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竿加粗尾调漂的正确方法(长竿抛投的准确与浮漂的灵敏度)

最近两年,我发现许多水域手竿越用越长,似乎大家都认识到,竿子用的长一点,鱼获会多一点,鱼的个体也会大一点。这种现象确实存在,特别是冬季更为明显。然而我们用长竿钓远,却需要做一个很难的选择。这就是需要在钓远抛竿到钓点的准确性上,和浮漂大小灵敏度上做一个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艰难选择。下面我要说的是悬坠钓长子线的使用场景,而不是说的铅坠到底超短子线的使用场景。因为这一段时间一直都在说铅坠躺底超短子线的钓法,今天我们说一说,悬坠钓长子线钓法中浮漂的灵敏度和抛投准确性铅坠大小选择的问题。

长竿加粗尾调漂的正确方法(长竿抛投的准确与浮漂的灵敏度)(1)

比如说,长竿要想抛的准确,每一竿都抛在以窝点为中心的一个平方的范围内。当然这是最低要求了,如果能准确到半个平方的范围那就更好了。能抛到这么一个不算大的范围内就算比较标准了。要想达到这样一个标准的范围,那就需要铅坠的重量要尽量的大一些。如果八米的长竿用2克以内的铅坠,那抛竿的准确性就会比较差。别说有风有浪的天气了,就算风平浪静八米的长竿配2克以内的铅坠每一次都准确无误地抛到窝点也很难,就算能抛到窝点,但每一次抛竿用的力都是很大的,想用很小的力气轻松地抛到窝点,几乎是做不到的。但是如果用4克的铅坠,那就不用太大的力气,就能相对比较轻松地抛到窝点。也就是说,长竿配上大一些的铅坠,就能够实现准确抛投。

虽然我们用八米长竿配4克的铅坠比较轻松准确抛到了窝点,但吃铅4克的浮漂灵敏度比起2克吃铅量的浮漂灵敏度那就相差不少了,如果是在冬季钓鲫鱼,轻口鱼会让吃铅量大的浮漂出不了信号。看不到吃口信号就意味着丢口少钓鱼。

那我们在长竿抛投准确性和浮漂灵敏度上做怎样的选择更好呢?虽然这个选择很难,但还是要做一个选择,这个选择需要在两者之间做一个权衡,找到一个最佳的优化点。

先说抛点准确性的重要性,可以说抛点越准确,窝点的鱼就越集中,上鱼的速效率就越高,鱼获就会更多。反之,抛点越散乱,东一竿,西一竿,远一竿,近一竿,上鱼效率就越低,鱼获就会少。

再说浮漂的吃铅量,通常说2克左右吃铅量的浮漂灵敏度是最佳的,过大的吃铅量,特别是超过4克吃铅量的浮漂,灵敏度就会下降很多。对于钓轻口鲫鱼就非常不利。

我们说,浮漂的灵敏度是随着吃铅量的增大而下降的。4克吃铅量的浮漂一定比3克吃铅量的浮漂灵敏度更低。对于钓鲫鱼来说,3克吃铅量的浮漂比4克吃铅量的浮漂更有利,至少放掉轻口的概率更低,抓到口的机会更多。

以上我们知道了准确抛到窝点的重要性和浮漂吃铅量对于钓鲫鱼的重要性。那么,就可以在两者之间做一个更合理、更优化的选择了。

如果你用八米长竿配3克吃铅量的浮漂能够做到基本抛投准确,也不是太费力气,那你完全可以选择八米竿配3克铅坠的配置。如果这个配置无法做到抛投准确,那就可以选择3.5克铅坠的配置。如果这个配置还是做不到准确抛投,那就选择4克铅坠的配置。我这里要说,这个4克的铅坠配置要是在冬季钓鲫鱼,那就是最高的配置了。不可以为了抛投轻松好抛,使用4克以上吃铅量的浮漂了。可以说,如果八米长竿配置4克吃铅量的浮漂仍然无法做到抛投准确,那只能说明基础太差,需要加强练习抛投技巧,或者说是风浪太大不适合长竿作钓了。总之,我们不能一味使用更大吃铅量的浮漂,仅仅为了好抛竿,而丧失了必要的灵敏度。

长竿加粗尾调漂的正确方法(长竿抛投的准确与浮漂的灵敏度)(2)

我这里给出一个既考虑竿长抛投省力准确,又兼顾浮漂灵敏度的配置标准公式,钓友们可以作为参考。

这个标准的公式就是:竿长除以2,作为浮漂吃铅量大小的选择。比如,竿长7.2米,浮漂吃铅量可选3.5克。竿长8米,最多可选4克吃铅量的浮漂。但4克是极限。即使用到9米的长竿,也最好不要超过4克吃铅量的浮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