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计好山好水(一日之计与日上三竿)

一日之计与日上三竿文/余长城,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一日之计好山好水?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一日之计好山好水(一日之计与日上三竿)

一日之计好山好水

一日之计与日上三竿

文/余长城

城市中是看不到地平线的。每天,当太阳爬到我家窗户的时候,都已经是日上三竿了。现在是六月,日上三竿刚到辰时。

大约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就是从旭日东升,到日上三竿之间。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这一段时间,正是清晨。

最美好的清晨自然也不在城市,而在乡村。城市中是看不到日出的,要看日出,必须有地平线。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日上一竿,日上两竿,日上三竿······

那么,日上三竿到底有多高呢?为什么不说日上三丈或日上五丈呢?一切还得从竹竿说起。

几千年来,竹竿都是我们最基本的生活工具之一。那么,竹竿有哪些用处呢?人们常说“工具是手的延伸”,而能够将手延伸到最长的工具就是竹竿。几千年甚到上万年以来,竹竿主要用于采摘食物之用,用于击打果木树上的果实,还用于防卫野兽。

竹竿还有许多其他附属之用,如用作晾衣竿。到了我出生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们那里农村家家都有竹竿——我们那里有一条淮河的一级支流叫竹竿河,竹竿的主要用途就是打果实和用作晒衣竿。

竹竿打果子(不一定是食物)的方式,一是直接敲击,二是拽拉。如果采用拉拽的方法,则需要在竹竿梢头绑上一个叉子。事实上,农民有时还给竹竿绑上镰刀,用于砍伐较高树木的树枝。

那么,一竿到底有多高呢?其实这个很难定义,原因是中国各地所产竹子的种类不同,故竹竿的长度也略有不同。一般来说,农村多数家庭常用的竹竿长度约在两丈到三丈左右,太长或太短都不适用。

古人之所以将“日上三竿”作为一个时间节点,主要原因是这个时间点是农村吃第一餐饭的时候。唐代以前,农村一日两餐,没有早餐而只有午餐、晚餐。每天,农民日出而作甚至日未出就开始工作,到日上三竿时收工回家准备午饭。

那么,古人一天只吃两餐,如果干重体力活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打间儿”,也写作“打尖儿”,我们那里农村称为“过半晌午”或“过半晚上”。“过半晌午”的时间一般在九点到十一点之间,“过半晚上”的时间一般在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

所以,古人所说的“一日之计在于晨”,其实古时这个“晨”包括现在的早晨和上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