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为什么能获得双中心(西安拿下双中心)

西安迎来了一件大喜事。

西安拿下“双中心”

西安为什么能获得双中心(西安拿下双中心)(1)

近日,来自2023陕西两会的消息显示:西安获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以上及以下均简称“双中心”),成为继北京、上海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后第四个获批建设“双中心”的城市。

西安为什么能获得双中心(西安拿下双中心)(2)

西安综合性科学中心由“一核两翼”构成,“一核”位于丝路科学城(西安科学园),“两翼”分别位于中国西部创新港和长安大学城。

西安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构建“一核一圈一带”空间布局,“一核”即西安综合性科学中心核心区,“一圈”即以西安都市圈为中心的协同创新生态圈,“一带”即面向“一带一路”的丝路科技创新合作带。

西安能够拿下双中心,普遍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地理区位优势和科教资源优势。

那么,南京情况如何呢?

南京能否拿下“双中心”

西安为什么能获得双中心(西安拿下双中心)(3)

南京在2022年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中,明确提到了要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这个承载区就是大家熟悉的麒麟科创园。

但是,目前看情况似乎有变化。

1,消息面更多的是支持南京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而不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同时,系统布局“环紫金山科创带和江北新区产业创新带”也提上了日程。

这与之前已经获批的“双中心”也很吻合: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在核心承载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主打多阵地。南京的情况,确实有点争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迹象。

2,也是此前已经获批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告诉我们:中科院系的参与是最为关键的要素。但是,紫金山实验室建设进度明显快于麒麟科创园。

西安为什么能获得双中心(西安拿下双中心)(4)

西安为什么能获得双中心(西安拿下双中心)(5)

西安为什么能获得双中心(西安拿下双中心)(6)

紫金山实验室近几个月的采购招标极其频繁,可以说步入了大规模建设阶段。而麒麟科创园的中科院系相对来说动作偏少、偏小。同时,麒麟科创园目前还处在交通布局阶段,比如下一轮地铁规划中的8号线和S3号线东延均经过这里,但距离建设成型还有些距离(从获批到通车可能要6年起步)。

ps:在中科院系面前,2021年落地的中国能谷显然只是配角,但肯定也是不可或缺的。

西安为什么能获得双中心(西安拿下双中心)(7)

3,综合以上两条,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需要高峰支持,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需要高原支持。因此,似乎后者确实更适合南京。

西安为什么能获得双中心(西安拿下双中心)(8)

还有,虽然南京和西安一样都有地理区位优势和科教资源优势,但南京的地理区位优势不明显,同时再被经济区位劣势对冲,想要冲击“双中心”要比西安难得多。

难,或许并不是结果难,而是过程难。想要得到同样的结果,南京需要付出更多,而西安和成都这种区位优势明显的城市,甚至可以躺赢。

那么,南京还想要“双中心”吗?当然,南京选择迎难而上。

迎难而上的南京

第一,在最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中,给了创新足够的篇幅。

西安为什么能获得双中心(西安拿下双中心)(9)

南京未来的创新格局是:一芯、两带、双核、多点。这里有不少容易混淆的概念:

1,紫金山科创带应该就是之前的紫东科创大走廊,与G312产业创新走廊在仙林大学城有重合;

2,最近提到比较多的环紫金山科创带,说的到底是什么呢?紫金山科创带 主城科创芯?还是紫金山创新核 主城科创芯 若干高新产业园?又或者是其他?这些可能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毕竟都是比较新的概念。

第二,在南京“十四五”规划中,创新着墨很重。

实施基础研究领航支撑计划:这里提到了支持麒麟科技城联合中科院建设基础研究创新基地。

实施重大创新平台突破计划:提到了紫金山实验室建成国家实验室,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建成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此前我们多次强调这两大实验室或创新中心分别由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参与,充分发挥这两所大学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此外还支持江北新区创建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产业创新中心,南京集成电路大学就在江北新区。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计划: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行业上下游力量,资本、智力和产业,是技术攻坚不可或缺的要素。

第三,近日举行的2023南京两会期间,创新内容颇多。

西安为什么能获得双中心(西安拿下双中心)(10)

在今年的十大重点工作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加快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与之有关内容有很多,比如:支持紫金山实验室在未来网络、6G研发等领域加快突破,高质量建设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现代综合交通实验室,力争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8家等。

最后,加上正在进行的省两会上,提到的也是“支持南京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因此,南京的创新之路,可能要一个“中心”一个“中心”地来争创了。当然,最差的就是只有一个“中心”,无缘“双中心”。

但至少,南京在努力!不是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