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北部新城对罗湖有什么影响(香港北部都会区)
6日上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立法会发表了新的一份施政报告。
最大的焦点是,香港将建设北部都会区。
林郑的原话是:我期待全港市民和特区政府一同努力,以未来二十年时间基本完成北部都会区的发展,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并营造“城市与乡郊结合、发展与保育并存”的独特都会景观,媲美以国际金融中心为标志的维港都会区,让这两个位于香港南北的都会区并驾齐驱,互相辉映,为祖国这颗东方明珠增添光采!
报告出炉后,北部都会区的概念立马引发了热烈讨论,特别是将北部都会区与香港最知名最美丽的维港都会区相提并论,令人憧憬无限。要知道,维港是香港的地标,目前香港九成以上的人口及商业都聚集在维港两岸,那么北部都会区未来将会与维港扮演同样重要的角色吗?7日在电台节目上,林郑直言:北部都会区会是一个“制造财富”、赚钱的规划。
北部都会区在哪儿?北部都会区包括元朗区和北区两个地方行政区,包括天水围、元朗及粉岭/上水等已发展成熟的新市镇及其相邻乡郊地区,并有6个处于不同规划及建设阶段的新发展区和发展枢纽,包括古洞北/粉岭北、洪水桥/厦村、元朗南、新田/落马洲、文锦渡和新界北新市镇。这里与深圳接壤,拥有7个跨境陆路口岸,是香港境内促进港深融合发展和联系大湾区最重要的地区。
北部都会区的定位是成为宜居宜业宜游、以科创为经济引擎的都会区,可提供90多万个住宅单位,预计可以容纳250万人口。林郑月娥指出,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都会区,覆盖由西至东的深港口岸经济带及更纵深的腹地,将尽享港深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红利,帮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双城三圈”“双城三圈”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双城”是香港和深圳;“三圈”即由西至东分别为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和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这是林郑施政报告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的核心。施政报告指出,“双城三圈”空间概念的确立,有利港深政府可共同促进两地在经济、基建、创科、民生和生态环境的紧密合作,发挥强强联手,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益。
下面来一起看看具体的“三圈”承担着怎样的发展目标,又对接深圳哪些区域。
深圳湾优质发展圈位于北部都会区西部,主要包括香港的元朗新市镇、天水围新市镇、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和元朗南发展区,对接深圳的蛇口、南山、前海和宝安。其中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可提升为新界北核心商务区。凭借圈内前海合作区扩区的契机,推动及深化与前海在金融及专业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和科技服务的高端经济合作发展。香港可善用深圳后海总部基地、大沙河创新走廊、南山高新科技区等发展,加快形成新界北核心商务区的发展动力,吸引更多开拓深圳和大湾区市场的高端企业进驻,形成稳健和具综合力量的经济规模,创造更多新经济职位。
港深紧密互动圈是北部都会区的中部,主要包括香港的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港深创科园、古洞北及粉岭北新发展区,粉岭/上水新市镇及新界北新市镇,对接深圳的罗湖和福田市中心区,是港深口岸最密集的地区。该圈会是港深双方共同推动创科产业发展与合作的核心区域。港深创科园与新田/落马洲一带地方将会扩容及提升为一个完整的新田科技城,透过聚集创科企业及支援设施,形成完整的创科产业生态系统。
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位于北部都会区的东部,对接深圳的沙头角、盐田和大鹏半岛。在该区域内,港深两地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自然保护区、海岸公园和地质公园,生态及生境价值高。
重点行动按照这份宏观而美好的蓝图,与深圳充分互联互通的北部都会区,前途一片光明,那么“化腐朽为神奇”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举例来说,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中的重点行动方向及项目中提到:“流浮山/尖鼻咀邻近跨境铁路站的位置具策略性,可在新增的发展土地上建设具规模、地标性的创科产业设施,与前海合作区隔湾呼应,成为新界北核心商务区与前海合作区进行深度合作的旗舰项目”,流浮山要变创科基地,这太令人意想不到了。
一提到流浮山,熟悉香港的朋友就会想到其南部下白泥的香港最美日落。以往去流浮山下白泥赏日落,要先乘西铁线到元朗,再从公交总站乘小巴,前往流浮山方向,窗外的景色是农田、池沼,小树林,要经过崎岖不平的半小时路程才能到达终点。站在下白泥的泥滩上远眺,对面就是深圳湾,随着夜色降临,对岸高楼林立的深圳灯火璀璨,一派欣欣向荣景象,而身处的香港这边,不是荒郊野岭,就是狭窄街道。
只有站在新界北向北望去,这种落差带来的冲击,才格外真实与强烈。实际上,这就是现在新界北广阔区域的缩影。无论是被称为“乡下”的元朗,还是被打上“悲情”烙印的天水围,都是另一面的香港,是光鲜亮丽、先进发达的香港的背面。
令人唏嘘的还有,深圳的城市发展紧贴深圳湾和深圳河北岸,现在已经形成一道充满活力的城市天际线。就像元朗居民经常说的,“在自家窗户,亲眼看到深圳过一段时间建一座高楼,而元朗还是老样子”。想必整日望着河对岸飞速发展的深圳,在大湾区的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后,在前海飞速发展高度融合时,香港特区政府决定积极主动融入大局,不敢落于人后了。如今香港特区政府终于开始重视新界北,从荒地中建高楼,变落后贫苦为先进创新,还要与香港最富有盛名的维港都会区相提并论,有点儿香港“北大荒”变“北大仓”的意思。
在下白泥远眺深圳
还是用流浮山举例,施政报告中说,初步估计,流浮山及尖鼻咀一带有潜力划作创科用途的土地,可容纳6000至8000个与创新科技应用相关的工作职位,约等于一个数码港的规模。此外,施政报告提出北部都会区发展,将增加两条全新铁路项目,共在香港增设10个新车站。当其中洪水桥往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铁路走线中,除了设洪水桥站外,亦会在厦村及流浮山设车站,并接驳到深圳。
那么如此多的规划用地,会不会破坏自然环境呢?香港特区政府早有考虑——将在保护公园内建设尖鼻咀至白泥长约12.5公里的海滨长廊,提供步行径及单车径,方便市民享受自然环境,观赏白泥的日落美景。
读到此时,宜居宜业宜游的北部都会区,“城市与乡郊结合、发展与保育并存”的都会景观,在脑海里有了具体的样子。
最佳时机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不早一点发展?
在人们为这份高瞻远瞩的长远规划击节赞赏之际,这样的追问自然也少不了。7日上午,林郑月娥出席电台节目,回应施政报告政策,就被问到为何3年前的土地大辩论中为何不提出新界北的规划,林郑说“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香港目前处于最好的时候,回到“一国两制”正确轨道,并受到香港国安法保护,令中央在让香港融入国家发展上不用担心;完善选举制度后,可确保以行政长官为核心的行政主导政府出现。
林郑举例说,以前立法会权力很大,比如高铁“一地两检”立法工作困难重重,但最近立法会“不知不觉”地通过皇岗口岸“一地两检”方案,没有再像以前般泛政治化。她表示,作为行政长官,一定要把握好势头,乘势而上、主动出击,提出北部都会区计划,“睇到依家情况咁好,点解唔拎出黎做呢”,(看到现在情况这么好,为什么不拿出来做呢?),又笑言“如果我3年前做,我好肯定都係焦头烂额”。
林郑所言,非常诚恳。如果这份规划是三年前提出,定会遭受到许多反对派,甚至“揽炒派”的蓄意攻讦和恶意“拉布”。因为彼时的立法会还存在着诸多破坏香港发展繁荣的反对派议员,他们严重破坏了特区政府与立法会应有的良性互动,就是为了窒碍有利于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工作。林郑在6日发表施政报告时表示,自从2020年11月那批“为反对而反对”的议员离开议会后,本年度的立法会可以说是成果丰硕,将一共通过46条条例草案和审批超过3200亿港元拨款,确切履行立法会的宪制职权。
这充分说明,“爱国者治港”有助切实提升特区管治效能。事实上,随着香港国安法的实施和特区选举制度的完善,香港已由乱转治,并迎来重回“一国两制”正轨,聚焦经济、改善民生的新局面,良政善治的好局面,一切为民生、为经济发展的工作都可以稳步推行、顺利展开,北部都会区规划的提出,恰逢其时。
我们有理由相信,就在不远的将来,香港会拥有一南一北两个强有力的经济引擎,那时候提起香港,人们想到的除了历史悠久的维港,还有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北部都会区。那时候深港进一步高度融合,“双城三圈”及大湾区的人们将迎来更美好的幸福生活,香港的明天定将更美好!
作者:罗代姣,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