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坐井观天典故(记录天圆地方微言之义)

文化人坐井观天典故(记录天圆地方微言之义)(1)

《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老公鼻子里扑嗤一笑道:‘现在还有难办的事情吗?佛爷早有话:“通天底下一十八省,那里来的清官?但是御史不说,我也装做糊涂罢了。……前者已去,后者又来,真正能够惩一儆百吗?”这才是明鉴万里呢!你如今到浙江,事情虽然不好办,我教给你一个好法子,叫做“只拉弓,不放箭”:……’”这里提及的佛爷,也许是指慈禧。所谓“只拉弓,不放箭”颇似“名人名言”,但必须打个双引号,皆因此乃腐败的言论。 7月23日 16:55

《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制台发话道:‘……只要老祖把瓶里的水滴上一滴,这江南一省就统通有了雨了。佛经上说的“杨枝一滴,洒遍大千”,正是这个道理。’制台说到这里,有一位候补道插嘴道:‘这个职道晓得的,是观音大士的故典。’制台道:‘你别管他是观音是吕祖,成仙成佛都是一样。佛爷、仙爷修成了都在天上,他俩的道行看来是差不多的。……’”当然不同,如果是普通仙人,便不可与佛的境界相比了。姑勿论仙、佛是否一律都在天上,你这位制台既信奉的是吕祖,就无谓空口讲白话,何不多行善举?你若广积阴德,或许吕祖帮你升仙,也未可知。一笑。 7月23日 16:56

《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回》:“马老爷说:‘耐庵,你虽然候补了多年,如今却是第一回拿印把子。我们做官人有七个字秘决。那七个字呢?叫做“一紧,二慢,三罢休”。……“千里为官只为财”,只要这个到手。’”这便叫做“教坏人”,若他本来不是奸人,却让你教到成了奸人,若他本来已是奸人,被你教过之后就更加奸。 7月23日 16:58

《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三回》:“大众一听首府有什么差使,于是一齐攒聚过来,足足有二三十个,竟把随凤占围在垓心。好在一班都是佐杂太爷,人到穷了志气就没有了,什么怪象都做得出。”此处有个“怪象”一词,使我联想到以前看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不论是怪象又好,怪现状又好,统统是某些人呈现的丑态。岂止是过去才有的丑态,只要细心观察,今时亦然。 7月23日 16:59

《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他说:‘我们在江宁做官,正应该晓得江宁的条约。至于什么“天津条约”“烟台条约”,且等我兄弟将来改省到那里,或是咨调过去,再去留心不迟。’那位在行朋友晓得他是误会,虽然有心要想告诉他,无奈见他拘墟不化,说了亦未必明白,不如让他糊涂一辈子罢。因此一笑而散。”有的话不解释更胜过解释,况且自己的认识不一定是对的,让他人糊涂一世或者是好事,而自己也不妨装糊涂于一时,未始不是好事。 7月23日 17:00

《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梅飏仁道:‘劳老先生的话实在是通论,兄弟佩服得很。莫说你们做百姓的用不着愁,就是我们做官的也无须虑得。将来外国人果然得了我们的地方,他百姓固然要,难道官就不要么?没有官,谁帮他治百姓呢?所以兄弟也决计不愁这个。他们要瓜分就让他们瓜分,与兄弟毫不相干。劳老先生以为如何?’”大清有这样的人多了,不亡何待?你说任洋人瓜分,恐怕届时连你都“做瓜”,你想过没有? 7月23日 17:01

《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因此大家甚是看重他,都劝他出去混混。无奈他的意思,就这样出去做官,庸庸碌碌,跟着人家到省候补,总觉不愿,总想做两件特别事情,或是出洋,或是办商务,或是那省督、抚奏调,或是那省督、抚明保,做一个出色人员,方为称意。但是在家纳福,有谁来找他?谁知富贵逼人,坐在家里也会有机会来的。”撇开此段文字莫理,就讲坐在家里都能达到富贵逼人来,相当不错了,好过有的人不论在家还是出外,富贵总是避他的,真係“同人唔同命,同遮唔同柄”,我又卖弄广东俗语了。 7月23日 17:06

虽然《官场现形记》久负盛名,但无论怎样优秀的书籍,不亲自阅读,哪能知其底蕴?今已看完了此书。我观书中人物,大多是外表像人,而实际上是一班作威作福的魑魅魍魉,无非见高就拜,见低就踩,好面孔是向他顶头上司的,对不如他的人则换成一副傲慢神态了。青蛙坐井观天,而他们是坐井观钱,睇个“钱”字非常大,除钱外不识还有什么天,总教有银子钻营奔竞就得了。人家的心里存着这样一个观念,即使你是正人君子,欲匡正时弊,试问你有甚法子扭转此颓风呢?若然送本《廉吏传》给他们模仿学习,估计他们除了嗤之以鼻,还会笑你“戆居”。其实蝇营狗苟的人何处没有?或许李伯元先生不单单是讽刺清代官场,更同时暗骂了别的人,亦未可知。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有些人是一世不能觉悟的,他理得你是不是浮云,理得你义不义,终归是要搞到将来“冚家冇富贵”为止(注:“冚家富贵”原是咒人死,但我加个“冇”字,即全家没有富贵,意思不同,是我的创新)。与其说这班魑魅魍魉是“现形”,索性叫做“献丑”更为恰当,他们知丑吗?未必知,若知,早就收皮了。可能也有知而不肯改者,认为自己所做的全是“人情世故”,哦!好,清朝沦落到千疮百孔至无法挽回的灭亡局面,大概此种“人情世故”出力最多,确实是好(反话)。对于如此世风,真係神仙难救。李伯元先生这部小说写得好就好了,可惜“儿童不宜”呢,何以故?并非怕它教坏后生,係因为儿童根本不能理解啊!我的心智也很幼稚,亦算是“儿童不宜”一类人,然而我又能成本书认真阅毕,似乎有点自相矛盾了。临尾,唯付诸一笑也罢! 7月23日 23:55

“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六祖坛经》)因一本书或一两句话而深受启迪,从古至今这类例子不可胜数,我亦是其中一个。我有本藏书叫《白话坛经》,2009年时只专注看译文,没有花多少时间去理会原文,旧年开始将原文重头读诵,由于时断时续,所以直到今日才读完。《坛经》是对我影响极大的书籍之一,我还曾写了篇《记录:初悟真如之境》的文章去阐明自己的觉悟,后来始知原来是“误”而不是“悟”,遂不再自误了。尽管未能像人家那样顿悟禅境,不过彼年的空灵感受却是一次奇妙的体验。 8月5日 23:59

当别人认为我只有文的时候,我示之以武;当别人认为我只有武的时候,我示之以哲;当别人认为我只有哲的时候,我示之以谐。或曰:“何不精于一道?”吾曰:“难矣哉!况单一以应世,亦非吾平素风格。” 8月7日 15:58

妈妈话:“讲粗口好吖,又冇是非。”我话:“乜冇是非啊,噉讲法简直係自欺欺人。”妈妈话:“係冇是非啫。”我话:“梗係有嘞,你讲惯咗粗口,到你讲是非嗰阵就会连粗口都夹埋喺入面一齐讲,噉咪既讲粗口又讲是非啰。将粗口同是非分开,噉唔係自欺欺人咩?” 8月7日 17:38

爸爸话:“啲市仔鬼(指小贩一类人)好早要起身去攞货咖喇,所以佢哋好辛苦咖。”我话:“呢个世界有两种人,一种係辛苦而揾到钱嘅,一种係辛苦得嚟冇乜钱嘅,差唔多白做。有啲人虽然辛苦,但係佢心甘情愿,点解呢?就因为佢知道个帐户里面越嚟越多钱;而有啲人辛苦一世,就穷足一世。好似只牛噉样,辛辛苦苦耕田,到头来还要畀人劏,毫无意义。”俗语说“唔辛苦点得世间财”,我大不为然很久了,故今次便藉着和家人的对答谈一下自己的意见。 8月7日 23:45

原本瞓晏昼时没有梦见什么的(即使有也忘掉了),然而醒来再入睡,梦境就显现了。梦到个像医院走廊的地方,我在一间病房外边,望见病房内有几个人,正看着一位垂危的老人,我只好行远一点。少顷,想到老人刚刚辞世,若我此刻靠近病房,恐怕会碰上老人的灵体(梦里有此顾虑,我竟不以为奇)。于是走向病房门口时念诵“南无阿弥陀佛”,意欲仰仗佛力保护,顺便超度该灵体。这是第三十七次梦中念佛的情形。如果说发这种梦是由于曾有过心理暗示,我觉得暗示的念头可能有,但不一定每次都有。另外,就算起了暗示的念头,那梦中的场景和人又是谁“布置”的呢?莫非仍是意识变化的吗?抑或是自己的魂魄飞去某医院,然后遇到此事?思索完毕,亦记录完毕。 8月10日 23:59

家人一直喜欢睇珠江台《今日关注》那个姓郑的主持人,近来他少出镜,家人就常议论,今晚又议论他了。我道:“可能嗰个肥佬(另一主持)就係嚟取代姓郑嘅。佢(姓郑)噉嘅年纪(六十几岁),退出係迟早嘅事,你哋唔使期待喇。”妈妈驳道:“钟意期待啊!”未几,我问:“妈妈,头先你话钟意期待係嘛?”妈妈答:“係。”我笑道:“我赠你三个字,‘空期待’啊!哈哈……” 8月15日 23:16

《孽海花·第五回》:“雯青说:‘我们同去同来,倒也有始有终。只是丢了霞郎,如何是好?’公坊道:‘筵席无不散,风情留有余。果使厮守百年,到了白头相对,有何意味呢?’就拿出个手卷,上题‘朱霞天半图’,请雯青留题道:‘叫他在龙汉劫中留一点残灰吧!’”既知“筵席无不散”,何苦有开端呢?又云“风情留有余”,显见是仍旧放不下,倒不如带她走吧! 8月18日 17:06

《孽海花·第八回》:“雯青道:‘你今年多少年纪了?’彩云道:‘我今年十五岁。’雯青脸上呆了半晌,却顺手拉了彩云的手,耳鬓厮磨地端相的不了,不知不觉两股热泪,从眼眶中直滚下来,口里念道:‘当时只道浑闲事,过后思量总可怜。’”末后两句大概是改自诗人王彦泓的“当时语笑浑闲事,向后思量尽可怜”。动情就够动情了,但你忽略了有的人是会变心的,假使你能预测未来,知道她以后竟然见异思迁,今日还会不会对她那般钟情呢? 8月18日 17:09

《孽海花·第十二回》:“维亚太太笑道:‘不瞒密细斯说,我平生有个癖见,以为天地间最可宝贵的是两种人物,都是有龙跃虎踞的精神、颠乾倒坤的手段,你道是什么呢?就是权诈的英雄与放诞的美人。英雄而不权诈,便是死英雄;美人而不放诞,就是泥美人。如今密细斯又美丽,又风流,真当得起“放诞美人”四字。我正要你的风情韵致泻露在我的眼前,装满在我的心里,我就怕你一晓了我的身分地位,就把你的真趣艳情拘束住了,这就大非我要见你的本心了。’”虽为妇人,却难得有如斯见地,也是作者的一番雕琢功劳。如今的电影每每有一类情节,就是少爷小姐在外边结识了异性朋友之后,喜欢隐瞒自己高贵的身份,以此来观察对方是否真心,而《孽海花》里早有这种“桥段”,堪称是祖师了。 8月18日 17:20

《孽海花·第十三回》:“尚书开口道:‘你的文章做得很好,是自己做的吗?’会元公涨红了脸,答应个‘是’。尚书笑道:‘好个揣摩家,我很佩服你!’说着,就端茶碗。那会元只得站起来,退缩着走,冷不防走到台级儿上,一滑脚,恰正好四脚朝天,做了个状元及第。”这一下仆街,当堂出丑,可笑亦可叹!应该为那些成日想讨好顶头上司的人作一反面教材。 8月18日 17:24

《孽海花·第二十一回》:“阳伯诧异,问:‘什么叫四得字诀?我真不明白。’稚燕哈哈笑道:‘你瞧,我说你是个外行,没有冤你吧!如今教你这个乖!这四得字诀,是走门路的宝筏,钻狗洞的灵符,不可不学的。就叫做时候耐得,银钱舍得,闲气吃得,脸皮没得。你第一个时候耐不得,还成得了事吗?’”此“四得字诀”,仿佛《官场现形记》里提及的“只拉弓,不放箭”,同样是教人做官的所谓“捷径”。真是好笑,只怕你等极都不得,受气到快死得,脸皮厚过砧板亦无所得。 8月18日 17:26

《孽海花·第二十三回》:“凤孙这一吓,直吓得魂魄飞散,尿屁滚流,不觉狂叫一声:‘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正危急间,忽听面前有人喊道:‘凤孙休慌,我在这里。’凤孙迷离中抬头一看,彷佛立在面前是一个浑身白衣的老妇人,心里只当是观音显圣来救他的,忙又叫道:“菩萨救命呀!”只听那人笑道:‘什么菩萨?菩萨坐在桌儿上呢!’凤孙被这话一提,心里倒清爽了一半,重又定眼细认了一认,呸!哪里是南海白衣观世音,倒是个北京纨袴庄稚燕,嘻着嘴立在他面前。”想不到此书还讲了这么一个怪梦,不禁令我忆起《老残游记》中的那段访贤奇遇。怪梦又好,奇遇又好,总是一种独出机杼的思想展现,都非常有睇头。 8月18日 17:41

注:以上皆系我微博(2022年7月23日-8月18日)的内容,这些文字是我的经历和思想记录,不等于是至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