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水浒人物(清平乐的宋仁宗)

这近热播的《清平乐》以宋朝为背景,主要描写了宋仁宗一朝的事,王凯饰演的赵祯也是圈粉很多。虽然历史上的宋仁宗与其他皇帝比,似乎名气没有那么大,没有太祖、太宗那样功劳卓著,也没有宋徽宗那样的顽劣悲惨。

范仲淹水浒人物(清平乐的宋仁宗)(1)

《清平乐》剧照

《三侠五义》婴孩戏,《水浒传》客串,宋仁宗很忙

然而,和宋仁宗相关的历史传说故事倒是不少,比较《三侠五义》中的“狸猫换太子”桥段,其中的太子便是指年幼的宋仁宗。就连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的开篇都提到了宋仁宗,而且可以说,《水浒传》的整本书的故事情节,都是因为宋仁宗做出的一个决定,而引发了的。

范仲淹水浒人物(清平乐的宋仁宗)(2)

宋仁宗剧照

《水浒传》的开篇提到的人物其实不多,重要的角色有四个,但是每一个都是大名鼎鼎。同时也有一个规律,越是腕大的人物,出场时间越短,但是起到的作用也大。可以说,开篇的这些人物,比后面的一百零八将影响都大,而且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大名人。

天下大疫,仁宗忧虑,范仲淹献策

开篇以嘉佑三年的一场瘟疫,拉开序幕,东京城里城外的军民死亡大半,这么大的事当然惊动了宋仁宗,龙体不安,就召百官商议。这时,另外一个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参知政事范仲淹出场了,这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上学时没少背诵他的文章。他建议仁宋去请龙虎山张天师,来京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以祈禳民间瘟疫。

范仲淹水浒人物(清平乐的宋仁宗)(3)

范仲淹剧照

这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可能不好理解,就是道教的一种祭天神仪式,三千六百分是个定语,用来表达规模宏大的量词,这些都不作深究;现代科学这么发达,我们已知,这种方法也不能祛除瘟疫,毕竟是小说演义,情节需要而已,咱也不作讨论。但是仁宋要请的这位张天师,却也是个大有来历的人物。张天师一系自东汉开始传承,一直到明清,传承了好几十代。

张天师捉弄洪太尉

张天师住在江西信州的龙虎山上清宫,离东京还是有些距离的,所以,宋仁宗就把出京请张天师的光荣任务交给了洪信洪太尉,据说此人也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但是记载比较少。《水浒传》中的太尉好像都不省心,比如高俅。

范仲淹水浒人物(清平乐的宋仁宗)(4)

洪太尉剧照

这位洪太尉当然也不是省油的灯,上山后官架子也是特别大,当然张天师何许人也,在山上用猛虎和大蛇吓唬了洪太尉一下,还幻化成牧童捉弄了他,后来乘鹤驾云,先行入朝去救灾了。而这洪太尉,却留下来游山玩水,还非要看伏魔殿里镇压的魔君。

洪太尉好奇,一百零八魔君出世

天师不在,众道长也拗不过洪信的无理请求,只好任他胡作非为。洪太尉看到镇压魔君的石碑上写着“遇洪而开”四个大字,暗合了自己姓氏,更加地好奇,命人挖开了石碑,魔君幻化成一百零八道金光,逃到四方去了,洪太尉吓得不轻,灰溜溜回朝复命,也只字不敢提伏魔殿的事情。

范仲淹水浒人物(清平乐的宋仁宗)(5)

洪太尉在伏魔殿前

而这一百零八道金光,却正是镇锁着的,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一共是一百零八个魔君,对应后来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将。所以,水浒一百单八将的诞生,正是疫情之下,范仲淹提出建议,宋仁宗做出决定,洪太尉来请张天师,无意中放出了魔君而应运而生的。

如果《水浒传》一场戏,开场演员相当华丽

范仲淹水浒人物(清平乐的宋仁宗)(6)

水浒一百零八将

所以说,《水浒传》的开篇甚是宏伟,宋仁宗、范仲淹、张天师,个个都是历史上响当当的大人物。出场最多的洪太尉,虽然名气差了些,但却正是他一手放出了一百零八个魔君,引出了水泊梁山的精彩故事。《水浒传》最华丽的阵容在开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