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私募传闻与热点前瞻(万字干货关键时刻)

中国基金报记者 刘明 任子青 吴君

港股市场又到了历史性的估值低位,缘何又回落至此,未来还受哪些因素影响,哪些板块具有吸引力,几时好转?值此港股关键时刻,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七大知名私募:

3月20日私募传闻与热点前瞻(万字干货关键时刻)(1)

中欧瑞博董事长兼首席投资官吴伟志

3月20日私募传闻与热点前瞻(万字干货关键时刻)(2)

东方马拉松投资董事长钟兆民

3月20日私募传闻与热点前瞻(万字干货关键时刻)(3)

格雷资产董事长张可兴

3月20日私募传闻与热点前瞻(万字干货关键时刻)(4)

毕盛投资基金经理王康宁

3月20日私募传闻与热点前瞻(万字干货关键时刻)(5)

宽远资产总经理、创始合伙人甄新中

3月20日私募传闻与热点前瞻(万字干货关键时刻)(6)

重阳投资合伙人寇志伟

3月20日私募传闻与热点前瞻(万字干货关键时刻)(7)

煜德投资研究部总经理李贺

受访私募表示,美国加息等外围市场影响、宏观经济担忧、权重板块受到打压等因素导致港股当前又回到历史性估值低位;长期而言目前是布局良机,短期尚存不确定性,看好互联网、地产、创新药、消费、资源股、绿色能源等。目前港股主要受美国加息和经济基本面影响,一旦形势好转,港股将迎来历史性大机会。

七大私募核心观点:

吴伟志:对中长期投资,港股当下是比较合适的布局时机;对短期投资,还是面临较多不确定性。短期看好资源类公司,中长期关注周期性处于困难阶段、股价位于长期下跌底部区间的行业,包括互联网、地产、创新药和消费。

钟兆民:当前港股整体而言基本是近十年来的最低估值。三类公司具有极大的投资吸引力:首先是恒生科技板块;其次是高分红的上游板块,比如传统能源类和公共事业类;第三是港股的消费板块,如啤酒和运动品牌。

王康宁:无论是横向对比A股或国际市场,还是纵向看港股历史市盈率水平,港股目前都处于极为低估的水平。医药或者医疗器械行业有望较早出现合理的估值回归。绿色能源是未来二三十年的大发展方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企业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张可兴:港股当前的估值水平处于非常低的位置,大多数股票的估值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当然也不排除少数股票的估值仍处于相对高位,港股市场是一个非常分化市场。板块方面看好互联网、物业服务、体育用品以及金融地产为主的价值股等。

李贺:港股现在整体的估值是非常便宜的。首先看好优质的央企开发商,因为行业经历了去杠杆出清之后,行业的竞争格局显著变好了;其次是对于开发商不会违约的低估值物业公司;第三是港股的资源类公司,估值足够低。

甄新中:我们认为港股整体的低估值,给一些优秀的上市公司带来投资机会,比如在港股上市的内地优秀公司,不少是各行业龙头企业,本身公司质地和竞争力是有保证的,并且不少公司有较高的分红率,其投资收益率会比较有吸引力。

寇志伟:港股市场的中资股具有较强吸引力,特别关注两类港股,一是现金流确定性较高的高息股,可以对冲宏观的不确定性,且受益国内无风险利率下行;二是估值回到合理甚至偏低区间的港股科技龙头公司,一旦宏观环境改善,有望迎来估值和业绩双升。

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权重板块受压

导致港股表现疲弱

中国基金报:你认为港股当前疲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吴伟志:我们认为港股市场当前疲弱有内外两大方面的原因。外部大环境主要是美国加息对资本市场形成压制。美国进入加息周期,美元强势升值,对美国和全球的资本市场都会有抑制作用,港股市场同样也会受到影响从而走弱。

内部自身原因主要是港股上市的公司的基本面表现不佳,尤其是房地产和互联网行业。在港股有相当多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过去一年多时间由于地产行业走弱和暴雷较多,投资者情绪和估值都受到了较大的消极影响和压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股价跌幅巨大。互联网平台上市公司也在港股占有较大比重,大市值的互联网平台公司估值和股价大幅调整,同样对港股的走弱有一定影响。

钟兆民:当前,港股疲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流动性不足,由于美联储的持续加息,叠加今年的俄乌冲突,美元指数上行,港元汇率承压,港元兑美元汇率一直在弱方兑换保证水平附近徘徊。叠加国内经济复苏力度偏弱,港股表现疲弱。

寇志伟:港股是离岸市场,基本面由中国经济决定,资金面由美元货币条件决定,风险偏好很大程度上受到中美关系的影响。目前,这三个因素都处于逆风状态。此外,由于港股从构成上以金融、地产、互联网、消费类公司为主,也未能享受到去年以来A股新能源行业景气的红利。

甄新中:我们认为港股疲弱的主要原因有:第一,香港市场中虽然不乏一些好公司,但上市公司的总体质量相对较差一些,拉低了市场对港股总体的投资意愿。第二,香港市场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资金来源有较为明显的割裂,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市场有效程度不够,从而使得投资者对于港股收益率的要求更高,使港股形成更低的估值。

张可兴:港股一直处于底部的位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方面,美联储加息预期影响港股资金面,制约港股的上行的表现;另一方面,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港股主要的权重板块在互联网与房地产。市场对互联网企业三季度业绩拐点的预期还没有完全形成一致,所以整个互联网公司的表现会呈现震荡走势。房地产相关的物业服务、房地产开发等板块受整个地产销售数据的影响,也呈现底部震荡的情况。综合以上两个因素,我认为港股在短期内可能还是一个底部震荡的行情。

李贺:首先,香港的投资者结构机构化、理念相对成熟,对于宏观的重视程度更高,经济大盘弱、宏观流动性收紧均不利于权益市场。当前全球经济转弱,中国经济也面临疫情扰动、消费不振的局面,美国不断加息,作为国际机构而言对权益类资产偏好下降是符合逻辑的。其次,香港市场是离岸市场,资金自由流动属性会更强,国际格局的变化助推着部分国际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最后,从香港市场的行业结构看,金融、地产、互联网、消费、医药占比大,而这些行业这两年都遇到了各自的问题,所以拖累市场疲弱。

不过,底部震荡是阶段性的,经济本来就是周而复始的周期波动,货币政策也是周期波动,产业的增长也会经历上上下下新陈代谢。未来经济度过疲弱期,全球通胀回落之后,宏观环境自然会对股票市场友好起来,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上市公司业绩走出上升的趋势,香港市场自然会跟随上涨。香港市场的股票上涨更多是要靠超跌反弹,个别高景气的行业会独立上涨,无法带动指数飙升。

王康宁:从行业表现来看,教育、互联网、房地产、物业管理、医药和医疗服务等此前的热门赛道经历了集中的监管,再叠加房地产周期就是这轮港股熊市的主要原因。另外今年海外的投资者对地缘政治也更加敏感。随着地缘政治风险和国际关系变化,一系列的科技、金融限制措施导致海外投资者对于投资中国非常谨慎,推迟或者减少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头寸。然而,他们所获取的关于中国的信息,更多来自于海外媒体的片面及不实报道,对于中国的各种行业、产业政策就会产生误读,这也进一步强化了悲观的投资者情绪。

近十年来最低估值

有非常好的配置价值

中国基金报:你认为港股当前估值如何?

钟兆民:整体而言,当前港股已经基本是近十年来的最低估值。如果按PE计算,恒生指数低于历史的15%分位数;如果按PB估值,恒生指数在全球主要指数中是最低的。

王康宁:无论是横向对比A股市场或国际市场,还是纵向看港股的历史市盈率水平,港股目前都处于极为低估的水平。相对于A股市场,现在A-H同时上市的公司H-A折价率的中位数在48%左右,这样幅度的折让已经接近历史的最大值。从市盈率来看,恒生指数处在9.1倍的12个月滚动市盈率和0.9倍历史市净率,这也已经和2016年的历史低位时非常接近,所以当前具有基本面支撑、估值相对较低的港股有非常好的配置价值。

李贺:港股现在整体的估值是非常便宜的,有泡沫的地方极少。站在3年的维度看,港股可以找到很好收益的标的,若中间的波动可以忽略,那是很好的绝对收益配置时点。这几年港股的指数跌了不少,但多数上市公司的利润是在持续增长的,也就是说估值是在下降的。

寇志伟:港股特别是中资股目前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目前恒生国企指数的点位与2008年次贷危机最低点接近,估值水平也和2008年最低点接近,都是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我们计算的港股股权风险溢价甚至高于2008年市场最恐慌的时期。

张可兴:无论是从市盈率还是从风险溢价等维度来看,港股当前的估值确实处在历史上一个非常低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低估但不一定马上会持续迎来上涨,可能需要一定的催化剂。

吴伟志:拉长周期看,当下的港股面临着投资者的情绪低点和不少行业的经营周期低点的双重压制,肯定处于低估值区间。对于中长期投资者来说,当下是比较合适的布局时机;对于短期投资者来说,当前的港股还是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因素。

甄新中:港股目前估值水平确实很低,可能在历史上都属于比较低的区间。

看好低估的互联网、地产、

医药以及资源股、消费股

中国基金报:你认为港股目前有哪些股票具有投资吸引力?

吴伟志:中短期维度看,我们认为一些上游偏资源类的公司,比如原油、煤炭等,在通胀高企的大环境下总体受益,估值也不贵。中长期维度看,如果市场整体能够系统性见底,估值能够得到修复,那么头部的互联网平台型公司,以及在这一轮地产下行周期之中存活下来的、股价跌幅较大的民营地产公司,都可能迎来较大机会。

也就是说,短期看资源类公司,中长期关注周期性处于困难阶段、股价位于长期下跌底部区间的行业,包括互联网、地产、创新药和消费。

钟兆民:我们觉得三类公司具有极大的投资吸引力:首先就是恒生科技板块,一方面恒生科技整体的估值已经是历史最低,另一方面科技龙头地位依然稳定,竞争力极强,而且在常态化的监管下业务发展依然非常稳定。

其次我们非常看好高分红的上游板块,比如传统能源类和公共事业类,它们业务稳定,在经济下行期间不受疫情管控的影响,而且今年能源价格的上涨也带来了利润端的弹性,叠加港股的高分红,是非常优质的选择。

第三,我们看好港股的消费板块,如啤酒和运动品牌,虽然疫情短暂造成一些行业的下滑,但是龙头公司的市占率稳步提升,未来一旦生活正常化,这些消费龙头公司又能重新迎来高增长。

目前恒生指数估值已经回落至历史低位,当前时点具有较大的增长弹性与长期投资价值。随着稳增长政策进入集中发力期,在货币政策宽松的环境下,市场有望迎来修复,港股未来的弹性也会很高。

李贺:首先看好优质的央企开发商,因为行业经历了去杠杆出清之后,行业的竞争格局显著变好了,低融资成本的开发商受益于利率下行,有能以便宜的价格拿到土地,商品房的盈利能力比会提高,市场份额又可以提高,现在的估值又非常低。

其次是对于开发商不会违约的低估值物业公司,现金流是长期可以持续的,疫情之后政府和居民对优质物业都更加渴求,同样竞争格局在转好。

第三,港股的资源类公司,估值足够低,过去几年的世界格局变化已经证明了资源就是财富,是稀缺的,对资源的争夺不会停止。

张可兴:港股整体的估值水平,目前处在非常低的位置,大多数股票的估值是表现出比较有吸引力,当然也有少数股票,估值还是处在相对高位,港股是非常分化的市场。我们觉得有吸引力的行业和板块,主要集中在像互联网、物业服务、体育用品、以金融地产为主的价值股等等几个行业。

王康宁:在港股经历了大幅回调之后,很多公司的市盈率估值几乎被砍了一半, 估值水平显得更容易买得下手了。但是我觉得不能简单机械得以回调幅度去判断股票的投资吸引力。对于一些强周期行业,虽然现在估值水平已经先下来了,但是盈利水平还是维持在比较高的位置,这类股票的筑底可能还没有结束。同时,对于一些监管政策发生变化的公司,他们的股价回调了很多,但是这些公司的投资逻辑可能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盲目抄底。

医药和医疗器械板块在几轮国家集采之后估值回调很多,现在这个时点来看,估值已经反映了很多对于集采压价的担忧,而且上市公司报出的业绩也已经显示了大部分压价后的业绩下滑。所以,相对于很多股价已经回调但是业绩下行压力还没有显现的公司,医药或者医疗器械行业有望较早出现合理的估值回归。我们深信医疗行业从根本上还是一个创新驱动的行业,长远看这也会是中国未来的支柱产业之一, 所以国家的产业政策也一定会鼓励创新型的公司做强做大。

还有就是绿色能源运营行业,在过去的一年中,股价逐渐消化去年投资者高涨的热情,现在行业的情绪已经比较理性。绿色能源是未来二三十年的大发展方向,要达到我们预定的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企业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寇志伟:整体上看,我们认为香港市场中资股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其中,我们特别关注两类港股。一是现金流确定性较高的高息股,可以对冲宏观层面的不确定性,且受益于国内无风险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二是估值回到合理甚至偏低区间的港股科技龙头公司,一旦宏观环境改善,有望迎来估值和业绩的双升。

甄新中:我们认为港股整体的低估值,也确实是给其中一些优秀的上市公司带来了比较好的投资机会。我们认为比较好的投资机会大多来源于在港股上市的内地优秀公司。

首先我们能够比较近距离的去调研和分析公司,能比较好的把握基本面因素;其次,内地赴港上市公司有不少都是各行业龙头企业,包括A H上市的公司,他们本身的公司质地和竞争力是有保证的,并且不少公司有较高的分红率,这样的公司对应港股较低的估值,其投资收益率会比较有吸引力。

旧能源股要看能源供给需求

私募已经显出分歧

中国基金报:石油煤炭等旧能源会否继续走强?

吴伟志:石油和煤炭这些旧能源行业,我们认为从中短期维度看,相对表现会更好。尤其是原油类公司,从全球维度看,估值还是偏便宜的。从中长期维度看,相对收益不如在底部区间的消费、医药和互联网龙头公司。

钟兆民:旧能源未来走势取决于供需情况。表面是俄欧脱钩带来的供需错配问题,但深层是目前新旧能源转型带来供需不平衡问题,即新能源的资本开支增加没能弥补化石能源资本开支的下降,5年缺口大于1000亿美元。如没有大的形势改变,未来一年石化能源大概率会在目前的价位波动。

石油在今年下半年会面临非常多的不确定性,这使得预测价格走势异常困难,但也很难大涨大跌。在石油供给上:美国战略石油储备释放的多寡、欧佩克是否进一步减产、被制裁的俄罗斯石油流入国际市场的多少、伊朗石油的制裁是否放松、乃至产油区飓风的强度。在石油需求上:中国的疫情管控强度、高通胀对欧美地区消费的影响。这都会影响石油脆弱的平衡表,稍有改变都会引起不小的波动。

天然气在2025年之前大概率会维持高位,如遇冷冬还会继续走高。目前美国LNG出口接近负荷的上限,也无法完全弥补俄欧能源脱钩带来的供给缺口,即使冬天气温温和,欧盟还要另外降低天然气同比需求的15%维持供需平衡,稍有变动都会引起欧亚地区天然气价格走高。

天然气LNG产能要2025年才能开始集中释放,届时天然气价格将会走低。

煤炭目前实际供需紧缺,欧洲煤代气会推动国际煤炭价格走高。在国内外煤价倒挂的情况下,国外煤炭进口减少、国内煤炭短期新增供给有限。产量从缺乏弹性变成刚性保供,特别是电煤保供成为政治任务。市场煤占比越来越小,而且价格也被发改委指导。在房地产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国内煤价未来大概率会趋势下行,但结构性会有支撑。

新旧能源目前为互相补充的关系,而不是完全取代,过早打压旧能源会造成能源结构的错配和不平衡。在新能源完全成为中流砥柱之前,旧石化能源里的煤炭,依然是我国能源安全的最终保障。

寇志伟:现在有两个因素支撑传统能源价格,一是过去几年产能投资不足,即使今年油价大幅回升,但是行业资本开支依然非常谨慎;二是俄乌战争导致天然气及煤炭价格飙升。随着美欧央行的激进加息,全球的能源需求正在回落,短期来看传统能源价格向上的空间可能受限,但产能瓶颈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的,何况我们尚未看到资本开支大幅上升的信号。因此,我们判断传统能源价格可能是一个上有顶下有底的状态。

甄新中:我们认为很难绝对去判断传统能源未来一定会往哪个方向走,因为它们的走势非常明显的受到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影响。

首先从需求来说,传统能源总体来说需求相对比较稳定,在稳定中呈现逐步增长的态势。但是传统能源需求变化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比较大,假设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总体保持相对合理的增速,不出现较大的经济衰退情况下,传统能源需求能够符合上述态势。如果经济出现大幅衰退,那需求端必然出现下降,当然这时候也就不是传统能源的问题了,所有的东西都会大幅衰退。

第一个假定前提,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不出现大幅衰退。需求端相对稳定情况下更多的分析在于供给端,对于石油和天然气来说,今年俄乌战争形成了对供给端的巨大干扰,所以石油天然气价格今年出现了持续上涨,并且经常会有比较大的波动。这一块可能更多的要看俄乌战争的进程,如果比较快的结束并且恢复供应,那么可能石油天然气这块短期的供给恢复可能会对价格形成一定的冲击。但是从长期供给来看,由于世界范围内在近些年对石油天然气产能投入的长期低迷,使得长期内供给可能比较难出现特别大的提升,所以我们预判如果这种情况继续维持的话,石油价格可能在一定时期内都会处于相对较高位置运行。

对于煤炭来说也是类似的情况,区别主要是我国是富煤少油国,煤炭资源自主定价能力比较强,不像石油更多受世界范围因素影响较大。我国过去这些年来双碳政策,关停了很多的煤炭产能,而且新增产能的审批周期长达数年,所以目前的长期供给都是有限的,长期煤炭供需紧平衡,可能会导致煤炭价格长期处于较高位置运行。

但传统能源价格维持较高位置,不代表所有的相关股票都一定会持续上涨,这和各家公司的盈利能力,现金流情况,估值水平高低、分红率多少都有比较大的关系。

王康宁:去年煤炭紧张造成了夏天火力发电发力不足的情况,主要原因还是这几年煤炭限制新增产能,煤炭产量没办法增加。而随着今年和明年煤矿新增产能的陆续投产,煤炭的供给需求情况未来会有变化,所以煤炭企业目前的利润率到时候会有下行的压力。

相比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全球属性更强,所以油气行业的股价表现会紧跟国际石油价格的走势。这里面决定的因素就比较多了,俄乌冲突,主流央行的加息节奏,OPEC的产量计划等等都会对油价产生影响。通常来说,市场很难预测,价格波动更难把握,我认为关注长期价值更有意义,也更有效用。

李贺: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石油和煤炭中长期会向化工原材料转变,所以其有长期存在的价值;短期供给和需求的扰动因素很多,两者都会受到价格的显著影响。当前全球能源紧张供给,价格经历了暴涨,但衰退的预期已经在演绎,旧能源价格会怎么变化,个人没有能力判断,反倒是运输的价格上升是相对明朗的。

张可兴:石油煤炭为主的这种资源股或者叫周期股,未来的股价走势更多的取决于大宗商品的一个价格,那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呢,因为俄乌战争导致这个石油等一系列大宗商品的价格达到相对的历史高位,现在已经有一定的回落,以美国为首的包括欧洲的经济,还处在一个可能的衰退当中,大宗商品大概率会处在一个价格回落的过程,对这些资源股的未来走势,可能还是要保持相对谨慎。

美国政策对CXO更多是情绪影响

估值调整后迎来配置机会

中国基金报:你如何看待美国政策造成医药CXO股价大跌?

钟兆民:事件是:(1)9月12日,美国拜登政府签署一项鼓励美国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的倡议,用以确保美国能够制造美国发明的一切;(2)9月14日,美国拜登政府鼓励美国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的倡议细则已出。预计将共计投资20亿美元,其中0.4亿美元做API,2.7亿美元做可再生燃料及复合材料等,10亿美元投资生物产业基础设施,2亿美元加强生物安全及网络安全措施,2.5亿美元支持生产化肥等等。

当前市场比较弱,这项临时法案中短期对行业影响不大、更多是对投资者情绪上的影响,该法案总资金体量较小,法案并未有任何具体落实细节,该法案也未曾提及对中国生产的限制。本轮医药CXO板块的调整,核心原因是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整个板块涨幅过大、估值偏贵。

吴伟志:CXO股价大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过去由于投资者过度看好CXO,导致这个赛道一直比较拥挤。行业过去半年多一直在出清的过程中,股价本身处于下行周期。美国的政策只是短期的情绪扰动,实际上,美国出台的政策本身对CXO的影响有限。CXO的估值跌到合理位置后,投资机会又会再次来到,只是这个过程可能会需要点时间。

王康宁:我觉得美国对于提升生物制药自给率的政策仅仅是CXO股价下跌的一个催化剂,更核心的还是CXO行业面临的基本面因素,只是这些在恶化中的基本面因素没有完全被股价所消化。

CXO行业面临的问题主要还是随着国际主流央行加息,风险资本对于有很大不确定性的创新药的支持态度会有很大的变化,从以前的遍地开花转向更为谨慎的精挑细选。这种资本风险偏好的变化会对为创新药提供研究和临床服务的服务商产生巨大的成长和利润率的压力。

还有一点就是过去两年和新冠疫情相关的医学研究活动大幅增长,而在海外多个国家疫情防控的时候,中国的供应链几乎是受影响最小的,从而CXO公司每家都看到了高速的订单增长。而现在这个时点,国外疫情防控已经几乎完全解除了,他们的供应链恢复了正常,之前转移给中国公司的业务会回流,另外和新冠病毒相关的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投入也同时大幅回落。

所以从风险资本和疫情周期来讲,CXO行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但长期成长逻辑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估值调整后的优质股将迎来具有吸引力的配置机会。

甄新中:从2018年贸易摩擦开始,中美基本上进入了长期竞争和博弈时期,所以这些年来可以看到美国频繁出台各种政策对我们的科技、医药、新能源、以及各种劳动密集型产品都进行限制,这在未来会是长期的主题。

从CXO股价大跌来看,或许说明我们非常多的相关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在产业链中的地位相对较低,业务收入来源对外依存度较高,所以对相关政策影响较为敏感。基于中美长期竞争的现实,我们在做股票投资时需要更为谨慎地筛选上市公司,进一步关注其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链地位,规避外在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寇志伟:全球化的逻辑在2018年后肯定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原来单一的经济理性主导的全球产业链分工协作,转向了兼顾供应链安全的区域化分工协作,半导体首当其冲,医药和新能源领域也开始有所动作。

单就此次拜登的总统行政令而言,更多是鼓励性,而非限制性的,且在API领域的投资金额非常小。中国在制药外包领域的比较优势是通过长时间的竞争和持续的投资建立起来的,也不可能一夜之间被颠覆。近期CXO板块的下跌,有消息面的影响,也有板块持仓博弈层面的因素,股价下跌后潜在的机会值得关注。

李贺:中美关系已经走向了竞争合作的双雄模式,各自会深度考虑国家的安全问题,这是非常正常的结果,其实通信行业、半导体行业都经历过这种情况,大国竞争之中时近时远会是常态,我们要去适应,要去找寻里面的机会。

张可兴:美国出台政策,是为吸引更多高端制造回流,特别是核心技术产业,包括生物技术、半导体、新能源等,但生物技术政策的支持金额相对比较少,没有大家预想的那么悲观,但从趋势上看,可能对CXO的医药行业发展,会有边际影响。

美国加息对港股压制可能会减小

港股将出现重要配置时间窗口

中国基金报:你怎么看待美国的通胀和加息,对未来港股走势影响如何?

寇志伟:市场此前低估了美国通胀的长期性,8月以来美债市场正在对此前过度乐观的预期进行修复,美国长债利率已经接近6月中旬的前期高位。目前来看,市场对明年美国加息的终值定价在4.3%左右,对明年年中的CPI预期在3.9%左右。也就是说,根据现在的定价结构,明年年中时基准利率会比通胀高出约40bp,我们认为这样的定价结构基本合理,对应的实际利率水平大概率是可以压制住通胀的,美债利率继续大幅上升的空间可能不大了。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加息对港股的压制可能也会减小。

甄新中:美国通胀率水平我们很难去做预判,但是现在是在加息周期是事实。那么,我们在做投资时就要把美国加息周期的影响考虑在内,尽可能去选择潜在负面影响因素较小或者能够尽可能规避加息影响的上市公司。由于港股市场资金成分较为复杂,世界范围内资金较多,美联储加息会一定程度上加速资金回流美国的倾向,对于港股市场会存在一定的整体影响。

吴伟志:我们认为本次美国的通胀持续的时间或许会比大家预期的要长一些,过程会有反复。美国国债利率在一定时间内会维持在相对高位,在这种美国加息、美元升值的环境中,全球的资本市场都会被抑制。

所以,当前港股的估值虽然处于历史低位,但不具备马上迎来系统性上涨的投资大机会的条件。一般来说,全球资本市场都会有共振,尤其是港、美股的表现相关性较强。由于当下信息传递速度较快,周期也在变短。随着未来美国通胀和加息放缓,经济降温后,港股或迎来系统性大机会。在此之前,还是要更加关注阿尔法和高股息类公司。

钟兆民:油价下跌不足以抵消其它价格的上涨,使得8月通胀看上去依旧强劲。具体来看:一是油价大跌在预料之中,但天然气价格与电价表现强劲,对冲了油价下跌的影响;二是房租价格仍然坚挺,租房市场似乎没有降温的迹象;三是新车价格还在上涨,机票价格下跌的影响相对有限。预计美联储将于9月FOMC宣布加息75个基点,这将使得联邦基金利率区间升至3%~3.25%,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美国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从紧态势。

对港股走势影响:过去一段时间,港股走弱,主要是美联储加息和部分行业受政策影响所致,随着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充分反应,以及地产、互联网和医药等行业政策的边际改善,港股出现了重要的配置时间窗口。

王康宁:美国的通胀有一些明显的短期的因素,比如油价造成的交通运输价格上涨和劳动力错配性短缺造成的。但同时也有一些可能被市场忽略的长期的因素,比如租房价格,或者按美国主流经济学测算使用的房屋所有者等价价格OER指数。在加息周期的前段和中段,租金的价格反而是上涨的。考虑到租金价格的强粘性,目前的高通胀可能不会像大家期望的那样随着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和供应链瓶颈解决而快速回落。租金上涨还是会给明年美国的通胀带来很大的压力,这也是为什么美联储会连续大幅地加息,因为通胀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形成惯性。

在加息周期中,对于利率敏感的资产跌幅更大,这样的宏观环境对于成长期的高科技行业的股票较为不利,由于这些科技股的高成长性,它们的股价所隐含的“久期”会长于市场平均,这就使得高科技行业股价对于利率水平的预期的敏感性远高于市场水平。

由于全球科技行业高度关联,市场关注点也高度日渐趋同,这样的市场环境将会对在A股和港股中以自下而上,在科技和其它高成长板块中精挑个股的策略带来很大的挑战。当然港股市场很多经营稳健、低估值、现金流可以持续增长的公司,在今年随着大盘也一起下跌,这类股票在升息的环境下有可能成为资金很好的避风港。

李贺:美国的通胀有复杂的问题推动,2020年之后的疫情,美联储的超宽松政策、供应链的停运问题推动了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成本传导到商品,再传导到劳动力市场,这类似于螺旋式的通胀上行和放大。

现在美联储的加息就是希望通过抑制经济的需求来降低通胀和通胀预期,叠加基数走高,个人认为通胀数据是会下来的,但前提是按照正常的国际规则继续运转。美联储加息大体到位之后,压制港股估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就解除了,对港股的修复有显著的帮助,当然港股的核心还是自身成分股的业绩增长情况。

张可兴:整体来看,美国从今年开始的这种加息以及未来的缩表,我认为处在一个周期的尾部,甚至可能是末期。虽然现在大家对加息是一个相对悲观的态度,但实际上从通胀的拐点来看,可能我们已经见到了,那么到今年年底甚至在明年的时候,我们应该大概率会看到整个加息缩表周期的结束。

作为对港股走势有较大影响的一个变量,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既然处在货币政策周期的末端,很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初看到,由于经济数据等各种指标的衰退,美联储很有可能重新开启一轮新的货币宽松政策,那么那个时候,港股会迎来比较不错的资金的支撑,同时股价表现也会有相对很好的预期。短期港股可能还处在一个底部震荡的阶段,但恰恰也是我们逢低布局优质股票的一个好时候。

关注中国经济、全球流动性等因素港股有望迎来大机会

中国基金报:你认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港股市场?

寇志伟:影响港股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就是前面提到的中国经济基本面、美元流动性、地缘政治风险。我们觉得这些风险已经释放比较充分了,后续需要密切的跟踪验证。比如美国通胀会不会出现再次加速、俄乌冲突是否会扩大等。

甄新中:从长期来说,上市公司质量、上市公司治理、市场有效程度、信息披露和信息对称的效率等因素对港股市场的影响比较大。从短期来说,世界资金流向、美联储政策动向、市场风险偏好等都会有比较明显的短期影响。

吴伟志:我们认为美国加息和中国经济的景气度都会对港股市场产生较大影响。中国经济的景气度决定了港股上市公司和行业的基本面,即EPS,海外加息影响的是投资者情绪,即估值。

投资者需要关注这两个因素的变化。随着利率加到一定程度、通胀缓解,加息的因素会发生变化;随着中国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未来经济一定会探底企稳回升,相关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也会改善。当这两个因素都转好的时候,港股就会迎来大的机会。

钟兆民:美联储的加息节奏、疫情、以及行业政策的变化等都会影响港股市场。最大的风险点:一是美联储加息幅度大幅高于市场预期;二是行业政策进一步收紧,比如地产、互联网和医药等行业,如果政策继续收紧,股价仍然会继续承压,但我们认为,当前经济较为疲软,稳就业、稳经济是是政策发力的方向,以上行业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不大,从当前的信息来看,政策面在边际改善。

王康宁:中国的经济增速、国际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地缘政治的走向以及国家对于南向资金的引导政策等都是影响香港市场的主要因素。最大的风险点可能在于全球性经济衰退,以及全球流动性收紧带来的债务偿付风险,但“危”与“机”往往并存。

李贺:风险点诸多,但风险和收益预期是关联的,最大的风险点是市场没有预期到的黑天鹅。

张可兴:因为港股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同时海外资金占比较高,外资投资者关心的最重要的一个风险,就是要保证资金安全,所以一切可能会涉及到资金安全的问题,都可能会是成为最大的风险。还有一点就是美联储货币周期的节奏和幅度,对港股走势是决定性的制约因素之一。

编辑:舰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