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是儒家学说的继承者,他发展了儒学中的德治并与法治相结合,在战国中、晚期,成为孟子以后的著名传经大师和教育家,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荀子在主持齐国稷下学宫时,吸取了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成果,提出自己唯物主义的论点,也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颇有影响的哲学家  (一)教育活动  荀子名况,时人尊号为卿,又称荀卿因避宣帝刘询讳,西汉人改称其名为孙卿荀子是战国晚期赵国人,约生于周赧王二年(公元前313年),卒于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仅从他到齐国游学开始记他事迹,有关他的家世和早年经历,已无法考知据司马迁所记,荀况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而应劭在《风俗通义·穷通》中却说齐威王之时,孙卿有秀才,年十五来游学两人说法不一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认为应是15岁荀子生活的战国晚期,诸侯列国在长期历经兼并、侵吞后,国数日减,已出现统一的趋势他游学的齐国稷下学宫,各个学派的争辩也在为齐国统一天下制造舆论和对策荀子对这种形势发展看得很清楚,他的言行反映了这一时代的要求,并认为齐国堪当此重任但是齐湣王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民怨沸腾荀子曾规劝和警告过湣王,但遭到拒绝荀子深感失望,只得离开齐国到楚国去了齐襄王时,重建稷下学宫,荀子携徒再次来齐他在学宫的列大夫中最为老师,被尊称为卿,并曾三为祭酒,主持学宫事务他在学宫中制订了一套规章制度,提倡学术辩论人人平等后来,他因遭到谗言诽谤,只得再次离齐国赴楚国在楚国,荀子被春申君黄歇任命为兰陵令有楚人对黄歇进言说,您赐给了荀卿百里地,恐怕会对楚国有危害春申君因听信谗言,便不敢重用荀子了,继而荀子遭到辞退荀子无奈,只得由楚国回到家乡赵国赵成王曾同他讨论过军事问题荀子也到过秦国,会见过秦昭主和秦国宰相范雎他曾建议秦国实施王道,但当时封建统一战争正在激烈进行,霸道在历史舞台上正高潮迭起,因此,荀子的不合时宜的王道终不为秦用晚年,他又再到楚国,春申君复任他为兰陵令公元前238年春申君死,荀子也失去了官职,居住在兰陵,从事著书讲学活动  司马迁说他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荀子曾写过许多著作,但有的已经散佚现存《荀子》一书,共有32篇据唐杨倞考证,此书文章多为荀子所写,只有《大略》以下六篇,诸如《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等是弟子记述的  荀子虽然是出自儒门,但可以说他是儒家的改革派,他的学说中反映了不少法家思想在他所传授的学生中,如李斯、韩非等,都成了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  (二)教育主张  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学大师,也都重视教育作用但他们对于教育作用的认识却截然不同孟子从人性本善出发,认为人本来就是性善的,后来之所以丧失道德,做出坏事,是由于失去了善性因此需要加强教育,是为了把善性重新找回而荀子反对孟子的说法,认为人性本恶他从这个观点出发,认为人之所以能尊尚道德,做出好事,就是由于加强对他们教育的结果,使他们变恶为善  荀子强调后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用人无师法和人有师法,说明为人的两种不同效果人无师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荀子·儒效》)人有师法和人无师法,其思想行为有如天壤之别,正是由于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性恶》)人的恶性决不能任其发展,必须采用教育手段来改变它,引导人们走向正道  教育除了能改变人性,而且能使人由贱而贵,由愚而智,由贫而富因为教育使人获得知识和才能,使人懂得道德,明白礼让荀子提出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这也是对教育的肯定他在人才培养上,有着独到的观点  能在治国安邦中发挥巨大作用的人,他称为大儒而大儒不是天生的,需要经过教育培养,也只有少数人能达到如此高度学校还需要培养更多的法士,他们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发展生产和维持良好风尚的人才事实也是如此,才学超众,能力超人的尖子总是少数培养尖子不能成为教育的重点,而众多的治国人才,乃是社会所不可缺少的,应是教育的重点荀子从当时社会的实际出发,提出培养人才的措施是十分明确的他也提出了选拔人才的准则:知而不仁,不可仁而不知,不可既知且仁,是人主之宝也,而王霸之佐也(《荀子·君道》)一个有用的人才,如果仅有知识,而没有好的品德,不能使用道德品行虽好,但没有知识,也不能使用必须是既有知识又有道德,这才是国家要选用的合格人才此外,他对人才既不论资排辈,也不论地位高低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王制》)人才的选用,首先要重视教育培养,再以考核为准则荀子反对奴隶制的世官世禄制度,他认为,不应该因是出身庶人的子孙,便忽视他的才能,阻碍他归之卿相士大夫的行列  荀子从历史发展规律出发,对教育作用充满信心和希望《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就是《劝学》该篇首句就说: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一个人受过教育总要比不受教育强得多,能有所提高,也能有所发展如同青颜色是从一种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但比蓝草原始颜色要青得多现在我们常说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名言,就是出自荀子的《劝学篇》人们常用这句话比喻学生的学业超过老师,一代更比一代强很显然,荀子在教育理论上的高瞻远瞩,是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家中最突出的人物因此,他教育学说的不少精华,直到现在还很有影响  (三)德育的要求  荀子实施的道德教育,要比孔子、孟子进行的道德教育实际得多他不以培养理想中的完人为目的,而着重于现实这也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荀子提出的道德行为标准,注重于礼,强调礼的教育他认为,礼者是强国之本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学礼是最为重要的学礼,要先学《礼》,因为《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  《礼》是法律的纲领和准则,法律是依据礼的原则而制定出来的条文,礼与法律两者都是治国所不可缺少的能把《礼》学好,经书之类,便算学到头了当然,荀子所说的礼,已不同于孔孟之礼,不囿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是跳出了把礼义道德只作为规范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狭隘小圈子,与治国安邦、富国裕民的大事结合起来了因此,荀子主张道德教育必须与实行法制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既有礼义道德的教化,又有法制的约束,则天下一定安宁  怎样进行道德教育呢?荀子认为,首先要明礼义以化之即对礼义的内涵,要阐讲清楚从理论认识上,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荀子在明礼义方面,往往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是非比如,他在《荀子·荣辱》中谈到勇敢,分析了君子之勇和小人之勇所谓君子之勇,表现在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同挠,意为屈从)君子为了坚持正义,不怕权势,不顾利害得失虽然爱惜生命,但是大义凛然毫不妥协而所谓小人之勇,则轻死而暴他们违反了国家的法制,破坏了社会秩序,轻而丢掉了生命,这完全是轻举妄动,而不是什么勇敢把道理讲明,再提出具体要求,学生自然容易接受教育了  其次是要重视良师益友的潜移默化作用荀子说: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荀子·性恶》)反之,与不善者相处,就会受到坏的影响今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作伪也,所见者污漫、淫邪、贪利之行也身且加于刑戳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荀子·性恶》)与不善人常在一起,就易学到败坏道德的行为,直至犯法受刑,还不能自知因此,对一个人良好道德的培养不能不重视他的周围环境与他相交结的人的影响  荀子认为,进行道德教育,光凭诵读一般的经书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将《诗》、《书》背得烂熟,只不过是一个陋儒,毫无用处他主张教育内容还应该包括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师法就是以良师益友为学习榜样,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义,并不限于《礼》,必须涉及伦理道德、法制典章、礼仪条文以及当前国家有关的礼法制度等荀子将礼的作用,提到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的高度这个礼,在传统的《礼》上是没有记载的因此,荀子主张的师法之化,礼义之道,既是教育方法也是教育内容  最后,荀子要求把受到的道德教育贯彻到实践中去良师益友的默化作用固然重要,最后还得依靠各人主观上的努力和实际行动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音软,微动)动,一可以为法则(《荀子·劝学》)君子学习德行,要真正听进耳朵,牢记心上,行为举止有威仪,日常行动都合乎道德准则君子的一言一动,都应该供一般人取法当然,要做到这些是很不容易的,只有不断加强个人的意志锻炼,并持之以恒,才能有效果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求能够体现在行动上知而后行,这正是荀子教育的突出特点  (四)教学的要求  从教和学的角度来衡量,荀子提出的教学论和教育论,其精神是一致的他要求教者以身作则,而学者要持之以恒荀子十分强调教师的作用,这很值得我们重视与此同时,他主张学习是为了应用,这对我们的教学实践也很有参考价值  教学过程,是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荀子认为,整个教学过程,要包括知行的过程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而困(《荀子·儒效》)教师传授的,多半是书面知识,讲解以后,需要指导学生实地观察,观察以后,要加以分析,使学生懂得道理,把听到见到的转化为自己学到的知识有了知识,再用于实际,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算完成了教学过程反之,如果只闻不见,虽然听到很多东西,一定会错误百出如果只见不知,虽然见到的东西很多,一定会闹出笑话如果只知不行,虽然知道的东西很多,却不解决问题,成为一堆无用的知识荀子提出的教学过程,完全符合人类的认识过程,是非常科学的人类的认识过程,只有不断推进,才能不断提高认识的广度深度因此,学习也不能间断《荀子》第一章《劝学》的第一句话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允许间断或停止这是荀子在总结学习经验中提出的科学论断  在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时,则要注意循序渐进,积少成多,教导学生持之以恒荀子有一段话,至今还被视为教育名言这就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千里之遥,是一步一步走到的汪洋江海,是小小的溪流汇聚成的最强的骏马,一跃也超不过十步之远但最笨的驽马连跑10天,也能赶上骏马奔驰的路程用刀刻物,如果不能坚持,虽是朽木也不能折断只要坚持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最坚硬的金石,也容易雕刻成功  坚持是必要的,但要目标要明确,方向对头,决不能见异思迁如果用心不专一,学习也不会有所收获关于此,荀子有一段精辟的论述:蹞(同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荀子·修身》)这段比喻,即形象又生动跛脚的鳖,一步一步不停地向前爬,也能爬到千里如果一点一点不停地堆土,也会堆成高山如果把水源堵塞,却又开出沟渠放水,再满的江河也会干涸如果要求马匹忽进忽退,忽左忽右地走动,再好的六骥名马,也达不到目的地  综合荀子所说的上述两段话,我们可以看到他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已掌握了两个关键性问题:即方法上的循序渐进和态度上的持之以恒荀子所总结的教学过程中规律性的问题,是我们在今天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值得借鉴的  在春秋战国的教育家中,荀子是最尊重教师和最重视教师作用的他认为,尊师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荀子·大略》)对教师不尊重,不能发挥教师的作用,使人产生放纵之心一旦人们有了放纵之心,接踵而来的是犯法违法,乃至破坏了法律的约束一旦国家到这地步,便是衰败了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这已为千百年来的历史所证实不重视教育,不尊重教师,其后果是难以很好培养人才,难以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国家的安定和强盛,都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荀子的这些话,直到今天还很有现实意义  荀子尊敬教师,是建立在对教师严格要求的基础上他提倡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荀子·致士》)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既要有尊严,又使人敬服,才能为师要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使人信服,才能为师传授知识,有条理不矛盾,才能为师讲解学术理论深入细致,阐述正确明瞭,才能为师当然,教师要能够做到这四点要求,是需要经过一番努力的因此,教师受到尊敬,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自身努力的结果,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荀子?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荀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

荀子是儒家学说的继承者,他发展了儒学中的德治并与法治相结合,在战国中、晚期,成为孟子以后的著名传经大师和教育家,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荀子在主持齐国稷下学宫时,吸取了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成果,提出自己唯物主义的论点,也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颇有影响的哲学家。  (一)教育活动  荀子名况,时人尊号为卿,又称荀卿。因避宣帝刘询讳,西汉人改称其名为孙卿。荀子是战国晚期赵国人,约生于周赧王二年(公元前313年),卒于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仅从他到齐国游学开始记他事迹,有关他的家世和早年经历,已无法考知。据司马迁所记,荀况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而应劭在《风俗通义·穷通》中却说齐威王之时,孙卿有秀才,年十五来游学。两人说法不一。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认为应是15岁。荀子生活的战国晚期,诸侯列国在长期历经兼并、侵吞后,国数日减,已出现统一的趋势。他游学的齐国稷下学宫,各个学派的争辩也在为齐国统一天下制造舆论和对策。荀子对这种形势发展看得很清楚,他的言行反映了这一时代的要求,并认为齐国堪当此重任。但是齐湣王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民怨沸腾。荀子曾规劝和警告过湣王,但遭到拒绝。荀子深感失望,只得离开齐国到楚国去了。齐襄王时,重建稷下学宫,荀子携徒再次来齐。他在学宫的列大夫中最为老师,被尊称为卿,并曾三为祭酒,主持学宫事务。他在学宫中制订了一套规章制度,提倡学术辩论人人平等。后来,他因遭到谗言诽谤,只得再次离齐国赴楚国。在楚国,荀子被春申君黄歇任命为兰陵令。有楚人对黄歇进言说,您赐给了荀卿百里地,恐怕会对楚国有危害。春申君因听信谗言,便不敢重用荀子了,继而荀子遭到辞退。荀子无奈,只得由楚国回到家乡赵国。赵成王曾同他讨论过军事问题。荀子也到过秦国,会见过秦昭主和秦国宰相范雎。他曾建议秦国实施王道,但当时封建统一战争正在激烈进行,霸道在历史舞台上正高潮迭起,因此,荀子的不合时宜的王道终不为秦用。晚年,他又再到楚国,春申君复任他为兰陵令。公元前238年春申君死,荀子也失去了官职,居住在兰陵,从事著书讲学活动。  司马迁说他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荀子曾写过许多著作,但有的已经散佚。现存《荀子》一书,共有32篇。据唐杨倞考证,此书文章多为荀子所写,只有《大略》以下六篇,诸如《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等是弟子记述的。  荀子虽然是出自儒门,但可以说他是儒家的改革派,他的学说中反映了不少法家思想。在他所传授的学生中,如李斯、韩非等,都成了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  (二)教育主张  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学大师,也都重视教育作用。但他们对于教育作用的认识却截然不同。孟子从人性本善出发,认为人本来就是性善的,后来之所以丧失道德,做出坏事,是由于失去了善性。因此需要加强教育,是为了把善性重新找回。而荀子反对孟子的说法,认为人性本恶。他从这个观点出发,认为人之所以能尊尚道德,做出好事,就是由于加强对他们教育的结果,使他们变恶为善。  荀子强调后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用人无师法和人有师法,说明为人的两种不同效果。人无师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荀子·儒效》)人有师法和人无师法,其思想行为有如天壤之别,正是由于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性恶》)人的恶性决不能任其发展,必须采用教育手段来改变它,引导人们走向正道。  教育除了能改变人性,而且能使人由贱而贵,由愚而智,由贫而富。因为教育使人获得知识和才能,使人懂得道德,明白礼让。荀子提出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这也是对教育的肯定。他在人才培养上,有着独到的观点。  能在治国安邦中发挥巨大作用的人,他称为大儒。而大儒不是天生的,需要经过教育培养,也只有少数人能达到如此高度。学校还需要培养更多的法士,他们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发展生产和维持良好风尚的人才。事实也是如此,才学超众,能力超人的尖子总是少数。培养尖子不能成为教育的重点,而众多的治国人才,乃是社会所不可缺少的,应是教育的重点。荀子从当时社会的实际出发,提出培养人才的措施是十分明确的。他也提出了选拔人才的准则:知而不仁,不可。仁而不知,不可。既知且仁,是人主之宝也,而王霸之佐也。(《荀子·君道》)一个有用的人才,如果仅有知识,而没有好的品德,不能使用。道德品行虽好,但没有知识,也不能使用。必须是既有知识又有道德,这才是国家要选用的合格人才。此外,他对人才既不论资排辈,也不论地位高低。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王制》)人才的选用,首先要重视教育培养,再以考核为准则。荀子反对奴隶制的世官世禄制度,他认为,不应该因是出身庶人的子孙,便忽视他的才能,阻碍他归之卿相士大夫的行列。  荀子从历史发展规律出发,对教育作用充满信心和希望。《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就是《劝学》。该篇首句就说: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一个人受过教育总要比不受教育强得多,能有所提高,也能有所发展。如同青颜色是从一种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但比蓝草原始颜色要青得多。现在我们常说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名言,就是出自荀子的《劝学篇》。人们常用这句话比喻学生的学业超过老师,一代更比一代强。很显然,荀子在教育理论上的高瞻远瞩,是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家中最突出的人物。因此,他教育学说的不少精华,直到现在还很有影响。  (三)德育的要求  荀子实施的道德教育,要比孔子、孟子进行的道德教育实际得多。他不以培养理想中的完人为目的,而着重于现实。这也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荀子提出的道德行为标准,注重于礼,强调礼的教育。他认为,礼者是强国之本。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学礼是最为重要的。学礼,要先学《礼》,因为《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  《礼》是法律的纲领和准则,法律是依据礼的原则而制定出来的条文,礼与法律两者都是治国所不可缺少的。能把《礼》学好,经书之类,便算学到头了。当然,荀子所说的礼,已不同于孔孟之礼,不囿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是跳出了把礼义道德只作为规范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狭隘小圈子,与治国安邦、富国裕民的大事结合起来了。因此,荀子主张道德教育必须与实行法制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既有礼义道德的教化,又有法制的约束,则天下一定安宁。  怎样进行道德教育呢?荀子认为,首先要明礼义以化之。即对礼义的内涵,要阐讲清楚。从理论认识上,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荀子在明礼义方面,往往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是非。比如,他在《荀子·荣辱》中谈到勇敢,分析了君子之勇和小人之勇。所谓君子之勇,表现在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同挠,意为屈从)。君子为了坚持正义,不怕权势,不顾利害得失。虽然爱惜生命,但是大义凛然毫不妥协。而所谓小人之勇,则轻死而暴。他们违反了国家的法制,破坏了社会秩序,轻而丢掉了生命,这完全是轻举妄动,而不是什么勇敢。把道理讲明,再提出具体要求,学生自然容易接受教育了。  其次是要重视良师益友的潜移默化作用。荀子说: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荀子·性恶》)反之,与不善者相处,就会受到坏的影响。今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作伪也,所见者污漫、淫邪、贪利之行也。身且加于刑戳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荀子·性恶》)与不善人常在一起,就易学到败坏道德的行为,直至犯法受刑,还不能自知。因此,对一个人良好道德的培养不能不重视他的周围环境与他相交结的人的影响。  荀子认为,进行道德教育,光凭诵读一般的经书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将《诗》、《书》背得烂熟,只不过是一个陋儒,毫无用处。他主张教育内容还应该包括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师法就是以良师益友为学习榜样,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义,并不限于《礼》,必须涉及伦理道德、法制典章、礼仪条文以及当前国家有关的礼法制度等。荀子将礼的作用,提到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的高度。这个礼,在传统的《礼》上是没有记载的。因此,荀子主张的师法之化,礼义之道,既是教育方法也是教育内容。  最后,荀子要求把受到的道德教育贯彻到实践中去。良师益友的默化作用固然重要,最后还得依靠各人主观上的努力和实际行动。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音软,微动)动,一可以为法则。(《荀子·劝学》)君子学习德行,要真正听进耳朵,牢记心上,行为举止有威仪,日常行动都合乎道德准则。君子的一言一动,都应该供一般人取法。当然,要做到这些是很不容易的,只有不断加强个人的意志锻炼,并持之以恒,才能有效果。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求能够体现在行动上。知而后行,这正是荀子教育的突出特点。  (四)教学的要求  从教和学的角度来衡量,荀子提出的教学论和教育论,其精神是一致的。他要求教者以身作则,而学者要持之以恒。荀子十分强调教师的作用,这很值得我们重视。与此同时,他主张学习是为了应用,这对我们的教学实践也很有参考价值。  教学过程,是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荀子认为,整个教学过程,要包括知行的过程。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而困。(《荀子·儒效》)教师传授的,多半是书面知识,讲解以后,需要指导学生实地观察,观察以后,要加以分析,使学生懂得道理,把听到见到的转化为自己学到的知识。有了知识,再用于实际,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算完成了教学过程。反之,如果只闻不见,虽然听到很多东西,一定会错误百出。如果只见不知,虽然见到的东西很多,一定会闹出笑话。如果只知不行,虽然知道的东西很多,却不解决问题,成为一堆无用的知识。荀子提出的教学过程,完全符合人类的认识过程,是非常科学的。人类的认识过程,只有不断推进,才能不断提高认识的广度深度。因此,学习也不能间断。《荀子》第一章《劝学》的第一句话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允许间断或停止。这是荀子在总结学习经验中提出的科学论断。  在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时,则要注意循序渐进,积少成多,教导学生持之以恒。荀子有一段话,至今还被视为教育名言。这就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千里之遥,是一步一步走到的。汪洋江海,是小小的溪流汇聚成的。最强的骏马,一跃也超不过十步之远。但最笨的驽马连跑10天,也能赶上骏马奔驰的路程。用刀刻物,如果不能坚持,虽是朽木也不能折断。只要坚持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最坚硬的金石,也容易雕刻成功。  坚持是必要的,但要目标要明确,方向对头,决不能见异思迁。如果用心不专一,学习也不会有所收获。关于此,荀子有一段精辟的论述:蹞(同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荀子·修身》)这段比喻,即形象又生动。跛脚的鳖,一步一步不停地向前爬,也能爬到千里。如果一点一点不停地堆土,也会堆成高山。如果把水源堵塞,却又开出沟渠放水,再满的江河也会干涸。如果要求马匹忽进忽退,忽左忽右地走动,再好的六骥名马,也达不到目的地。  综合荀子所说的上述两段话,我们可以看到他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已掌握了两个关键性问题:即方法上的循序渐进和态度上的持之以恒。荀子所总结的教学过程中规律性的问题,是我们在今天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值得借鉴的。  在春秋战国的教育家中,荀子是最尊重教师和最重视教师作用的。他认为,尊师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荀子·大略》)对教师不尊重,不能发挥教师的作用,使人产生放纵之心。一旦人们有了放纵之心,接踵而来的是犯法违法,乃至破坏了法律的约束。一旦国家到这地步,便是衰败了。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这已为千百年来的历史所证实。不重视教育,不尊重教师,其后果是难以很好培养人才,难以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国家的安定和强盛,都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荀子的这些话,直到今天还很有现实意义。  荀子尊敬教师,是建立在对教师严格要求的基础上。他提倡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荀子·致士》)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既要有尊严,又使人敬服,才能为师。要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使人信服,才能为师。传授知识,有条理不矛盾,才能为师。讲解学术理论深入细致,阐述正确明瞭,才能为师。当然,教师要能够做到这四点要求,是需要经过一番努力的。因此,教师受到尊敬,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自身努力的结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