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特色的13首送别诗(史上最神乎其技的一首送别词)
相比较诗的严谨和高度凝练,词因为是合乐的歌词,故要通俗和自由的多。随之而来的,便是缺少了诗中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也就是说不再注重炼字。简单来说,就是出现千古名句的可能性要比诗低。但从另一方面看的话,如果一首词中出现了千古名句,足以证明作者的神乎其技。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词《临江仙·送钱穆父》,便是苏轼最神乎其技词作之一。概括来说,就是前八句平淡无奇,后两句出神入化。宋哲宗元祐六年,苏轼时任杭州知州。其好友钱穆父自越州(今绍兴)徙知瀛洲(今属河北)途经杭州时,苏轼写下了这首词为之赠行。
虽然说这首词是一首送别词,但是却一点也没有以往送别诗词中,那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者慷慨悲凉的格调。反而在苏轼手中,这首送别词成了赞赏友人面对人生坎坷时的高尚心境和风节。尤其是后两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写得既有情韵,又富有理趣。它是能够充分体现苏轼旷达洒脱的千古名句。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首先,词的上片苏轼着重描写了自己与友人的久别重逢。它的意思是说,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就是三年以后。这三年来,我知道你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要远赴瀛州,可谓踏遍了天涯红尘。分别虽久,相逢一笑,依然如那春日里的和煦。可喜可贺的是,你面对人生坎坷所保持的古井心境和秋竹风节。
元祐初年,苏轼在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两人相交甚笃。元祐三年钱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这首词写于元祐六年,所以苏轼说“一别都门三改火”。而从“天涯踏尽红尘”到“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苏轼对钱穆父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达观态度的赞赏,其实也是他自己的心声。表明了苏轼一如既往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
然后,词的下片苏轼便是着重抒写月夜送别友人的情形。意思是说,我虽然惆怅你就要连夜扬帆远去,与你相伴的也只有云色微茫月儿淡淡。但是宴席中的歌妓用不着为我们的离别而哀怨。人生在世就是一趟旅程,我也是其中的匆匆过客。很明显,苏轼在下片主要表达了一种世间离别本就是常事,不需要哀愁的旷达洒脱。
唐代诗人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其意境与苏轼这里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相近。均是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言下之意,便是说我们人人都是这个天地间的过客,就没有必要计较在这片天地中的离别了。它既有苏轼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也有苏轼人生如寄的思想在其中。
总的来说,苏轼这首词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婉细腻,真挚动人。而后两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相比较前八句的平淡无奇来说,就要出神入化了,它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即便在今天,也是发人深思的千古名句。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