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传统武术真的消亡了(没落的武术丢失的信仰)

如果传统武术真的消亡了(没落的武术丢失的信仰)(1)

文/云闪

无论什么门派的武术,练得怎么样,传统的武侠精神就像各国各民族的英雄精神一样,是顺天道是正义的对国家民族发展有利的,为人所推崇的,也算是一种传统信仰。

这种侠义精神不但起于武林江湖,还以小说等艺术形式流传,可就是在有这样优良传统和底蕴的文化背景下,却出现了如今这样汉奸当道和娘炮泛滥现象,这些是不是和武术的没落有关呢?

说起来武术界的现象很奇怪!

首先,就是保守性,这也是有传统的,对文化的传承有一定的阻碍,但从整个国家角度讲也有其优势,毕竟有一些关乎到国家和民族的安全,需要保守,现在还有很多老师父坚守着不传歪果仁的原则,毕竟我们有流失并因此付出代价的历史。而这种保守性的弊端就是使很多人听都没听过一些传武的精髓,这势必影响人们对传武的正确认知。

如果传统武术真的消亡了(没落的武术丢失的信仰)(2)

另一个就是门派之争,都说自己的好,别人的怎么样怎么样,商品的市场竞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武术的内斗促进了武术的发展么?说来可能有些丢人,那么多门派拳种,在自己的地盘上却竞争不过一个外来的跆拳道,到底怎么回事呢?

现在一谈到传统武术,人们就和能不能打联系到一起,跟风文化真是太可怕了,谁说传统武术都是用来打架的,你说传武不能打,那我问你传武包括哪些?你又练过几种?养生健身武术你又知道多少?一提到武术就和打架技击联系到一起,这种思想不得不让人想到和西方的暴力文化有关?

如果传统武术真的消亡了(没落的武术丢失的信仰)(3)

那你学跆拳道也是考虑到能打?那种打也只是竞技上的打,这种打我们也有啊,叫散打。咱先不考虑实战竞技作用,学习传统武术保证身体健康,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亚健康,猝死,没有生育能力,这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已经是一种了不起的实力了吧,我们的祖宗为了延续提高文明早就铺了路,可这么宝贵的东西到了今天却是这样一个窘态!孰之过?

传统武术真的不能打(实战)么?传武不能打,这个概念本身可能就是带有某种特殊含义的市场营销噱头。试问哪个人哪个门派能代表传统武术?两个人擂台竞技,输赢准确的讲就是两个人的事,甚至和门派都无关,另外,竞技比赛是有规则的,你让打球的去比长跑,没有实战过的和有实战经验的打,业余的对战专业的,这个比法在逻辑上就不严谨,你说能打不能打,哪种规则算能打,哪种规则算不能打呢?

如果传统武术真的消亡了(没落的武术丢失的信仰)(4)

从科学及逻辑角度讲,100个传武人全打输了,能说明传武不能打么?不能。但只要一个传武打赢了,就不能说传武不能打,只能说前面打输的没学好功夫没练到家,可就是这一个如果不出来打呢?

再打个比喻,有几个人见过原子弹的威力?你会说原子弹没有威力?你有见过保镖,特工等上擂台打擂?那你说这些保镖特工能不能打?传统武术自古就有不外传不轻传的传统,没见过不能代表不存在。

所以,传武不能打这种说法本身就比较随意玩谑,说他带有某种特殊含义是指可能有人故意借此来削弱民族文化软实力,就像打压中医一样。你看传统武术在国人中的形象,一提起来就是那种大师笑话之类的,而对于国外的东西却是无理由崇拜,武术内部也是夹杂着西方的元素,从传统武术人角度讲,这算不算被人家文化入侵打败了,祖宗的东西没守住,到头来被人家指手画脚。

如果传统武术真的消亡了(没落的武术丢失的信仰)(5)

另外,擂台比赛本身更多是一种商业化娱乐化的性质,传武不能打也是在这种环境下扭曲出来的意识形态,或有意,或无意。有商业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手段,有手段就有虚实真假善恶!商业化的只是文化的一部分,不能代表整个文化的,要知道很多更高深的是不允许商业化的,那你只从商业化的认知水平去评判,不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武术的现状就如此,人们绝大多数见到的都是商业化的,而在商业化方面我们无法与西方的体育比,在此一对比,就显得我们有些势弱。结果就是人们受西方体育暴力文化的影响比传统武术侠义道的影响要大。

如果传统武术真的消亡了(没落的武术丢失的信仰)(6)

说信仰缺失,主要指英雄主义,侠义道和尚武精神,实际上这是传承于我们民族骨子里的东西,而且传统文学艺术都会有所表现,你看最近小学生流行的《孤勇者》,不就是内心对正义英雄的共鸣么?和那种没有阳刚之气的娘炮刚好相反,这些才是中华民族真实的自我,是与生俱来的,而后者是在文化教育过程中我们败给了西方的垃圾文化,是一种文化入侵毒害的结果,教材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那我们这么优秀的文化为什么败了呢?一些传承者有没有责任呢?武术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形式,为什么流到国外的多,国人却很不屑,反崇尚对方的垃圾呢?(本文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