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家乡传统(端午节我家乡的传统习俗)
在我国,端午节是春节过后第一个农历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我家乡被叫做五月五。人们都很重视,过的也很隆重热闹。每到端午时节,村里的人们都会提前一个礼拜准备节日所需的食物和用物。绣荷包,割花绳,买香草,买雄黄,煮甜盘儿(跟米酒一样,只是用小麦和莜麦煮熟加上酒曲发酵而成
的),馓(做的意思)凉粉,烙花馍或是炸油饼,插杨柳。
绣荷包,最先要准备的就是给小孩子戴的荷包。就是用做衣服或做鞋子剩下的碎花布或绸缎等做成的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布包,经常做的有十二生肖和各种花形。荷包里面填满棉花,一小撮香草和雄黄,然后挂上穗子。给小孩子戴在胸前,大一点的孩子戴在衣服纽扣上,一两岁的孩子戴在项圈上,项圈是用白色的布或黑色的绸缎,做成一个项圈,做这个项圈还得是德高望重的老奶奶做。据说只有德高望重的老奶奶做的项圈孩子戴上才能一生平安。项圈上还必须要有一只七寸子,形状像蛇又像蜈蚣。至于为什么非得有这个形状奇怪的小动物,我到现在也没弄明白。问奶奶说她也不晓得,只知道它和项圈是一块儿的。项圈上面挂满了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荷包,这些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荷包,都是亲朋好友为这个小孩子做的,戴在脖子上,听奶奶说小婴儿佩戴挂满荷包的项圈是为了保平安,辟邪。让孩子能够健健康康的长大成人。我小时候也戴过,戴到弟弟出生了,我的项圈就给弟弟戴了。只是荷包会换成新的。我奶奶,我大姑都是手很巧的人,在我们十里八村。每到端午节的前半个月,奶奶就会收到很多碎花布碎绸子,花线,棉花。都是方圆村里人托奶奶给家里孩子做项圈荷包的。从那会儿开始,奶奶每天从早到晚都不下炕的忙着给人家做项圈荷包。大姑每年都会回来帮奶奶一起做,奶奶做项圈,大姑做荷包。每天下午放学回家我也会去凑热闹,一片片花布在姑姑的手中,三五分钟就能做成小兔子,小猪,小狗或是小花儿的样子,十二生肖,在姑姑手中被做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还有各种花的样子的荷包,我记得姑姑给我做过一个带叶子的荷花的荷包,粉红色的花被绿色的叶子包着,叶子下面还带着三个穗子。特别好看,跟真的荷花一样,我那会儿大概上小学一二年纪,我就会戴去学校,给其他小伙伴炫耀。看着他们羡慕的眼神,我甭提有多自豪高兴了。做好的荷包里还要装上香草和雄黄。装香草是为了闻起来香。装雄黄是为了防蛇鼠,防蚊虫。我的家乡是在四面环山的小盆地,森林植被茂盛。一到夏天,蛇虫鼠蚁渐渐多起来了,听奶奶说佩戴有雄黄的荷包是为了为了防止它们咬伤人。
等到我上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我就不戴荷包了。我会自己缠粽子戴。就是把香烟盒裁成条,折成一个有六个面的三角体。然后用四五种彩色丝线缠起来,加上一个或四个穗子。这也是荷包的一种。可以做一个拳头大的一个,再做很多个大小不一样的,挂在大粽子的三个角上,一个比一个小一点儿,依次类推,可以挂十几二十几个大小颜色不同的粽子,做好了挂家里。可以挂上一整年。
绑花绳,绑花绳的习俗一直延续到至今。不管老少,都要在端午节这天的早上绑上花绳。戴上了就不能摘下来,要不然不吉利,一直戴到自然掉落才可以。小时候妈妈割花绳的同时还要为我和姐姐每人买两根头绳(就是现在织毛衣用的毛线),姐姐是大红色的两根,我是粉红色的两根。端午节的早上,妈妈把花绳对折两次,用手搓紧搓花,才给我们姐弟三个绑上,两只手腕,两个脚腕,还有脖子上也得绑花绳。我和姐姐扎头发的皮筋妈妈会给我们换成颜色鲜艳的新头绳。
抹雄黄,绑好花绳后就要抹雄黄了。也是大人小孩都得抹。都会抹到耳朵眼里。雄黄是那种深橘黄色的粉末,妈妈用食指沾一点儿,抹到我们每个人的耳朵眼里。每年抹雄黄的时候我就一个劲的儿的问妈妈,为什么要抹雄黄。妈妈说抹了雄黄今年上山就不会遇到蛇。我最怕蛇了,就让妈妈给我多抹点儿。现在看来,它就是一种传统文化习俗,从古流传至今的。我们胸前还会戴着装有雄黄和香草的荷包。
煮甜盘儿,甜盘儿讲的通俗点儿就是醪糟。南方人的米酒。只不过我们是用小麦和莜麦发酵的,不用大米。甜盘儿得提前三天煮上,端午节早上吃正好。用的是家乡当年产的冬小麦和莜麦,小麦和莜麦的用量是一半一半。把莜麦和麦子洗净,混合均匀,倒入大铁锅里小火焖煮七八个小时煮熟。要煮的不软不硬,刚好合适。火候很重要,所以这就得靠妈妈的经验了。煮熟的混合麦子,用大碗舀到案板上,摊开凉至温热,装盆里,撒上定量的酒曲,酒曲要放多少,全凭妈妈的经验,甜盘儿味道好不好,酒曲的用量,麦子的温度是关键。酒曲撒上后双手从下到上的翻拌均匀,再用手掌按压紧实,盖上保鲜膜密封好,上面再盖一层毯子,包裹严实,放在阴凉的地方,发酵72小时。端午节一大早妈妈会揭开甜盘儿上包裹的毯子和保鲜膜,我们三个早已迫不及待的想要尝了,围站在妈妈身边,妈妈揭开毯子的那一瞬间,酸甜味儿加上淡淡的酒香味儿,飘的满屋子都是。妈妈拿勺子从盆的一边,从上到下翻拌均匀,然后尝一口,满脸笑容。我们就知道甜盘儿做成了,飞奔进厨房拿碗,妈妈给我们每人一勺子甜盘儿,也不多给,妈妈说怕我们吃醉了。那会儿都不晓得为什么会醉,还嫌妈妈小气,不给我们多盛。现在知道了那毕竟是发酵的食物。那种麦香味儿,酸酸甜甜的味道。吃起来凉爽可口,现在想起就来只有咽口水的份儿了。
馓凉粉,就是做凉粉。我们这里人以前做凉粉用的是面粉,后来就用豌豆淀粉做凉粉。凉粉是端午节的早上妈妈做的,一斤湿的豌豆淀粉,可以做十二个碗砣,也就是十二碗凉粉。就是吃面的那种不大不小的白碗,做好的凉粉盛在碗里,都摆放到阴凉的粮食房里,自然凉凉,刚开始每隔五分钟要移位置,妈妈说要是不移动一直放在原地的话就怔了,我不懂妈妈说的怔了是什么意思,现在想想就是要凉粉冷却的快速罢了。凉粉做好了还得做凉面,我们家乡的习俗,吃凉粉一定得配上凉面。妈妈用家用小型压面机压的韭菜叶面条,煮熟捞出来不用过凉水,直接淋上生的胡麻油,少许盐,搅拌均匀,摊开凉凉,凉面就做好了。最后就是炒盐菜了,就是凉粉凉面上放的配菜,我们叫盐菜。很简单,就用刚从菜园子割来的新鲜的旱地韭菜。这割韭菜的活儿自然就成我的了。我就菜园那会儿在村子西头,来回要十分钟。一手掌长的墨绿色的旱地韭菜,摘洗干净,切段,用胡麻油加盐炒一分钟,香味儿满院子都能闻到。趁着炒韭菜的油锅,红葱爆香,炝一碗醋,再加适量的水,调到稍微有点儿酸味儿的酸汤,凉粉汤就做好了。再捣半碗蒜泥。吃凉粉的配料就算准备齐全了。中午了,凉粉也自然凉凉了,将碗砣倒扣在案板上,刀上沾凉水,这样切凉粉时不粘刀。先切0.5厘米厚的片,再切成条,粗细由个人喜好。碗里先放八分满的凉粉,上面放上两分的凉面,放适量炒的韭菜,还有蒜泥,最后再舀一勺调好的醋汤。一碗端午节必吃的凉粉就可以享用了。面条柔软劲道,凉粉爽滑凉爽,韭菜独有的香味儿给凉粉增香不少。吃完了再喝上几口酸汤。开胃凉爽而满足舒服。
烙花馍,花馍馍,这是我很喜欢的美食。那会儿也不晓得为什么,花馍和平常吃的馍馍的唯一区别就是它上面有花,妈妈拿蒿子秆画的各种花儿。食材一模一样,就是发面。可我就是觉得吃起来很香。每次端午节的前一天的下午,妈妈就会烙花馍或炸油饼。到我下午放学回家妈妈都还没做完,我都会帮妈妈一起做,在妈妈擀好的面饼上,学着妈妈的样子,画上我自己喜欢的图案,看着妈妈烙花馍,我在一旁焦急的等待着花馍出锅。花馍出锅了,我就拿起整个花馍,也不怕烫,一边吃,一边两边换手,因为确实很烫手。感觉自己画的花馍更香,不一会儿,一张花馍已下肚。我从小就不爱吃油饼,所以,妈妈炸油饼的时候,我早已不见了踪影。
插杨柳,是端午节我们家乡的传统习俗。端午节的早上,五点刚过,妈妈就吆喝着我们起床,要去折杨柳。我是被姐姐强拉起来的,昏昏沉沉的跟着姐姐,拿着锄头,出了门,一阵冷风吹过,一个哆嗦,我才算清醒了。老家的气温早晚温差大,端午节了早晚还得穿件毛衣,中午可以穿短袖。我们到了折杨柳的地方一看,已经有好多人在树上了,正在哪儿折着柳条。树下也有人在挑拣柳条,要挑拣不同形状,长度,粗细的柳条,因为拿回家要插到各个不同的门框上和窗户上。我和姐姐也就没上树去折,就在树下面捡,不一会儿就捡了我家门上需要的柳条。一路哼着歌儿回家了。回到家妈妈和我们一起将柳条插到各个门口和窗户上,具体说是插到门框上,粗一点的柳条插到大门口,中等粗细的插各个房门上,最小的插窗边上,就连鸡舍猪圈也会插上。所有都插上了杨柳,妈妈也会给我和姐姐头发上插一个两三片叶子的小柳枝。插了杨柳条才算是真正的过上五月五了,老听爷爷这样说。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有些习俗被我们弄丢了,像现在过端午节,我家也不烙花馍了,也不煮甜盘儿了,小孩子更没荷包戴了。有些是环境变了,不能做了。像甜盘儿,楼房里现在太热,放冰箱里做的又不是那个味儿。有些是人们舒适日子过惯了,懒得动手做了,嫌麻烦。想吃各种饼子到超市买了就行了。还有些像绣荷包,这需要技艺,我们这代人从小没学过,把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手艺弄丢了,不会做。小孩子自然也就没有荷包戴了。也有好的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前我们北方普通人没有粽子吃,没有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吃,现在有了,超市里全国各地的特产,甚至外国的新鲜水果食物都应有尽有。
今年端午节我家里既有五芳斋的鲜肉粽,又有妈妈馓的凉粉,做的凉面。虽然没有家乡的柳条插门上,但有艾草,这两年我们这里也开始兴起插艾叶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