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如何体现(现代生产条件下如何认识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如何体现(现代生产条件下如何认识劳动价值论)(1)

【内容提要】关于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包括自动化生产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是不是就能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本文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根据马克思的观点,机器的使用只是取代了过去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必要劳动,但不能取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无论现代化技术使用得如何普遍,都不可能取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因此也就无法否认劳动者所创造出剩余价值的结论。

一、 一篇调研分析报告所提出的问题

从本世纪初,有关劳动价值论的讨论在国内学术界开始形成不大不小的热度。在讨论中,对劳动价值论提出质疑的声音时有出现。虽然批评这种质疑的声音还是占了上风的,但针对现代生产方式中所出现的自动化生产,有关讨论和研究却鲜有针对性的展开。有的学术文章开始讨论在人工智能条件下的劳动价值论问题,但这种讨论也是在相对抽象的条件设置下进行的。

严格地说起来,对劳动价值论的质疑并不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我们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初期,开始有不少人走出国门。其中有外交官,有学者,在走出国门后,开始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初步的观察。当时,相对于仍然处于比较贫困与落后的中国,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展示在人们面前的富裕与发达,以及科技产品在很多领域中的较为广泛的应用,让这些刚刚置身于发达国家的中国人感到了震惊。在他们接触过这种繁荣与发达后的一段时间内,其中有些人就开始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表示了某种程度的怀疑。特别是有些到了国外研究和学习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学者们,这种怀疑的程度甚至逐渐加深。有的学者刚刚在这些发达国家学习与生活了一两年,回国后就断言马克思的那一套早就过时了。

不容否认,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别是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理论的怀疑也如病毒传播一样,在国内经济学界较快地蔓延开来。最终,我国原来研究政治经济学学科的领域,几乎很快就被西方经济学,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所攻陷。新自由主义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居然成为我们国家经济学领域中的主流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被严重边缘化了。

西方发达国家科技在那段时间的快速发展,使得西方资本主义生产上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生产的自动化、集约化程度是非常突出的。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出国考察或者进行研究的专家、学者也从这样的观察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了怀疑。【1】

从1978年到1983年担任中国驻英国大使的外交官柯华,在看到英国如此先进与发达的社会领域与生产领域,就组织人员对英国进行了考察,并且撰写了调查报告。柯华自己的叙述中,这份调查报告通过分析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一)当今资产阶级所获得的利润,主要来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明创造,而不是传统观念的工人劳动剩余价值;

(二)资本主义还在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通过调整仍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三)不能说帝国主义阶段就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四)工人阶级绝对贫困化的说法也已不符合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现状;

(五)在英国和西欧,目前不存在革命形势,更没有出现以武装革命反对反革命武装的可能。

在这五条结论中,最后一条意义不太大,这里也不打算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而对于前面四条,都有可商榷之处。特别是第一条,是直接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质疑的。而这样一种质疑后来在国内也曾经广泛存在过。虽然这种质疑的广泛存在未必是因为这个调查报告所传播的。但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的某种共性的缺陷,却完全有可能让他们共同得到这样的结论。

在这五条结论中的第一条,提出所谓“当今资产阶级所获得的利润,主要来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明创造,而不是传统观念的工人劳动剩余价值”,这个说法本身就很值得质疑。如果说资产阶级所获得的利润,主要来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明创造,那么如果我们回到十九世纪马克思所生活的年代,或者更早一些,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年代,那时资产阶级的利润是不是也应该说成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明创造呢? 那时资产阶级获得的利润也不是来自于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呢? 如果这个结论成立的话,那实际上岂不是就是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从一开始就是不成立的呢?或者换一种说法,柯华及其团队不是只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今天是不成立的,而是在劳动价值论一问世就是不成立的。

然而,在柯华及其团队调研分析的结论里,似乎并没有否认劳动价值论曾经的成立。或许这是因为他们担心如果他们这样做了,就会迎来暴风骤雨般的批评。这是他们完全承受不起的。所以,他们打了一个擦边球,不否认劳动价值论过去的成立,只否认劳动价值论今天的有效性。

英国工业革命,是从瓦特改进蒸汽机开始。这是不是科学技术的进步? 是不是一项重大的发明创造? 这显然是毋庸置疑的,没有人能够否认这一点。因为自工业革命之后,原来的手工业生产已经被大机器生产排除在资本主义生产的领域之外了。马克思在讨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及这些环节中存在的全部矛盾,都是以大机器生产为前提的。纺纱工人的劳动是在机器旁边进行操作的。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所从事的必要劳动,在剩余劳动时间所从事的剩余劳动,都是在大机器生产方式下进行的。那么,为什么马克思没有说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主要来自蒸汽机与工作母机的运转,而是来自于工人的劳动? 因为马克思非常清楚,机器的运转只转移旧价值,而只有工人的活劳动才能创造新的价值。

我不知道柯华和他的调研团队是不是根本就不懂得马克思的这个最基本的理论。估计他们是不太明白的。如果他们懂得这个道理,也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了。

具有基本常识的人都懂得,机器是人类手的功能的延伸,交通工具是人的腿与脚的功能的延伸,电子计算机是人的大脑功能的延伸。真正在商品生产劳动中创造价值的只能是人,只能是操作这些具有功能延伸设备的劳动者,而不是被操作的这些物化形态的东西。

在柯华与他的调研团队们看来,科学技术只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异物,而发明创造与生产劳动似乎没有什么多大的关系。这样的认识确实比较肤浅。科学作为知识体系的形式,只具有生产力的潜能,而不是现实的生产力。而技术则是科学知识的物化,它可以是设备,可以是材料,可以是工艺,也可以是工人经过多年积累而形成的技能。设备是人来操作的;材料是人来发现的,也是人来应用的;工艺是生产中必要的程序与操作方式;而技能则是工人在多年的生产操作中所掌握的十分熟练的技艺。这些物化的形式都离不开人的主导作用,即离不开劳动者的主导作用。没有劳动者的主导、操作和掌控,这些物化形式就是一堆没有生命的死物,对于生产,对于价值的创造没有任何意义。

在柯华担任驻英国大使的八十年代,西方的生产技术确实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技术的集约化与集成化都比过去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当时中国还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使用着大量劳动力的时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通过较高效率的生产设备与生产技术,将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改造成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而创造了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当时,有不少国内的人对于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过比较,我们在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者的人数,都要远多于发达国家同类产业中所使用的劳动者的人数。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确实是落后的。而西方的先进,主要是因为他们通过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创造了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而这标志着,西方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从事的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是远远高于使用落后生产方式的劳动者所创造出的剩余价值。

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劳动者所创造出来的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与剩余价值,也使得他们的工资收入也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毕竟,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价值交换的原则是等价交换,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高,那么工人的劳动力价格也就比较高。这既符合实际,也符合马克思的理论。

二、科学技术所创造的生产力阻止不了资本主义本质矛盾的存在与发展

虽然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后恢复经济,以及在发展经济的一段时间内通过采用新技术而导致其经济具备一定速度的增长,但是,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之后,阿拉伯产油国因为不满西方发达国家对以色列的偏袒态度,对西方发达国家实行石油禁运,从而出现了所谓能源危机的现象。这时候的能源危机导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的态势一下子就跌落了下来。阿拉伯产油国的石油禁运只是西方经济遭遇滑铁卢的一个诱因,因为问题的本质根源还是在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固有的内在经济矛盾,这个矛盾最终打断了西方经济自二战结束以来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期的黄金时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萧条与衰退。

正是因为发生在1973年中东战争爆发后的能源危机,西方世界出现了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西方简称为“滞胀”。在柯华大使任职英国期间,英国的经济状态并不如柯华及其团队看到的那么美好。在70年代初期,英国就已开始出现经济长期停滞的现象,1970年—1973年,英国物价年均上涨率从3.1%提高了6.2%,经济增长率从2.3%降为1.8%,这体现英国的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这种经济状态已经让英国的福利制度出现了不良的反映。到了70年代末,英国工业制成品的数量比十年前下降了10%左右。英国经济发展的缓慢甚至倒退使得英国的通货膨胀迅速增加。1975年,英国失业人口有100万人,1980年达到150万人,1982年达到300万人。【2】

这告诉我们另外一个现实,即使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利用科学技术的优势来发展他们的经济,但这种科技优势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内在的、由剩余价值规律所决定的基本矛盾。科学技术的使用对于资本主义的经济与生产来说,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发挥着使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短暂的正向态势,但是科学技术的使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的问题。

正如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所说的,资产阶级创造的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最终导致了欧洲封建社会的灭亡,而资产阶级在成为统治阶级之后,还要不断地创造出更大的生产力。只是生产力越是发展,就越是与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发生越来越尖锐的矛盾,以至于资产阶级已经无法控制出这个矛盾了。所以,“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3】

《共产党宣言》当年所叙述的情况,对于20世纪的资本主义仍然是有效的,对于今天21世纪的资本主义,同样也是有效的。

在柯华及其团队在英国进行调研期间,英国的经济状况确实并不美妙。但是他们只是看到,英国国民的生活水平比起当时的中国民众来,似乎更为富裕,生活质量更高。然而,他们似乎看不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形势正在面临一个困难的时期。这就像在一座山上,有人从山顶上往下走,有人从山脚下往上走。往上走的人只看到往下走的人,处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上。他们却没有看到,那些人虽然位置很高,可是那些人是在往下走,而不是向上走。柯华与他的团队就是只看到在他们头顶上的人,却没有看到这些人正在向下走的趋势。

柯华及其团队似乎很重视发明创造。不错,在科学技术领域,以及生产领域里,技术革命、技术革新以及各类与生产有关的发明创造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然而这些发明创造,同样也是人们通过自身的劳动所实现的。这些发明创造的成果,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生产领域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发明创造的实质,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将旧价值转移到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发挥了更大的效力。也就是说,这些发明创造,在取代人们的重复性劳动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它们可以把人类的劳动从繁重的、重复的、枯燥无味的、以及令人生厌的体力劳动或者脑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应用在生产中的发明创造,不仅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也在一定范围内减少了劳动力使用的数量。这就符合马克思关于资本在积累过程中所产生了一个重要趋势,即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生产中的劳动力使用的数量减少了,而不变资本投资的比例提高了。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力创造价值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体力劳动占有较大比例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付出的脑力劳动是比较少的。当然,所谓纯粹的体力劳动和纯粹的脑力劳动都不存在。任何体力劳动也伴随着一定量的脑力劳动,任何脑力劳动也都伴随着一定量的体力劳动。而当更多的发明创造应用到生产劳动之后,劳动者付出体力劳动的比例就有所下降,有时这个比例会下降相当大的幅度。而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的脑力劳动的比例也会大幅度提高。因此,在现代化方式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需要具备更多的以及更高水平的知识,需要掌握更复杂更尖端的劳动技能,需要接受更多时间的教育与培训。他们的劳动也从过去主要是简单劳动向当下的复杂劳动的状况转变。虽然他们的劳动强度看起来是降低了,但是他们创造的价值却大大地增加了。因此,那些在发达国家从事生产劳动的劳动者们,所获得的工资收入也就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资本家雇佣劳动者的成本也就有所提高。但是因为这样的劳动者会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或者利润,所以,在总的成本比例中,不变资本的比例还是在逐渐减少的。

我不知道,柯华及其团队看到英国工人阶级收入比当时中国工人高得多,就认为这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比更为优越的结论是不是就是这样得出来的。至少,他们这个团队完全不懂得资本积累的一般趋势。除了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之外,还有工人的贫困化也在不断加剧。

或许根据他们对英国社会的调研,柯华及其团队还认为英国社会的阶级结构不再是一个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形的状态,而是枣核形两头小中间大的状态。或许,他们看到当时的英国社会,确实呈现出了这样的一个状态。然而,他们忽略了另外一个问题。虽然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能直接从过去曾经的殖民地掠夺大量的财富了,但是,他们通过资本市场的建立,把企业纷纷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即转移到曾经的殖民地地区;同时,他们也通过金融资本在发展中国家的欺诈和忽悠,从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身上巧取豪夺,不停地剪羊毛,抢掠了大量的财富。在从发展中国家获得的财富中,发达国家的统治阶级拿出其中一小部分,来给本国的底层人口发放福利,缓解本国的阶级矛盾。这些情况,柯华及其团队不知道是完全不了解呢,还是故意装着没看见?这就是说,在四十年前,所谓枣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阶层结构,只存在于发达国家。如果我们把世界资本主义看作一个整体,不是只把发达国家当作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部,而是要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联系起来,把他们看成一个资本主义的整体,那么我们就会清晰地看到,所谓枣核形的社会结构,是一个虚幻的表象。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顶部是一个微小的针尖,而这个社会的底部,仍然生活着比例占有极大数量的广大的底层劳动者。

2016年,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报告指出,全球25年发达国家中,约三分之二人口(逾5亿人)所得资产与10年前相比为停滞或者减少,这成为发达经济体日益严重的问题,也显示出中产阶级“崩塌”的速度比原先料想得还要快。过去十年来,25个发达经济体中,多达70%的家庭收入下滑。1993年至2005年,所得资产停滞或减少的人数不到1000万,而2005年至2014年却暴增为5.4亿至5.8亿人。【4】

这样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是一种合理的状态。这个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其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原来处在发达国家中的所谓枣核形的中产阶级,其数量已经严重收缩,大大地减少了。相当一批原来的中产阶级已经下降到底层的贫困阶层之中。

这样的状态,分明就是当代资产阶级仍然在非常残酷地剥削全世界的广大劳动者,即从全世界的劳动者身上压榨他们生产的剩余价值。过去,发达国家的资产阶级靠从剥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劳动者来获取他们的剩余价值,现在他们剥削本国劳动者的比例比过去有所增加。这样看来,劳动价值论不仅没有被否定,不仅没有被推翻,反而得到了铁一般的证实。

三、大机器生产方式、自动化生产线、人工智能都否定不了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认为,资本家在生产中使用更为先进的机器,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而是减少必要劳动的时间。而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那么无论整个劳动日的劳动时间是否延长,剩余劳动时间都会得到增加。而剩余劳动时间的增加,就意味着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量的增加。这才是资本家使用机器进行生产的原动力。十九世纪时广泛使用蒸汽机时代是如此,二十世纪使用电动机时代亦是如此,二十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以及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大量的自动化生产线的采用也是如此,目前一些生产领域开始注重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同样也是如此。

马克思说:“资本通过使用机器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即剩余劳动,——无论是绝对剩余劳动,而是相对剩余劳动,并非来源于机器所代替的劳动力,而是来源于机器使用的劳动力。”【5】

在这一点上,马克思看得非常清楚。在使用大机器进行生产时,机器在生产中取代的是原来由工人所从事的必要劳动。而机器本身无法从事剩余劳动。这也就是说,剩余价值只能是由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出来的。任何种类的机器都无法取代劳动者去创造剩余价值。这就是问题的本质。

那些否认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把最主要的事情本质弄混淆了。在这些观点看来,任何机器的使用都是取代了工人或者劳动者的所有劳动时间,既取代了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也取代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所以机器的使用就意味着,大量的价值不再是由劳动者创造出来的,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机器的运转而取代了劳动者所创造出来的。

而这种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马克思认为,机器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所能聚积的价值量是很少的。其中主要就是把机器所损耗的那一小部分的价值转移到了所生产的产品之中。如果用货币来衡量,那就是所谓折旧率所消耗的折旧费用。现代生产领域中使用的任何装备,假设平均使用年限大约为10年左右。而折旧率就是把购买机器时的总价值平均到这10年中,以计算每一年所折旧的费用。如果平均到每个产品之中,这个折旧的费用只占产品全部价值中很少的一部分。而资本家从中获得的剩余价值远远超过这个折旧的费用。而产品全部价值中所超过折旧费用的其他部分,既有原材料、易耗材料等旧价值的转移,更有劳动者在剩余劳动中所创造的新的剩余价值。

那些持有机器能够取代劳动者而能创造价值的观点认为,机器的运转在生产过程中也能起到加工产品,以至于完成产品过程的重要作用。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实际。为什么不能认为机器的运转也在创造价值呢?这里也是把问题的本质搞混了。机器的运转当然对产品的价值在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但这个作用只是在转移旧的价值,而不是创造新的价值,即机器不是在创造剩余价值。无论是从原材料上,从易耗材料上,从机器的磨损过程中,机器在生产中都把上述各方面的因素逐一转移到所生产的新产品的总价值当中。这是机器在生产产品过程中与价值生产有关的主要作用。然而,即使机器效率再高,它仍然不能创造新的价值,即不能创造剩余价值。机器的使用与剩余劳动无关,它只取代劳动力的必要劳动,因此与剩余价值的生产也无关。

那么否定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有一个普遍的假设,即在不久的将来,在所谓自动化生产领域里,一定会出现一个完全由自动化机器进行生产的企业。在这类企业中,除了极个别的管理人员之外,所有的生产车间、生产工序都不会使用任何一个人类劳动者。如果存在这样的企业,那是不是就证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完全没有意义了呢?

问题在于,无论是当代现存的企业,还是未来可能出现的企业,这样的状态基本是没有可能存在的。

作为任何一个企业,如果它是正常运行的。那么一定会有如下的运行结构。

劳动价值论如何体现(现代生产条件下如何认识劳动价值论)(2)

在原料采购阶段,可以使用派遣采购人员,也可以在网络上下订单,这个环节也许不需要劳动者。但在原料运输过程中,无论是货物的装卸工,还是驾驶运输车辆的驾驶员,都是不可缺少的劳动者。他们的劳动时间就存在着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所以在原料运输到企业原料库的劳动过程中,原料的价值中就已经包括了这部分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在原料入库环节,同样也有劳动者在进行劳动。在这个环节中,很难建立起一个全自动化的入库设备。因为从装运原材料的车辆上卸下原材料,这个环节就比较难以实现自动化。至于卸下原料后,入库码放,不是都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而在入库过程中的运输,则有可能实现更多的自动化技术。诸如现在很多快递公司,在入库环节中就使用了不少机器人与自动化运输线。

在原料的粗加工,或初步加工中,现在主要还是靠由人力操作的机器。当然,有些行业有可能实现自动化生产。但是经过粗加工后的半成品要运输到需要精细加工的车间或者工序,还是离不开人力的。

接下来的精细加工,是有可能实现较为完善的自动化生产的。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在一个电子产品的主板上,多达数枝焊枪同时进行焊接操作,形象相当壮观。这就是自动化生产的典型模板。不过,在现实企业中的生产线上,这种现象仍然不具有普遍性。无论是汽车装配,还是电子产品的装配,看上去是流水线操作,但其中人力的耗费是相当大的。

在整机装配环节中,是绝对离不开人工劳动的。即使是当下最发达的工业生产领域,任何装配都是以人力为主。发达的汽车装配线,装配线上的每个岗位都是由一个或者数个工人同时操作。而且这样的装配线分工极细。例如在汽车装配线上的,装配车门就分为好几个工位。装配左前门的,就不能同时装配左后门、右前门以及右后门。装配车门的工位至少需要四个。或者说,即使前面使用了如何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技术,但是在整机装配方面,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劳动者的付出脑力与体力的劳动。

在生产机械手表水平最高的瑞士,其手表的质量往往是由装配技工的手工技术来决定的。同样的手表配件,不同技术水平的装配技工,装配出来的手表质量是有着较大差异的。一个细小螺丝在拧的时候,紧了半扣与松了半扣,会直接影响手表质量的。高级技师装配出来的机械手表就因其质量上乘,而可以售出较高的价格。而装配技术水平没有那么高的技师,其装配出来的手表质量就可能达不到最高的水准,从而使得这类手表的价格要大大低于高水平技师所装配出的手表的价格。

装配工序完成后,接下来的成品入库环节,是可以使用自动化生产技术的,但有些岗位还是离不开人工劳动的参与。而最终产品出库走向市场,以及相应的运输环节,同样也是需要相当数量的劳动者进行劳动的。这里终究还是不能缺少这些劳动的剩余劳动以及他们创造的剩余价值。

在自动化生产环节,虽然劳动者不再直接参与生产过程本身,但劳动者在这道工序上所承担的工作就是对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监控。从事监控的劳动者要时刻对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或者环节进行监督。如果一旦出现异常,他们就要进行必要的调节与掌控。自动化生产工序无论有多大的安全保障系数,但是这个系数永远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哪怕只有百分之零点一的不可靠性,那么整个自动化生产工序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

例如,马斯克的自动驾驶汽车,说起来有很高的安全系数。但是近些年来,仍然出现了行驶中的事故。有的车辆刹车装置失灵,坐在自动驾驶仪后面的乘客,眼睁睁地看着车辆向路边的大树撞去,而不能有所作为,有所控制。这样的情景看上去是多么可怕,多么让人绝望。

在自动化生产工序中,类似的问题同样也会存在。所以,认为单靠自动化系统自身来掌握生产的安全问题,是不那么靠谱的。在这种情况下,必要的监管与调控是绝对不可缺少的。而从事这部分工作的劳动者,看上去,他们在监管中是比较轻松的,劳动强度不大,甚至真正需要他们出场处理问题的情况也没有那么多。但是,在生产过程中,这类监控人员的责任是很大的。他们的精神在外表看上去很轻松的样子,但是实际上,如果他们真的要负起责任来,认真对待他们的工作,那么他们的精神,包括他们的脑力与注意力,则总是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表面看上去并不复杂和劳累的工作,其实却耗费着他们很大的精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在工作中的劳动也是分为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必要劳动时间是他们偿付老板所付工资所从事的劳动的时间,而剩余劳动时间则为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所付出劳动的时间,从而他们也在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中创造出了剩余价值。

如果我们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取代自动化生产技术,其性质也是一样的。这里就不另外赘述了。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任何一个企业,无论它生产什么产品,在它的上游与下游,都还有更多的其他领域与行业的企业。那些上游的企业,则是为这个企业服务的;而那些下游的企业,则是由这个企业来为它们提供服务的。在所有这些企业当中,不可能全部都是自动化生产的,更不可能全部所有的企业中的各道车间工序都是全部自动化生产技术来装备的。甚至可以说,所有这些企业在它们生存与生产的过程中,也都在生产着大量的剩余价值。上游企业生产的剩余价值,到了这个企业的生产中,就转化为需要转移到这个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旧价值。而这个企业所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就在它的下游企业中被当作需要转移到下游企业产品中的旧价值。

例如,在一个自动化生产程度很高的车间或工序中,其控制系统都是需要由专门生产控制系统的企业中的程序员来设计的。程序员在设计控制系统的劳动中付出了极高的脑力,当然也伴随着付出了较高的体力。程序员的劳动肯定具有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这两部分,因此程序员的剩余劳动就创造出了这个控制系统的剩余价值。

这套控制系统被使用的企业购买后,需要安装和调试。在控制系统能够正常运转之后,在使用该系统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这个企业购买这个系统的价值,就如同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一样,不断地通过折旧费来把系统的价值逐渐向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中进行转移。所以生产控制系统的企业获得了程序员创造的剩余价值,而使用这个控制系统的企业在转移其系统的价值之后,在本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获得了本企业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来,那就是在今天世界上,无论从事怎样的高水平的自动化生产过程,包括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所从事的生产过程,都不可能消除剩余劳动。而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下,这样的剩余劳动就必然产生剩余价值。这就从根本上表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今天世界上的全部生产领域中,都依然是成立的,是不容被否定的。

劳动价值论既然是成立的,那么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剩余价值理论,或者剩余价值学说,同样也是成立的,也是不容被否定的。那么马克思所发现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部规律,在今天同样也是成立的,也是不容被否定的。这也就是说,马克思所判断的资本主义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的走向,也必然是朝着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这个最终结果的。马克思所揭示的这个规律是毋庸置疑的。

注释:

【1】柯华:《在马克思的墓前——对资本主义和西方民主的观察》,《炎黄春秋》,1999年第2期。

【2】孟瑞:《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危机与英国福利制度改革》,2009年,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8页。

【4】谭利娅:《麦肯锡报告显示发达国家中产阶级正加速“崩塌”》,环球网,

https://www.baidu.com/?tn=18029102_2_oem_dg,2016年7月15日。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71页。

参考文献:

①吴易风,丁冰,李翀:《外国经济学的新进展:兼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劳动价值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②刘永佶:《现代劳动价值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③靳毅民:《劳动价值论的新认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④刘元胜:《劳动价值论》,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

⑤李酣,张慧玲:《人工智能时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研究新进展》,《社会科学动态》2021-10-11。

⑥王天恩:《人工智能与劳动价值论内在逻辑的展开》,《思想理论教育》,2021-09-07。

⑦金姿姣,余达淮:《数字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价值论”的当代价值透视》,《天府新论》,20210705。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原文刊于《政治经济学研究》2021年第4期,作者授权修订发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