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子骞后母求孔子(圣贤孝子闵子骞.)

——闵子骞.济南孔子哲贤、国人孝悌榜样

闵子骞后母求孔子(圣贤孝子闵子骞.)(1)

孤筑每日赵书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闵子(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87年),名损,字子骞

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弟子, 七十二贤之一

孔门十哲之一

二十四孝之一(芦衣顺母)

【幼年闵子骞,与继母及两异母昆弟生活一起。自小苦读,耐心极好。那年,其父牛车载着昆弟及闵子骞三人,驰骋于安徽萧县冰天雪地里。继母偏心,昆弟棉絮内胆,看似瘦衣但避寒,闵子芦花内胆,貌似胖衣却冰心。父亲不解更嗔怒 ,鞭打胖衣闵子,芦花飘逸,恍然大悟,后妻虐待了闵子,怒火中烧欲休妻。闵子哭求,“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父感慨,继母悔悟,终于家庭圆满。成年的闵子,成为入仕名流,孔子门生。】

闵子骞后母求孔子(圣贤孝子闵子骞.)(2)

闵子骞后母求孔子(圣贤孝子闵子骞.)(3)

闵子骞后母求孔子(圣贤孝子闵子骞.)(4)

1074年,齐州太守李肃建祠祭祀,由苏辙撰文、苏轼书写《齐州闵子祠记》的石碑。明代,历城人刘敕捐资重修了闵子骞墓和子闵子骞祠。

济南历城有闵子骞路,修建有闵子骞公园(百花公园),一侧“闵子骞祠”,侧后“闵子骞墓”。

确立地位——济南名士闵子骞。济南孝文化,自闵子始。

地分南北,人有聚散,古来如此。好聚,向心。离散,思念。这般红尘光景里,最凝聚人心的,莫过于乡愁。

乡愁,与善良是否无关,众所共识,人之初性本善。华夏文明得以传承,皆得益于仁义礼智信,天地君亲师。再说开去,乡愁的渊源,是爱。爱的表现型,乃孝。

济南人,将孝文化珍藏在儒学博物馆,却把一个宣讲孝道的“闵子骞公园”,改名为百花园,即便是红书年代的产物。可是,”反修巷”,不是成为笑谈了吗?好在没有把济南闵子骞路改称百花路,大幸(据说,闵子骞路,也一度色化),好在,老济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闵子骞,还有历城洪家楼畔的闵子骞公园。

百善孝为先,回到文章开篇孔子云,“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句中“间”读音“闲”,即“闲语、闲话”。译意:夫子说,闵子骞,真是大孝啊。闵子骞父母、兄弟说闵子骞大孝,人们没有异议闲语。

来济南,不能不知道济南孔子哲贤、国人孝悌榜样闵子骞。

闵子骞后母求孔子(圣贤孝子闵子骞.)(5)

闵子骞后母求孔子(圣贤孝子闵子骞.)(6)

闵子骞后母求孔子(圣贤孝子闵子骞.)(7)

闵子骞后母求孔子(圣贤孝子闵子骞.)(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