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陈洪最后的结局(大明王朝为何陈洪几句话就把吕芳给推翻了)

身体残缺不全的太监,狠起来比谁都狠,即使凉风从裤裆穿过,冷冷清清、空空荡荡,依然以权柄为雄根自鸣得意、嚣张挺立。

太监陈洪最后的结局(大明王朝为何陈洪几句话就把吕芳给推翻了)(1)

《大明王朝1566》中就有这么这个太监,他叫陈洪。就是他扳倒了宫中太监老祖宗吕芳,自己坐上司礼监掌印宝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于是到处呲牙咧嘴、倒行逆施。其实,现实中,单位里也总有这样的人,二不挂五,官不大、架子不小,这就是典型的二百五,迟早有哭爹叫娘的一天。

但是观看电视剧过程中,对这一段可能有点疑窦丛生,为什么这么简单就把吕芳给推到了?

先来说吕芳,他到底有错吗?要说这位老太监最忠诚于嘉靖,服侍皇帝一丝不苟,即使年龄再大身体吃不消,即使嘉靖夏冷冬热极其爆厉,他始终须弥不曾离开半步,这份勤勉和智慧恐怕绝不简单,所以才能担当司礼监掌印数载而地位岿然不动。

而吕芳错在哪里?窃以为叫“好心办坏事儿”。海瑞审郑泌昌、何茂才供出严嵩父子贪墨以及织造局克扣敲诈,这等惊天大案必然牵连甚众,皇帝一怒亦不知多少人头落地。试想吕芳有多大罪,不过失察之罪,部属犯错而引发的连带责任,这其中的弹性空间很大,或轻或重尚在可控范围内。但吕芳心中除了不想把太监群体牵连进去以求脱罪之外,他最大的算盘仍然是息事宁人、朝局平稳、各方安好。于是,他拿着海瑞呈递的口供,去找严嵩和徐阶,企图当个和事佬,把局面继续撑下去。

殊不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早就觊觎掌印位置的秉笔太监陈洪正在寻找推翻吕芳的机会。陈洪抓住机会密奏嘉靖,其言辞只透漏给嘉靖一个信息:吕芳与大臣勾结企图架空圣上,而本来疑心病很重的嘉靖瞬间开始怀疑吕芳的忠诚。信任积累起来很难,拆除起来最易,陈洪准确地把刀子插在了嘉靖的最痛之处。

陈洪顺利接掌首座,志得意满、意气风发,身边人只要倒向他,全部官升一级。之后的陈洪的确嚣张了一段时间,但到最后其下场自不必说。

跳出电视剧来看,无论是吕芳和陈洪,其实都是悲剧。

就吕芳而言,就如同单位里最忠诚最老资格的骨干,虽然他很勤勉很谦虚,但是由于久具高位被人视为眼中钉,而长期顺境令其慢慢放松戒备之心,对下属中的逆流缺乏洞察和风险评估,甚至没有提前做好应对之策,试想以他之能要想消灭陈洪何其容易,吕芳还是大意了、心善了。

太监陈洪最后的结局(大明王朝为何陈洪几句话就把吕芳给推翻了)(2)

再说陈洪,靠打小报告上位,自以为聪明,却不知老板心如明镜,顺势推翻权臣重立新人,不过为驾驭各方势力,实现更牢掌控而已。而嘉靖看上陈洪的,就是他的够狠够无情(吕芳可是陈洪的干爹,其实应该是事业引路人),就是要用他对付严党和裕王,三股势力均衡了,嘉靖的权威就更高了。而此时的陈洪因为已经尝试到权利巅峰的味道,就如同一把被抛上半空的刀,即使无人用力也要伺机伤人了。所以,即使后来吕芳被嘉奖召回,陈洪的欲望已经被撩起,再也停不下向高位冲击的步伐。

话说伴君如伴虎,每个大小单位都有一君,用人驭人都有很多门道和陷坑。总之,在位者应有警醒,防功高震主甚至令人厌惧,更防小人作乱、谗言损道;上位者应有所戒,防止成为他人手中的除草剂和打狗棒,自以得势而自不量力,那样总有自食其果的一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