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沉船真实身份揭秘(史上最硬核考古打捞)

公元1870年代,清同治年。

上海港开埠。渴望通过远洋贸易掘金的“清商”正跃跃欲试。

一艘满载货物的商船正在航行,38.5米长的船身彰显着船老板的阔绰。中部最宽约7.8米,31个舱室中,载满景德镇瓷器。。。商船航行至东海近海,上海港口的船老板已望眼欲穿。。。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咣当一声巨响,船触礁了!

水手们几个时辰的抢救已然无济于事,船长只好弃船。

商船像一头年迈的虎鲸,闭上眼睛,缓缓沉睡入海底。。

这一睡,就是150年。

考古沉船真实身份揭秘(史上最硬核考古打捞)(1)

当年的船东怎么也不会想到?

当年的近海已经冲击成长江三角洲。沉船正沉睡于上海横沙岛的海床5.5米之下。

而这艘沉船竟然是。我国现存的水下考古发现的保存最完整、体量最大、文物最多的木质沉船!

他就是“长江口二号”。

考古沉船真实身份揭秘(史上最硬核考古打捞)(2)

6年水下考古探测,考古专家为打捞做着周全的准备,但是为了沉船,有九个谜团,至今无法解开。

史上“最硬核”的第五代打捞工艺

202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中,将长江口二号古船列入中国水下考古重大项目,轰动世界。

考古沉船真实身份揭秘(史上最硬核考古打捞)(3)

打捞将采用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古船的完整性。

可谓是史上“最硬核”的第五代打捞工艺。

考古沉船真实身份揭秘(史上最硬核考古打捞)(4)

文物价值?

前期提取出439件瓷器。已打开的4个舱室估计装有320000件瓷器!

考古沉船真实身份揭秘(史上最硬核考古打捞)(5)

这竟然比35年前发现的广东宋代“南海一号”沉船还要庞大!

考古沉船真实身份揭秘(史上最硬核考古打捞)(6)

文物数量之庞大震古烁今。足以支撑建成一座极具世界影响力的古船博物馆。

考古沉船真实身份揭秘(史上最硬核考古打捞)(7)

“清商”文明再现

考古沉船真实身份揭秘(史上最硬核考古打捞)(8)

大量瓷器底书“同治年制”,为古船的断代提供铁证。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对沉船生活舱中的清代海洋商人的生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意外发现。

2021年7月,“长江口二号”沉船竟然发现高60厘米完整的豆青釉青花大瓶等大型整器。而这是明显的元代瓷器。考古专家对此疑惑不解。

考古沉船真实身份揭秘(史上最硬核考古打捞)(9)

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2019年,水下考古队收集“长江口二号”古船断裂的桅杆,鉴定为“东南亚婆罗双木”。

还有大量紫砂器、越南产水烟罐等文物。

这只能初步断定,商船是从上海往返于东南亚某地。

考古沉船真实身份揭秘(史上最硬核考古打捞)(10)

是启航还是返航?

六年前期探摸,船艏指向在海底泥沙冲击下已辨不清方向。

考古沉船真实身份揭秘(史上最硬核考古打捞)(11)

是否还有其他沉船?

按照沉船考古发掘的惯例。沉船附近都会有其他沉船出没。

上海开埠后,长江“黄金水道”的入海口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繁盛一时。考古学家推测。在这繁忙而复杂的航线里,很大可能性,还有其他沉船成为今天的水下遗珍。

比如,2015年,发现的“长江口一号”,就是民国铁质军舰;

那么,是否还有三号和四号呢?

考古沉船真实身份揭秘(史上最硬核考古打捞)(12)

船东到底是谁?

没有任何史料记载,但从打捞和初判的物品价值令人咋舌!就是无法断定主人身份。

沉船原因

水下考古发现,“长江口二号”姿态是左倾斜,船尾略微下沉。这完全不能判定沉船原因。

考古沉船真实身份揭秘(史上最硬核考古打捞)(13)

公元2022年3月2日。上海。正式开启“长江口二号”打捞挖掘。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