让演他老婆的贾玲,会在湖北一个普通家庭里出生。

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1)

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2)

冯巩也调入了中国铁路文工团,离他上春晚一战成名,还有6年,他也没想到,未来会有一个来自湖北的姑娘,将成为自己的女弟子,并成为喜剧界的“一朵奇葩”。

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3)

小时候的贾玲,脸圆圆的,长着一个小梨涡,像极了《请回答1988》里的女主角德善。

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4)

虽然出生的家庭并不富裕,但好在父母都很疼爱这个女儿,贾玲的姐姐贾丹也对这个妹妹疼爱有加,有好吃的,好玩儿的,总会第一时间让给妹妹。

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5)

而这个妹妹,一直是家里的“开心果”,古怪,搞笑的性格常常逗得一家人哈哈大笑。对于两个女儿,这个普通的家庭并没有过高的期望,父母只希望她们能够快乐成长,未来最好能年大学,嫁一个不错的好人家,对于父母来说,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因此,贾玲的童年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渐渐培养了她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上山掏鸟窝,下河捉鱼,那时候都是她的拿手好戏。充满好奇心的她,还盯上了父亲的拖拉机,天天缠着父亲教她开拖拉机。那时候,拖拉机是贾玲家唯一的“大件”,拗不过女儿的性子,父亲还是简单教了一下贾玲,没想到她一学就会。

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6)

贾玲的模仿能力也强,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坐在电视机前看《曲苑杂坛》,有模有样地模仿里面演员唱戏的样子,对没见过的小号,萨克斯等乐器,学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

渐渐地,贾玲也喜欢上了表演并励志未来要当一名演员

02,戏剧化的一幕

2000年,18岁的贾玲第一次来到北京,准备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可是,经过几轮比试之后,贾玲就落败了。

那时候,她第一次感到沮丧,仿佛天要塌下来一样,然而,擦干眼泪之后,她还是坚强地挺了过来。她觉得自己不应该就这样颓丧,也不能就此放弃做演员的梦想,于是决定留下来,边在酒店打工,边准备来年的考试。

就像后来她在小品里说的那样,爱笑的女孩,运气都不会差。2001年,贾玲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与此同时,还多报了一个冷门的专业喜剧表演班作为备选。结果,两个专业都考上了。

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7)

与此同时,另一个好消息也传回到贾玲父母的耳朵里,因为姐姐贾丹也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但对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这并不算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家里穷,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大学,这时候,姐姐贾丹果断放弃了自己上学的机会,而是把来之不易的机会给了妹妹贾玲。可以说姐姐是贾玲的第一个贵人。至今贾玲依然很感谢姐姐,却也多了一份愧疚。

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8)

人生总是充满戏剧化的一面,更戏剧化的是,当中戏招生办打电话给贾玲询问她要报的是喜剧表演班还是戏剧表演班时,正好遇到贾玲不在家,接电话的是贾玲的妈妈李焕英,因为口音的问题,贾玲被阴差阳错报成了戏剧表演专业。

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9)

等到四处打听时,木已成舟,又不好责怪母亲,只好背着行囊,踏进了中戏相声班的大门。03,辛酸往事

来到中戏学习相声之后,贾玲才发现,原来相声也没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因为她有一位不错的老师——冯巩

此时的冯巩,已经连续11年登录春晚,还参演了《笑破情网》,《业余警察》,《埋伏》等多部影视剧,还凭借电影《没事偷着乐》获得第十八届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

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10)

为了给相声界注入新鲜血液,对相声这个冷门专业扶持力度很大,请的老师也基本上是当时很有权威的专家和老师。

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11)

贾玲一颗悬着的心也算是落了下来,专心打牢专业基础,将更多的精力都投放到了相声的学习当中,打电话回家的时候,还会和母亲开玩笑说:等我出名之后,就给家里买台电冰箱

然而,这台电冰箱,母亲再也看不到了。有一次父亲开着拖拉机带着母亲李焕英去运稻草,母亲坐在车尾,稻草铺得太高,在拐弯的时候,将母亲甩了下来,造成了意外,母亲当场去世。

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12)

每次想到这件事,贾玲的眼里常含泪水,给家里买了电冰箱,可惜母亲再也不能享用了。

因为母亲的去世,父亲满怀愧疚,伤痛,一夜白发,一下子仿佛苍老了二十年。可是,日子再艰难,还要过下去。

为了让贾玲没有后顾之忧,父亲将家里的房子卖了,姐姐当时每个月只能挣800元,将500元拿出来供贾玲读书,这一供,就是9年

贾玲也争气,2003年,大学毕业后参加全国相声小品邀请赛,一举拿下了专业组的冠军,冯巩当时是比赛的评委,看着舞台上的贾玲,觉得这个女孩很不容易,也很有天赋,就将她收为关门弟子。

遗憾的是,这一切,母亲李焕英也看不到了

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13)

可是,这些并没能让贾玲的日子变得更优越一些,她还是只能住在狭窄的出租屋里,大冬天,没有暖气,窗户还是破的,只能用报纸敷上,为了省钱,还不敢开灯,交不起房租,最后还把自己的随身听给卖了20元,买了几盒方便面硬撑了一个多星期。

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14)

看着妹妹日子过得如此艰难,姐姐贾丹也不忍心,劝说她回老家,说给她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是在收费站当售票员,一个月3000元。但此时的贾玲,又一次体现了自己的倔强,她希望姐姐再给自己一年的时间,一定要闯出一番模样来,因为她答应过母亲李焕英,要出名,还要给家里添置一个大冰箱。

得知贾玲情况的恩师冯巩,也格外心疼这个女弟子,赶紧给贾玲姐姐打了个电话,对她说:别担心,贾玲没地方住,可以来我这里,没饭吃,我可以帮忙,不会饿着这孩子。

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15)

冯巩也不光嘴上说说,立马付诸实践,带着贾玲四处演出,因为一句承诺,让贾玲一年挣下了五六万元,足足赚够了10年的房租。可以说冯巩是贾玲的第二个贵人

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16)

04,蜕变

2010年,贾玲终于迎来了自己演艺生涯中的转折点,在冯巩的推荐下,搭档白凯南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上,一起表演了相声作品《大话捧哏》,幽默搞笑的表演方式,瞬间让电视机前的全国观众记住了这个年轻女演员的面孔。

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17)

2011年,再度和老搭档白凯南登上春晚,表演相声《芝麻开门》,一举拿下了“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三等奖,到了2013年,贾玲已经是各大卫视春晚舞台上的“宠儿”,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和北京卫视都向她抛来了橄榄枝。

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18)

然而,贾玲内心也充满了危机感,此时,各类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炉,相声逐渐式微,到底该守着相声这块热土,还是转型?贾玲心里直打鼓。最后,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贾玲还是决定做出调整。参加了《百变大咖秀》,惟妙惟肖的模仿让观众直呼过瘾,赢得了阵阵掌声。

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19)

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20)

然而,这样的改变却让师傅冯巩倍感痛心,打电话给她说:你好好的一女孩,这么“作”,就不怕嫁不出去吗?

知道师傅也是担心自己,但贾玲已经没有退路可言。因为对于贾玲来说,她已经没有面子可言了。

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21)

喜剧对于一个女演员来说,要做出的牺牲太多,也太大,这是市场的需求,也是女喜剧演员无可奈何的选择

她只能以观众喜欢的方式“折磨”自己,在《欢乐喜剧人》的舞台上近乎疯狂地吃西瓜,颠覆形象。

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22)

在综艺节目中故意扮丑,成为胖版小龙女。

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23)

她给父亲和姐姐买了房,买了车,可是成功背后,是巨大的失落,越是成功,就越想念已经失去的妈妈李焕英。

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24)

今年,她终于鼓足勇气,将纪念母亲的电影《你好,李焕英》搬上了银幕,请来张小斐/沈腾,陈赫等一众好友助阵,因为这对于她来说,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自己对母亲的承诺,更是对母亲的一种永久的怀念。

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25)

电影上映后广受好评,豆瓣评分8.3分,在众多春节档电影中成为评分“黑马”。

贾玲的成名史真实故事(喜剧女神贾玲的成名史)(26)

短短几天里,票房已经突破5亿,名利双收。但对于贾玲来说,这才是她导演生涯的起步,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

#你好,李焕英#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