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象征(花之圣母大教堂)
花之圣母大教堂(Basilicadi Santa Maria del Fiore)是意大利著名天主教堂,又名圣母百花大教堂或佛罗伦萨大教堂,位于佛罗伦萨市的杜阿莫广场和相邻的圣•日奥瓦妮广场上,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一座宗教建筑群,也是世界第四大教堂、世界五大教堂之一。气质优雅的花之圣母大教堂、高耸的乔托钟塔、拥有“天堂之门”美称的圣乔万尼洗礼堂浑然一体,成为了佛罗伦萨最为著名的地标之一。作为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一部分,花之圣母大教堂于198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花之圣母大教堂(网络图片)
行走在佛罗伦萨的街区,建筑林立、店铺密集、人来人往,仿佛还能听到文艺复兴时期那清脆的马蹄声,仿佛还能看见建筑上闪耀着文艺复兴的光芒。当步入花之圣母大教堂所在拥挤的广场时,抬起头来就会感叹大教堂的宏伟风貌;如果能从教堂北侧台阶登上穹顶的采光亭,俯瞰佛罗伦萨,哇,好一派古城风光……
花之圣母大教堂穹顶采光亭
夕阳下的佛罗伦萨
(右上穹顶建筑为花之圣母大教堂,网络图片)
早在13世纪末期,为了庆祝从贵族手中夺取政权取得的胜利,梅蒂奇家族(Medici Family)出资建造了这座花之圣母大教堂,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
大教堂的建造一波三折,1296年奠基,1347年秋天爆发黑死病(因感染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传染病)迫使工程中断。1367年由全民投票,决定在教堂中殿十字交叉点上建造大直径的八角形穹顶。1418年,佛罗伦萨市政府公开征集能够设计并建造大穹顶的方案,天才建筑师菲利波•布鲁内列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1377-1446)胜出;1419年,科西莫·德·梅蒂奇(Cosimo di Giovanni de' Medici,1389—1464)委任布鲁内列斯基为总建筑师,继续未完成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建筑。
花之圣母大教堂正面图(网络图片)
布鲁内列斯基仿造罗马万神殿(又译万神庙、潘提翁神殿,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罗马帝国时期建筑,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由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盖乌斯·屋大维的女婿玛库斯·维普撒尼乌斯·阿格里帕建造,用以供奉奥林匹亚山上诸神,可谓奥古斯都时期的经典建筑)设计的教堂穹顶,在建造花之圣母大教堂拱顶时,没画一张草图,没有一组计算数据,没有采用当时流行的圆拱木架,而是采用了新颖的“鱼刺式”建造方式和以椽固瓦的方法,自下而上逐次砌成。
穹顶内径为43米,自高30多米,在其正中央有希腊式圆柱的尖顶塔亭,连亭总计地面高度为107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穹顶建筑。巨大的穹顶依托在交错复杂的构架上,下半部分由石块构筑,上半部分用砖砌成。为突出穹顶,设计者特意在穹顶之下修建一个12米高的鼓座。为减少穹顶的侧推动,构架穹面分为内外两层,中间呈空心状。
布鲁内列斯基像作曲一样设计了大穹顶的空间节奏,在光线的尽头荡漾着起伏的音符,每一个起承转合,都有变奏的美感。大教堂建筑的精致程度和技术水平超过古罗马和拜占庭建筑,其穹顶被公认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的第一作品。
花之圣母大教堂钟塔塔身中上部
穹顶内壁是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Vasari,1511—1574,艺术理论家,佛罗伦萨绘画学院的发起人之一,米开朗基罗的学生)所绘制的巨幅天顶画《末日审判》;中殿北墙上有意大利画家保罗·乌切洛(Paolo Uccello,1397—1475)所绘《乔凡尼•阿古托纪念碑》和为纪念意大利最伟大的诗人但丁·阿利基耶里(Dante Alighieri,1265—1321)诞辰200年所绘的《但丁与神曲》;意大利雕刻家狄•盘果约1420年在大教堂侧门上雕刻了《圣母升天图》;浮雕比比皆是。
花之圣母大教堂内部呈拉丁十字形,长153米,宽38米,可同时容纳1万人祈祷,于1436年3月25日举行了献堂典礼。
花之圣母大教堂穹顶(网络图片)
竣工后的花之圣母大教堂,被人们赞誉为古典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连教皇也惊叹为“神话一般”;百年之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1475—1564)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穹顶的建造时模仿了它而自叹不如:“我可以建一个比它大的穹顶,却不可能建得比它美。”
……
穹顶建筑的历史意义:
第一,天主教会把集中式平面和穹顶看作异教庙宇的形式而严加排斥,而建造者竟置教会的戒律于不顾,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很高的觉醒,因此,这是在建筑中突破教会精神专制的标志。
第二,古罗马的穹顶和拜占庭的大型穹顶,在外观上是半露半掩的,没有把它作为重要的造型手段。这座穹顶借鉴了拜占庭小型教堂的手法,使用了鼓座,把穹顶全部表现出来,连采光亭在内,地面总高度107米,成为整个城市轮廓线的中心,前无古人,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独创精神的标志。
第三,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施工上,这座穹顶都是首创的,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技术的普遍进步。
穹顶是文艺复兴早期建筑的代表作,也是佛罗伦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它将屋顶形式和哥特式建筑风格完美地结合,有明显的过渡特征。瓦萨里说:这个穹顶同四周的山峰一样高,老天爷看了嫉妒,一次又一次地用疾雷闪电轰击它,但它屹立无恙。
布鲁内列斯基在世时已经雕刻好一尊大理石坐像,以这样一个辉煌的墓志铭作为永恒的纪念,最终获得埋葬在花之圣母大教堂的殊荣。
菲利波•布鲁内列斯基(网络图片)
圣乔万尼洗礼堂,又名圣约翰洗礼堂,与花之圣母大教堂隔圣乔万尼广场相对,建筑风格与乔托钟楼、花之圣母大教堂略有相似,外墙采用白色、绿色大理石交错镶嵌而成,为八角形罗曼式建筑,于1059—1128年间重建。
圣乔万尼洗礼堂(网络图片)
被世人熟知的“天堂之门”,是洗礼堂的东门,是三座青铜双扉大门中的一座,正对着花之圣母大教堂,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青铜雕刻家洛伦佐·吉贝尔蒂(Lorenzo Ghiberti,1378—1455)于1425—1452年间创作完成的。他采用透视法,将“旧约全书”的10个圣经故事情节分成10个画面,从左至右从上到下依次是: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该隐杀害他的兄弟亚伯、挪亚醉酒和献祭、亚伯拉罕和以萨献祭、以扫和雅各、约瑟被卖为奴、摩西接受十戒、耶利哥的失败、大卫、所罗门和示巴女王等,镀金青铜浮雕分别镶嵌在青铜门的10个框格内。其原作被收藏在花之圣母大教堂的博物馆内。
洛伦佐•吉贝尔蒂雕像(网络图片)
双霏“天堂之门”(网络图片)
吉贝尔蒂善于运用绘画的透视原则,画面生动真实,表现的内容仍然是宗教故事,但却采用了全新的艺术语言。在他浮雕作品中,由于借鉴了绘画的艺术手法,利用高低不同的凸起,细腻地塑造了一个个人物形象;利用透视的手段来再现人物的位置、空间和环境深度,近大远小,直到最远方的人物融入背景,造成了很强的景深感;镀金表面则使整个浮雕洋溢着一种黄金色的轻雾感。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对这组浮雕作品赞赏不已,也是他给予了作品以“天堂之门”的美称。
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
该隐杀害他的兄弟亚伯
挪亚醉酒和献祭
亚伯拉罕和以萨献祭
以扫和雅各
约瑟被卖为奴
摩西接受十戒
耶利哥的失败
大卫
所罗门和示巴女王
大门上端的墙面上还有3尊天使雕塑。
“天堂之门”顶部天使雕塑
圣乔万尼洗礼堂殿内较为有名的是天顶的镶嵌画——《最后的审判》,与花之圣母大教堂中的穹顶壁画不同,这里的天顶画是用类似马赛克的大理石块拼接而成,金黄底色使得整个天顶画更显华贵,而镶嵌画的内容则是关于耶稣、圣母、圣约翰等宗教人物的生平故事。殿内还有逝于1419年圣约翰二十三世的墓。
……
钟塔。教堂右侧的钟塔是由方型结构向上堆叠成柱形,外墙采用托斯卡那白、绿、粉色花岗石贴面,高85米,纯净优雅,属哥特式建筑风格。1334年由大画家乔托•吉奥陀设计并监工,因此也被称作“乔托钟塔”。楼内有370级台阶,可登高俯城。
花之圣母大教堂钟塔
钟塔窗雕
……
花之圣母大教堂不仅以其建筑杰作闻名,而且也是一座藏有许多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珍品的博物馆。收藏的珍品中有意大利雕刻家、画家多纳泰罗(Donatello,1386—1466)的作品《先知者》雕像,这是多纳泰罗于1423—1425年在大教堂的钟楼凹龛上雕刻的大理石像;意大利雕刻家戴拉·罗比亚于1453年在大教堂内唱诗席上雕刻的大理石浮雕作品《唱歌的天使》……
世界上庄严雄伟的教堂很多,花之圣母大教堂却能让您看到特别的妩媚。这座使用白色,粉红,绿色的大理石按几何图案拼贴起来的美丽教堂,将文艺复兴时期所推崇的古典、优雅、自由诠释得淋漓尽致,难怪会被命名为“花之圣母”。
花之圣母大教堂部分墙体雕塑
(注:以上图片除注明来源外均为王永云拍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