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文化艺术节(第十届浦东文化艺术节7月30日开幕)

电影院暂不开放,剧场商演受限制,如何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上海首个大型群众性艺术节——第十届浦东文化艺术节,即将于7月30至10月30日举行。

记者7月15日从艺术节发布会上获悉,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浦东将把“文化大舞台”交给人民,突出社会参与、群众受益,举行包括“精品剧目下基层”“草根文化达人秀”等500余项活动。而全区36个街镇的文化中心将成为主舞台,让疫情期间“闷”坏了的市民,在家门口即能享受文化大餐。

浦东新区文化艺术节(第十届浦东文化艺术节7月30日开幕)(1)

“20至80元,看24台43场精品剧目”

传承经典文化的获奖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剧《花木兰》,力邀顶级艺术大咖的“东方有乐”方锦龙国乐聆享会、史依弘京剧专场《锁麟囊》《凤还巢》、张军当代昆曲《春江花月夜》 、《乐鸣东方》赵聪与上海爱乐乐团交响音乐会,更有关注新理念、新门类、新作品的演出,如民乐、经典歌曲音乐会、家庭音乐剧、儿童剧、脱口秀……

浦东新区文化艺术节(第十届浦东文化艺术节7月30日开幕)(2)

7月30日起,本届浦东文化艺术节将安排24台43场精品剧目,在浦东十大剧场上演,包括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外高桥文化艺术中心、惠南群星剧场、浦东大戏院、浦东新舞台、周浦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剧场、北蔡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剧场、洋泾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剧场、张江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大剧场、川沙影剧院。

沪上剧场演出仍然“青黄不接”的情况下,这无疑是令人赞叹的“大手笔”。“这些精品剧目,不是我们拍脑袋想出来的。”浦东新区宣传部副部长、文体旅游局局长黄玮介绍,在近半年的艺术节筹备阶段,通过大麦网及剧场观众的问卷调查,并应用大数据分析筛选出精品剧目,做到“百姓喜欢什么,我们送什么”。此外,在精品演出菜单中,由浦东新区政府进行委约,由中央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家赵聪创作的琵琶组曲《乐鸣东方》,将在艺术节期间进行首演,也希望将浦东文化艺术节打造成为高品质艺术作品的首演阵地。

浦东新区文化艺术节(第十届浦东文化艺术节7月30日开幕)(3)

这些剧目的票价也非常亲民:平常180元至480元的市场价,艺术节将发售近5000张20元和80元的惠民票,且面向全国出票。往届艺术节的惠民票,仅面向居住或工作在浦东的市民发售,今年取消了这一地域限制。市民可登录大麦网、东艺官网等平台购票,同时在东艺、浦东大戏院、川沙影剧院、周浦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惠南群星剧场、洋泾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置了6个线下购票点。

值得一提的是,艺术节将设立特别单元,推出文化致敬抗疫英雄系列活动,用“公益票,送英雄”等活动,让文化走近英雄、礼赞英雄。届时,将拿出约30%精品剧目的演出票,免费提供给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

“群众演、演群众、演给群众看”

本届浦东文化艺术节最大的亮点是“人民办”。精品剧目下基层的票价坚持“亲民性”,而大部分活动的主角是百姓团队。

节日期间,长三角城市文化馆联盟、浦东新区文联、阅文集团、浦东爱乐乐团、浦东旗袍艺术中心等近百家社会机构、文化公司、艺术团体将在节日大舞台上“共舞”。

艺术节延续以往“群众演、演群众、演给群众看”的宗旨,为百姓文化团队大展示大PK搭建艺术平台,如舞林大会·浦东广场舞大赛、“美好生活”长三角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大赛、大地芳菲·浦东新区群众文艺创作节目汇演、大地繁花·浦东文化团队嘉年华等。这些活动的主角,是6000多支文化团队和广大市民、文艺爱好者等。

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主任王玺昌介绍,通过持续多年的培育,浦东现已发展出6000多支群众文化团队,他们渴望有一个展现的舞台。艺术节期间,浦东还将打造群众文化草根达人和网红团队,力推“本土李佳琦”,把浦东优秀文化推向长三角,推向全国。今年下半年,浦东将运用好政府采购平台,培育更多优秀的文化团队,为全区市民带去优秀文化的同时,走出浦东,走向长三角,服务长三角居民。

“走出去、引进来,坚持长三角联动”

除了“走出去”,浦东文化艺术节还将“引进来”。本届艺术节将坚持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形成区域联动、市区联动、街镇联动的活动新机制。

艺术节期间,将推出“美好生活”长三角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大赛、2020长三角戏曲节、上海淮音艺术节、江南舞蹈节以及部分街镇举办的9项长三角特色活动:如曹路杯·全国故事邀请赛、惠南杯·首届全国莲湘舞邀请大赛、浦东古镇文学周等,使活动立足浦东、面向上海、辐射长三角,展示浦东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的独特作用。

此外,浦东还将邀请长三角空间设计师,为浦东设计相关文化空间,打好长三角公共文化这张牌。

“百万在现场,亿万在线上”

面对防控疫情常态化的形势,本次艺术节在场、在线活动相结合,室内活动的比例不超过30%,以户外和在线为主。在室内严格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打造全天候、多样化的百姓艺术盛会。

期间,除了街镇文化中心以及剧场外,公园商圈、公共绿地也将变身“百姓戏台”,广泛吸引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行业的市民和艺术机构、社会组织共同参与。

艺术节将通过云上沪剧周、云上艺术节、云上艺术百课等,让市民轻松在抖音、喜马拉雅、B站等新媒体平台上全天候、不间断地享受多门类、跨时空、多样性的艺术产品鉴赏体验,打破时空维度局限,形成“一万在剧场、百万在现场、亿万在线上”的文化氛围和参与热潮。

栏目主编 张琪

责任编辑 徐玲

摄影 黄日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