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职场的十大定律(鸣镝00后的职场箴言)

预见职场的十大定律(鸣镝00后的职场箴言)(1)

今年夏天,用人单位将迎来一批00后职场新人。职场中,90后已经逐渐站稳脚跟,80后也陆续走上管理岗位,00后虽还未正式登台,江湖却已有他们的“传说”。初入职场的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反向背调、拒绝团建、仲裁公司,这些与00后有关的职场新闻被网友们统称为“00后整顿职场”。

预见职场的十大定律(鸣镝00后的职场箴言)(2)

但近期,有网友爆料自己所在的公司专门设立了一个名叫“新一代”的新部门,该公司将00后员工全部收纳其中进行统一管理。因而,有网友戏称,“00后”刚开始整顿职场,就被职场整顿了。

爆料中的公司单独设立部门,将00后集体收纳其中,此举真的合理吗?

众所周知,公司内设立部门一般是由涉及的业务范围来划分,单凭年龄段划分部门,不光不利于区分工作职能,还提高了部门内的沟通成本,从公司架构的设计看,在一家成熟的公司单独设立“00后”部门,几乎是无稽之谈。企业此举可行性虽有待商榷,但从侧面也反映了“00后”的职场行为颇受大众关注。

Young,没什么“不一样”

在与00后有关的无数职场新闻中,他们的态度积极与否我们不必急于下定义。毕竟,在物质丰富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00后一代,被时代赋予了更多底气,“画风”有别于之前的任何一代也实属正常。尽管00后初入职场疏漏不少,但要以个别00后的所为“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恐怕就有些以偏概全了。

00后在职场上表现出略显唐突的“勇”,一部分原因来自尚未直面真实的生存压力。相较于已经担当起养家重担的80、90而言,00后对生活的规划还仅仅停留在打算和想象的阶段。

在成长环境的优越和生存经验不足的双重作用下,00后一代普遍更愿意听从内心的感受,更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工作中也更乐于接受相对平等的职场关系和相对轻松的沟通方式。

当然,对职场抱持着过于理想化的态度,有时也会显得不够实际,做出不够审慎的判断。这几乎是每个职场新人都会面对的困扰,走出象牙塔的00后不该被贴上“理想主义”的标签。

任性,是对“00后”的误读

被冠以整顿职场之名的“00后”,在不羁的外在表现和理想化的思考方式下,也提振了不少职场老人的精神气。面对不平之事,他们敢怒敢言,面对不公平的职场环境,绝不逆来顺受。社交平台上#00后能改变职场不良风气吗#话题的阅读量高达千万,当80、90还在用996自嘲“天选打工人”的时候,00后已经开始身体力行的影响着职场生态。

已经发布的《2022年毕业季调研分析报告》中显示,近九成00后毕业生愿意加班,毕业生也有其不同的见解,29.1%的毕业生认为加班可以多学点东西,40.5%认为有利于个人发展,20.6%因“热爱这份工作”而加班。

预见职场的十大定律(鸣镝00后的职场箴言)(3)

在就业的态度方面,仅1%暂时不想工作。且调研报告中显示,近9成毕业生有至少一次的实习经历。面对更加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明着“摆烂”,实则很“拼”。

预见职场的十大定律(鸣镝00后的职场箴言)(4)

网络上被“脸谱化”传播的“00后”形象,与招聘市场中亲眼所见的真人相去甚远。所以,目前“00后”整顿职场仅仅是一句玩笑话。或许是因为契合了公众的某种想象,让“00后”群体在夸张化和标签化的职场刻板印象中被贴上了“怼天怼地怼空气”的标签。而实际上,对于目前诸多00后毕业生来说,“入职”才是他们首要关心的话题。

做个靠谱的人

与“00后”类似,“90后”也曾在初入社会时备受瞩目。十年间头顶“垮掉的一代”为自己正名。而今,百度百科已然用“富有朝气,勇于担当”来评价90后。未来的数年,“00后”也将必然走上为自己正名之路。

如何为自己正名?我想首先得学着靠谱。

靠谱,可以说职场的通行证。同事夸你靠谱,说明你在团队合作中不掉链子,值得信任;领导夸你靠谱,说明你能够独当一面,值得托付;合作方夸你靠谱,说明你足以承担一份责任,值得同行。

我的一位老师曾说,“用心用力才最省力”。无论是从处理工作的角度,还是从人与人的交往的角度再次审度这句话,只要尊重诚诚恳恳的价值,不吝付出,假以时日成为一个靠谱的人,方能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每当后浪涌来,与其说是因认知差异对新一代人的不解与反感,不如说是在时代变迁中对新的生存方式产生的彷徨和困惑。

预见职场的十大定律(鸣镝00后的职场箴言)(5)

虽说00后还只是职场新人,但职场早晚是00后的主场。且让我们丢弃“傲慢与偏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去看待这些初出茅庐的“后浪”,不总是试图用前人标准“雕刻”他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