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押题探究未来发展趋势(高考作文模拟训练)

高考作文押题探究未来发展趋势(高考作文模拟训练)(1)

主题:法治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笔:江苏省兴化市兴化中学 王广清

赵前 米青

法治关键词

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指受害者被一个或多个学生故意、反复、持续地作出负面行为,对受害者造成身体上及心理上的伤害或不适应。近些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比比皆是。河北某中学12岁女生遭室友及6名同学一周内多次殴打,身体多处淤青,诊断显示为肋骨骨折、肾积水;云南某技工学校女生遭6名同学毒打至耳膜穿孔;甘肃某中学初二男生被5名学生殴打,抢救无效死亡……校园欺凌,绝不只是一个“开过分了的玩笑”。

为遏制校园欺凌事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欺凌治理:2016年,教育部等9个部门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2017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提出建立防治中小学生欺凌长效机制;2021年,教育部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提出各地要摸排死角,杜绝校园欺凌的发生。

在日渐完善的保护体系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不再沉默,他们勇敢地站出来,积极向父母、学校和司法机构寻求帮助,对校园暴力和欺凌说“不”!

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

提起电信诈骗,你是不是还觉得只有不懂互联网里门门路路的老年人们才会上当?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受骗用户年龄集中在90后,占比63.7%,而00后受骗用户占比甚至高于60后的中老年人。

在诈骗面前,年龄、学历都不是挡箭牌,只看你能不能识破诈骗犯罪的千层套路,及时脱身。

B站UP主“波桑吃遍世界”曾发布视频讲述了自己被“粉丝”骗款25万元的故事。波桑从电话对面的人亮明粉丝身份开始放松警惕,又因对方先转款2万元到他的账上而放下戒备,最后一步步走进对方早就设好的陷阱中……

近几年,电信诈骗数量陡增,每个年轻人都要明确一点:你永远无法预知专属于你的诈骗脚本,会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接近你。

近年来,我国对于此类犯罪依法从严惩处的原则是明确的、坚定的。但从执法司法实践看,反电信网络诈骗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方面的制度措施还不充分,金融、通信、互联网等行业治理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同时,深入推进“无诈校园”“无诈社区”建设,合力提升治理效能,才能达到治理预期,营造出清朗的网信空间和安心的生活环境。

相关素材

法治意识与法治素养

2020年11月,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突然收到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感谢函。原来,该校学子的一条建议被立法机关正式采纳,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以感谢函的形式,表扬了他们学法、用法,为青少年自身的权益建言献策,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中学生的立法建议被采纳并修订到国家法规中,这在全国并不多见。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的大背景下,更显得意义非凡。

“关于第116条提出的‘公安机关发现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等行为的,应当予以训诫、责令其缴纳保证金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对于拒不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可以没收保证金’的内容,鉴于每个未成年人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样,建议修改为对发生此类情况的监护人予以教育为主。”这就是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学生事务中心志愿者团队提出的建议。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的这些“小公民”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正是我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取得成绩的一个显著体现。

运用示例

法治如日月,更似满天星,无处不在,点亮人心。因此守住头顶这漫天星斗,显得尤为重要。君可见,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的莘莘学子,读圣贤书而忧天下事,为《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建言献策,收获了肯定的结果,充分彰显新时代青年人学法用法意识与素养的飞跃。我们不必人人都怀有“为万世开太平”的鸿鹄之志,但完全可以积极提升法治意识与法治素养,尽己所能,发光发热,让迢迢银河更加绚烂。惟愿法治之精神,法治之思想,烙印于每一个人的心房。法律修改建言献策之责,担在每一个人的肩上。

情与法

带游客测核酸的宁夏司机回应获赞“拯救一座城”:防疫无小事。2021年10月,宁夏国旅汽车旅游服务有限公司46岁的包车司机董文军,坚持带着去过内蒙古额济纳旗的旅客改变行程,完成核酸检测,后其车上多名旅客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吴忠的这条疫情传播链因此被发现并得到处置,获得网友纷纷点赞,称他“拯救了一座城”。董文军在后来接受采访时表示:“疫情面前无小事,疫情防护肯定比挣钱更重要。”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生命健康,这也是一种责任。

运用示例

墨子曰:“法不仁,不可以为法。”诚如斯言,法与情相辅并行。二者相为依托,不可偏废。因为情,法更有温度。宁夏有司机董文军,坚持带领去过风险地区的游客改变行程,拯救了一车乃至一座城的人,获得了一致的点赞。试想一下,若董文军没有推己及人的情怀,只顾自己躲得远远的,那么吴忠这条疫情传播链要害了多少人?国家又要再付出多少努力?宁夏的人们会不会再一次陷入恐慌之中呢?因为法,情方有边界。司机光有善良的情怀,而不去遵守法律,任凭游客自由活动,其造成的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因此,法与情相互影响,共同维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安宁。

【2022年备考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法治的根基在于公民发自内心的拥护,法治的伟力源于公民真诚的信仰。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主力军,法治教育要从学校开始抓起。20多年来,法治副校长制度从一项基层探索推广到全国中小学校,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律师等专业人士走进校园成为兼职法治副校长,以专业力量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引导广大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假如你是一名法治副校长,在学校举行法治教育活动,请你写一篇以“法治意识,在我心中”为副标题的演讲稿,面向同学们开展法治教育,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法治永存心,系好人生扣

——法治意识,在我心中

□一考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作为法治副校长,我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交流法治意识问题。为了增强法治意识,共建和谐家园,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法治永存心,系好人生扣”。在此,我想谈以下几点:

首先,同学们要学法知法,系好法律这粒扣子,你我才能正步向前走。罗翔老师说过:“法治最经典的表述,两句话,法无禁止即权力,法无授权即禁止。”我们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教育活动。

同学们,学法懂法就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作为中学生,我们涉世尚浅,有时一些合法权益会受到侵犯。例如,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大多数同学都会表示“自认倒霉”;遇到校园欺凌时,很多同学都选择隐忍退让,不敢发声;遭遇身体侮辱、侵犯时,基于传统观念,耻于申诉……这时《未成年人保护法》会为你保驾护航。同学们,大胆向父母、老师伸出求助之手,检举揭发一些违法犯罪行为。我们坚信:法律能够给予我们温度与力量。让法律为我们撑腰,让法治精神在我们心中扎根。

同学们,学习法律不像你想的那样枯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一些普法小文章,在茶余饭后观看一些案例分析的新闻普法栏目,以增加自己的法律知识储备。同学们之间也可以进行一些交流,慢慢地你就知道哪些事情是适合的、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违法的、坚决不能做的。

同学们,做合格公民,知法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守法。河南安阳“狗咬人”事件当事人王新刚有着公职人员的身份,在与他人发生民事纠纷后,不但不依法合理解决,而且嚣张无理,其公职人员的身份俨然成了欺压他人的砝码,受到撤职等处分,实在是咎有应得、自作自受!所以,端正态度,敬畏法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从日常点滴做起,不随手乱丢垃圾,不编造传播谣言,不闯红灯……事情虽小,却时刻体现着一个合格公民的素养和修养。

鲁迅有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社会发展使我们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却远未使我们成为自己的主人。自由意味自律,自律源于守法,守法应先守心。守住内心道德与法律的准绳,方能求此社会和谐与共。

罗翔老师号召年轻人“做法治之光”,通过这次法治教育活动,我也希望同学们都能将法治意识存于心中,做一盏小小的光,倾听他人的批评和自己内心的责问,日拱一卒,系好人生的法律扣子。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完毕。

——————————

#高考 #高中作文 #作文 #下水文 #议论文 #押题

高考作文押题探究未来发展趋势(高考作文模拟训练)(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