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江晨曦摄影作品(于泉城我的摄影爱好)
我的摄影爱好
于泉城
摄影爱好,伴随了我的成长。这一爱好,与父亲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
父亲于铭钦1956年在公安边防部队时就从事宣传工作,爱好文学、美术和摄影。转业到企业后从事工会组织宣传等工作。家庭的熏陶使我在10岁就迷恋上摄影。在父亲的教导下,少年时期,我已经能够用自家的海鸥120相机为同学拍摄,并学会暗房冲洗和扩印。我在摄影的学习实践中体会到,摄影不是简单地按动相机的快门,需要观察和思考,需要构思和立意,然后通过选择最佳角度、精心构图、实施用光及技法,来完成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学习是人生成长之梯,事业兴盛之要,而知识便是前进道路上的铺路石。
为提高摄影水平,1988年,我利用在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进修一年的机会,每周都到中国美术馆观看美术和摄影展,欣赏各类佳作的构思选材、体会整体韵味和传递的信息,感受艺术作品给人的心灵和视觉带来的美感与震撼。
1992年,单位派我到中国传媒大学进修摄影与摄像专业,在三个月时间里,聆听了张艺谋的老师、北京电影学院刘永泗教授以及传媒大学王纪言、高鑫、任远、高晓虹、张君昌等教授的授课,系统学习了摄影理论。并于2008年参加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大专班学习,聆听了中国摄影家协会解海龙、许喜占、侯贺良等名家的授课。名家引路、日积月累,使我对摄影的认识和理念有了全面的提升。我热爱生活,更热爱伟大的祖国,为拍摄祖国的大好河山,我先后赴北京、江苏、江西、安徽、上海、浙江、福建、云南和湖北等省市地采风。江山如此多娇,在我的镜头下有了更亲切的写照。我的摄影集中,拍摄最多的题材是新闻纪实与艺术摄影,这与我的工作经历是分不开的。
1983年在龙口矿务局参加工作后,先后从事秘书、宣传和史志编修等工作,这些工作都与摄影有关联。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是幸运的。摄影作为宣传工作的载体和手段,将爱好与工作融为一体,为我的摄影创作开辟了发展空间。20多年的宣传工作,我拍摄的新闻纪实图片多达几千张,这些图片,不仅是个人的文化财富,更是企业珍贵的历史记录。而为了这些图片,我付出了许多心血,仅参加百米井下的拍摄活动就多达60多次。在我看来,摄影不仅是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一份责任和人生追求。
1987年,我调入梁家煤矿筹备处从事秘书工作时,当时单位还没有照相机,为记录矿井建设的历史资料,我将自家相机带到单位使用,现在龙矿集团和梁家煤矿档案室的许多图片出自我的相机;1992年1月,国家能源部部长黄毅诚到龙口矿区视察。白天,我负责领导活动的录像,没能拍摄图片;为了不留遗憾,傍晚下班后,我骑自行车往返10多公里来到北皂煤矿,拍摄了黄部长在该矿视察的场面,并记录了他与烟台市委书记陈建国在职工食堂与矿工共进晚餐的珍贵镜头,领导们与矿工一道吃大锅菜和稀饭、包子,肉火烧,每人花费不足5元钱,场面令人感动和难忘。等我完成拍摄任务骑车回到家中,已经是晚上10点多。2008年初,已经调任龙矿集团总部工作的我,奉命承担筹建龙矿集团展览馆的重任,作为主创人员,在独自完成展览馆的立意、构思和脚本后,我和龙矿集团宣传部田伟兵将各自积累的图片进行梳理,充实到展览馆的版面中,圆满完成了任务,得到公司主要领导的表彰和奖励。此后,我还参与了山东能源集团展览馆筹备工作。
多年来,我先后在《人民政协报》《工人日报》《中国经济时报》《人民公安报》《中国煤炭报》《大众日报》《山东工人报》《烟台日报》等报刊发表新闻摄影作品百余幅,组照《昔日地下挖煤,今朝碧海淘金》获《烟台日报》1997年度100篇好新闻二等奖。摄影组照曾被评为《中国煤炭报》《人民公安报》优质稿件。
在艺术摄影方面,我利用学过美术的优势,将生活和工作中的自然经典瞬间与艺术的创作理念相结合,利用构图、色调与表现手法丰富创作主题,使作品在给观众传递视觉美的同时,更加融入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元素,以此形成自己艺术摄影风格。我的《百米井下现场会》就是以煤矿井下现场会为素材,以井下灯光为光源,运用“V”型构图,在一个最佳的瞬间,完成拍摄,给人以真实、亲切和艺术提升的感受,该图片入选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庆祝香港回归一周年摄影展。我的代表作《脊梁》也是以煤矿掘进工人在巷道打钻时的场面为素材,运用“S”形构图,通过井下灯光和局部补光相结合,勾画出矿工忘我劳动的场景和特别能战斗的精气神,不仅突出了煤炭行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煤矿是煤炭行业的脊梁,更突出了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是祖国建设的脊梁,该作品先后获湖北省书画摄影大展特别奖、第三届全国煤矿艺术节摄影展入选奖,并在全省煤矿摄影展和烟台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摄影展中荣获一等奖。组照《煤海学子》《百岁老人》《我国海下采煤获得成功》《秋季蓬莱阁》也先后参加全国政协、山东省摄影展及山东省举办的国际摄影展并获奖,部分作品还在香港和台湾展出。
经历就是财富,多年的摄影工作,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人生,同时也得到组织和社会的认可。
1998年起,我曾先后当选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龙口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烟台市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煤矿摄影家协会理事和龙口市政协书画摄影联谊会会员等职。烟台市摄协与龙矿集团于2004年分别在烟台市群众艺术馆和龙矿集团为我和周建民、田伟兵三人举办了摄影展。我的摄影作品收录《首届中国矿业摄影大赛作品集》、《2004年魅力烟台摄影展优秀作品选》《庆祝烟台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二十周年摄影精品集》等作品集。12幅摄影作品还被中国煤炭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收藏。感受生活,记录人生、服务社会。是我对摄影的体会和感悟,也是摄影作品的社会价值之所在。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于泉城,笔名雨田,1964年生于济南,出生于书香之家,祖籍烟台市蓬莱区。原山东能源龙口矿业集团史志办主任、首席编修、《龙矿集团志》副主编。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烟台市散文学会理事。在《光明日报》及省市级报刊发表散文近50篇。曾获全省煤炭系统报告文学二等奖,3万字纪实文章收录《烟台改革开放实录》第10卷。散文《关于电话的记忆》入选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联合开展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大型征文征集活动,发表于2019年9月23日《光明日报》(第71篇),并被《人民网》《光明网》《学习强国》《中国文艺网》《中国作家网》等媒体转载。散文《说起电话》获山东省职工文学原创作品征文活动散文类二等奖。多篇散文入选《学习强国》主题征文活动,均被烟台市和山东省学习平台采用。散文《我家的共产党员》在“百年先锋”烟台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活动中获二等奖。
编辑:刘学光
壹点号 烟台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