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打铁花来历(非遗过大年蔚县打树花)

蔚县打铁花来历(非遗过大年蔚县打树花)(1)

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北博物院、河北新闻网承办,各市文化和旅游部门、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协办的2023年河北省“文化进万家 非遗过大年”活动1月14日火热开启!全省各地协同联动、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系列直播、短视频、图文、海报、H5等多种形式立体化展现河北各地精彩纷呈的年俗活动,引导网友了解非遗,关注非遗,营造浓浓家乡年味,陪各地群众欢喜过大年!

1月14日至2月5日活动期间,每日推出一张精美海报,展示各地非遗项目。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蔚县打树花。

蔚县打铁花来历(非遗过大年蔚县打树花)(2)

打树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暖泉古镇一项独特的民俗活动,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2021年,“打树花”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誉为“天下奇绝”。

据说当年蔚县暖泉镇有好多生铁铸造作坊,每逢年节,富人们燃放烟花庆祝,铁匠们也同样渴望着热闹喜庆。但铁匠买不起烟花,他们从生铁水注模时四溅的火花中得到灵感,把熔化的生铁水泼洒到古堡城门上方的砖墙上,好似朵朵烟花盛开。这种特别的“烟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其热闹喜庆的氛围绝不输给拥有烟花的富人们。因此,便有了每逢过年“富人放烟花、老百姓打树花”的民间习俗。

蔚县打铁花来历(非遗过大年蔚县打树花)(3)

打树花表演之前的准备工作,也是用了心思的。柳树根做的勺子必须先在水里浸泡几天,之后再用慢火把表面烘干,这样勺子才不至于被铁水烧毁,而且勺把儿也不会太热。匠人身穿羊皮袄、头戴斗笠,这一身装束,就是防烫的。尽管处处提防,一场表演下来,表演的匠人多多少少还是会被溅落的火星儿烫着,因此,匠人的手背上总是布满了旧疤痕和新烫的水泡。打树花,古老之花,更是匠人们的心灵之花。

打树花按照分工分为“掌炉”和“掌勺”两部分,掌炉者负责冶炼、抬送铁水,掌勺者负责打树花表演。表演的当天晌午,掌炉者都会进行“祭火炉”仪式,祈求国泰民安,同时也保佑打树花的汉子们能顺利进行表演。夜幕降临后,掌炉者将生铁放入炼铁炉中,熔化成1600摄氏度的铁水,用特制的耐火煲将铁水抬至古堡门前。这时候打树花的汉子们就要上场了,他们反穿羊皮袄,头戴毡帽,手拿经冷水浸泡后的柳木勺,将一勺勺铁水奋力泼洒在砖堡墙上,高温的铁水遇到冰冷的砖堡墙,刹那间迸溅出朵朵金花,如瀑布倾泻而下,又如一颗颗落在玉盘的珠子,发出声声脆响,因泼散四射的铁花犹如一棵棵大树冠,而得“打树花”之名。

为了更好地将这一传统民俗传承下去,近年来,当地专门新修了“天下第一堡树花广场”用于表演,打造了大型实景民俗演出《火树金花》,把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表演与打树花相结合,给人美轮美奂的视觉享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