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防浮肿(如何预防和处理脚上的水泡)

徒步的时候,最让人头疼的就是脚上起水泡,一旦脚上有了水泡,基本上就只能结束行程或者原地休息了,那么是什么导致脚上出现水泡的呢?有三个主要因素,压力,热量,水分,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徒步防浮肿?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徒步防浮肿(如何预防和处理脚上的水泡)

徒步防浮肿

徒步的时候,最让人头疼的就是脚上起水泡,一旦脚上有了水泡,基本上就只能结束行程或者原地休息了,那么是什么导致脚上出现水泡的呢?有三个主要因素,压力,热量,水分。

如何预防水泡

找到合适的鞋子

很多人在出去徒步的时候都会选择靴子或者越野跑鞋,这里建议大家在户外徒步的时候,鞋子尽量选择越野跑鞋,因为越野跑鞋比靴子更加舒服,而且轻量化,可透气,干的快。

防止水泡,鞋子肯定是关键,我们的徒步鞋,最好是刚好合适,不要太小,或者是太大,而且鞋子尽量是旧鞋,不要穿新鞋长时间徒步,新鞋和脚一般都会有一个磨合的过程,等磨合好了,才能正式穿到户外。其实磨合的过程就是让你的鞋子逐渐的适应你的脚。

有一个常识大家一定要知道,那就是参加长距离的徒步时,脚可能会变大,你也可以理解为脚部变宽变长,有的人参加长距离徒步,脚的大小竟然增大了2个码。有条件的可以多准备一双大号的鞋子,中间可以更换。

保持脚部的清洁,脚部的干净会降低灰尘和碎石导致的发炎,同时也降低了水泡导致感染的几率,徒步过程中如果有河流可以临时清洗一下,或者是等到了营地泡一下脚。如果徒步的时候下雨,导致脚变湿了,那么露营之后,一定要清洗脚,并且保持脚部的干燥。

徒步的时候,记得多带袜子,至少带5双,这样可以随时清洗脚,然后换上干净的袜子,让脚一直在干净的袜子里面,可以让你的脚更加健康,更加舒适,并且不起泡。你可以带一根针,中间换下来的袜子清洗之后,然后穿在针里,这样一边走,一边风干。

袜子的选择非常重要,首先,你的袜子尽量是五指的,根据经验,五指的袜子可以减少脚趾之间的摩擦。关于材质,尽量选择羊毛或者人造纤维,这两类袜子带走汗液是最佳的,而且即便是趟河湿了,也能干的很快。尽量不要选择棉袜,因为棉袜最容易导致水泡的产生。

调整鞋带,上面我们说过,长时间的徒步会让脚变大,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随时放松鞋带,这可以让你的脚保持好的形状。但是在陡峭的路面下坡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绑紧鞋带,以防止我们的脚趾撞到鞋子的前面。

之前有人建议,就是在徒步过程中脱下鞋子,让脚放松一下,其实这没啥不可行的,但是有一点大家需要注意,那就是长时间的徒步,脚会变大,有时候鞋子托下来就无法再穿上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东哥的建议是,你可以尝试一次,如果脱掉鞋袜,后半段的徒步让你更痛苦,那么下次就不要脱鞋了。

再来说一些水泡的处理

脚上在出现水泡之前,肯定是先变红,然后才会出现水泡。一旦脚上有地方变红,请立马停下来,检查变红的部位,建议出发前准备一些布基胶带,然后仔细处理变红的地方,使用布基胶带的时候,尽量让胶带和皮肤粘的平整一些。

如果脚上部位不仅变红,而且有点刺痛,或者已经出现了水泡,那么应该先在水泡的部位涂上一层抗生素药膏,然后用水泡胶带、急救绷带,斜纹棉布分别处理。

清除水泡的流程

首先用酒精或者消毒巾对伤口进行消毒,然后找一个安全别针用酒精擦拭消毒,这里建议大家从水泡的底部刺穿水泡,然后慢慢的挤压里面的液体,尽量让水泡上面的表皮保留,从而防止伤口的感染。排干里面的液体之后,还是要涂上抗生素药膏,以防感染,然后用布基胶带覆盖伤口。

对于经常徒步的人来说,背包里面都会有一个水泡急救包,里面包含的东西也很多,有布基胶带、斜纹棉布、斜纹泡棉、剪刀、镊子、小刀、酒精、消毒巾、安全别针、缝线针头、鱼线、尼龙线、牙线、急救绷带、纱布、水泡绷带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